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B、只要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C、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氢-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B、只要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C、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氢-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B、只要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C、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氢-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B、只要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能会变浑浊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专项题
答案
D
上一篇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下一篇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溶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0℃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相应溶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2)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化学
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0℃时,100克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钾40克B.50℃时,将25克氯化钾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62.5克C.4-化学
溶液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而了解溶液的有关知识非常必要.(1)医用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______.(2)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可知30°C时X的溶解度为_-化学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_g乙,溶液达到饱和.(2)t2℃时,比较两物质-化学
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回答:(1)a的溶解度在30℃时是______g.(2)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3)如图2所示,现有2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
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化学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化学
在20°C时,将18克食盐放入50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达到饱和,则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A.18B.34C.36克D.68克-化学
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时,20克NaCl加入到50克水中,搅拌后将全部溶解C.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
把90克1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蒸干,得到了40克硝酸钠固体,则硝酸钠在10℃时的溶解度是()A.80克B.80C.44.4克D.44.4-化学
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化学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C.t2℃时,80克硝酸钾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t1-化学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C.将-化学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它表示()A.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100:36C.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36g氯化钠
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当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2)在t2℃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t1℃时,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①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②t2℃时,若将3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不饱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M点的含义是______(2)温度高于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3)将甲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化学
如图表示A、B两种物质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C.在t3℃时,100g水溶解67gA达到饱和状态-
近几年木糖醇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代替蔗糖进入生活.木糖醇是白色粉末装固体,化学式为C5H12O5.木糖醇与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图中a1<a2<a3),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pH变化-化学
如图是固体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g.(2)t3℃时,若将40g甲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化学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化学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2)要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3)若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化学
下表是A、B、C、D四种固体各10g,在t℃时完全溶解所需水的最小质量.则t℃四种固体的溶解度(Sx)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ABCD135g28g50g32g-化学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化学
A、B两种化合物溶解度曲线如右图,现要求用结晶法从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取50g混合物将其溶于100g热水中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化学
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KNO3、NaNO2、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的是______.(2)KNO3与NaNO2的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C.温度小于-化学
如图,为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2℃时,X、Y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2)将t3℃时相同质量的X、Y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溶质的质量关系-化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温度范围内,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2)t℃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______(相等或不相-化学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C.t1℃时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D.t3℃时向b的-化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B.t℃时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C.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D.A物质的溶-化学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B.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化学
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回答:(1)20℃时a、b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30℃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的
下表列出了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溶解度0°C10oC20oC30oC40oCA37.4g36.0g34.7g33.8g33.2gB13.3g20.9g31.6g45.8g63.9g(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化学
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酒精B.熟石灰C.二氧化碳D.硝酸钾-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把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a>b>cB.b>a>cC.b>a=cD.c>b>a-化学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M点表示______,N点表示______;(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3)t3℃时,用等量的水配制的三种物质
10℃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相应溶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化学
下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图回答问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符号)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0℃时物质的溶解度都为0gC、图中所列物质的-化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化学
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化学
如图所示是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降温能使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C.-九年级化学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如图回答:(1)M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2)当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当温度为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B.40℃时,分别在100g不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化学
如图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M点的含义是______.(2)温度为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3)将C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化学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当t2℃时三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九年级化学
以下表、图分别表示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室温<20°C>)、纯碱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C时,纯碱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室温(20°C)时,纯-化学
把20℃时的53.6g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g氯化钾晶体,则氯化钾在20℃的溶解度是[]A、13.6gB、34gC、25.4gD、25.4g-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B、只要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C、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氢-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B、只要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能会变浑浊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