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国民日日报》-高三历史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国民日日报》-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国民日日报》-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7分)
(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9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信息:表达民意,启蒙民众,挽救民族危机。(3分)
特征:西方启蒙思潮传入,民权思想盛行;爱国思潮。(4分)
(2)视角与理由:
视角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
视角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
视角三:近代民族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管
理模式等方面的历史。
视角四:近代教育。《申报》开设《教育新闻》等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写出其中三个视角并说明理由,即得9分,其中“视角”1分,“理由”2分。
“理由”不得照抄材料。如答其他视角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变化特点:1940~1944年,总体不高;1944~1946年,迅速增加;1946~1947
年,快速下降。(3分)
原因:1940~1944年正处于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日为主要任务;1944~1946年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人民的主要诉求;1946~1947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民主热情。(6分)
试题分析: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记者“代表国民”反映了表达民意,“可以收全国之观听”说明启蒙民众, “可以挽全国之倾势”说明挽救民族危机。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反映该时期的阶段特征。(2)按照表格提示的视角逐一分析即可。(3)“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可以从题干中直接反映,分析其原因的时候关键在于注意时间,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即可
上一篇 :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
下一篇 :
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报刊的最早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材料二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高一历史
《申报》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曰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亊,足以新人听闻者,-高三历史
中国第一部荣获国际荣誉的影片是()A.《鱼光曲》B.《风云儿女》C.《定军山》D.《歌女红牡丹》-高一历史
互联网与其它媒介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信息量丰富B.文字、图像声音兼备C.高度互动、双向传受D.时代性最强-历史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是在()A.1989年B.1992年C.1994年D.2000年-高一历史
近期有关女子抗战的电视剧热播,如《女子炸弹部队》《女子别动队》《战火四千金》等,展示了抗战时期中华儿女的热血激情。这些电视剧主要反映了当时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B.救亡图存-历史
假如你是晚清时期的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A.电影B.电视C.报纸D.互联网-高一历史
1886年8月7日发表的《租界见闻》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上海巨变,成为东方第一商埠。”下列现象属于当时“巨变”内容之一的是A.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B.新式婚礼开始举行C.《申报》被-高一历史
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包括:A.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B.影视艺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是人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C.影视艺术的影-高一历史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与网友在线交流,外国媒体高度肯定这一事件,称交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声民意的重视,中国的互联网必将迎来一个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中国互联网建-高一历史
下图反映了人类已经进入到了A.农业时代B.工业时代C.信息时代D.新产业时代-历史
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高一历史
辛亥革命时期,北京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多家。报纸的急剧增加,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多发稿,增出午刊和晚刊,有的一接到电报立刻印发号外。出现上-历史
2007年夏,易建联成功登陆美国NBA。假如要欣赏易建联所在的雄鹿队与姚明所在的火箭队之间直播比赛,最佳的观看方式是A.电影B.电视C.互联网D.手机电视-高一历史
以下为《申报》的部分大事记,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年份记事1918安装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1932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高二历史
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和广播传媒的普及D.电影和电视机-高一历史
据有关媒体报道,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互联网说法不正确的是A.和报纸、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高一历史
《歌女红牡丹》的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这是在()A.1905年B.1921年C.1931年D.1935年-历史
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A.报道重大时事B.宣传-高一历史
一般的雕版印刷书籍,每页不过一百多字,比如《四库全书》,每页仅为182字。对于追求信息含量、讲究内容厚实的近现代报纸而言,若用雕版印刷出版报纸,那简直如同派小脚女人参-历史
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了一张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最有可能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杨门女将》-高一历史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可见当时《民报》是A.艺术性报刊B.娱乐性报刊C.通俗性报刊D.政论性报刊-高一历史
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①电影②电视③广播④互联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高一历史
19世纪末,电影和报刊传入中国,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申报》C.《中国丛报》D.《昭文新报》-历史
以下关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叙述完整的是①让人们及时地了解各地信息,方便为人们的生活②大大密切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避免了矛盾和冲突③丰富-高三历史
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发展历程。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标志是A.《定军山》拍摄成功B.《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C.《渔光曲》拍摄成功D.《风云儿女》拍摄成功-高一历史
《义勇军进行曲》是下列哪部电影的插曲()A.《定军山》B.《风云儿女》C.《渔光曲》D.《英雄儿女》-高一历史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事件是A.《歌女红牡丹》的拍摄成功B.《定军山》的首映成功C.《风云儿女》的拍摄成功D.《渔光曲》的拍摄成功-高一历史
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知道这些事件主要是通过A.电视B.报纸C.电影D.互联网-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定军山》②《歌女红牡丹》③《难夫难妻》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①③-历史
1905年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电影A.《定军山》B.《风云儿女》C.《渔光曲》D.《霸王别姬》-高一历史
下列大众传播媒介在近现代中国出现时间最晚、功能最强大的是A.报纸B.电影C.无线广播D.互联网-高一历史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邀请国际友人观看了一部根据我国民间故事改编的彩色戏曲故事片,引起很大反响,该片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曲电影是()-历史
创刊于1872年,并且成为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A.《点石斋画报》B.《申报》C.《新小说》D.《民报》-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历史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历史
伊朗门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报刊业逐步走向繁荣。一般认为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的报刊是A.《中国丛报》B.《昭文新报》C.《时务报》D.《新青年》-高一历史
《浙江潮》创办于1903年,系浙江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发起创办。它的主要栏目有:社说、论说、学术、政法、实业、哲理、教育、地理、科学、各国内情、国际政局、留学界纪事、小说、-高二历史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高一历史
右图是一位近代人物的纪念邮票,其中对此人说法正确的是()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②曾主编过《生活周刊》和创办生活书店③还曾创办过《新华日报》④曾为《义勇军进行曲》作-历史
以上海为基地,号称清末四大小说的期刊是①《小说林》②《月月小说》③《绣像小说》④《莽原》⑤《新小说》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历史
《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此判断,该时期是()A.晚清时期B.南京国民-高三历史
下列电影中,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①《定军山》②《歌女红牡丹》③《渔光曲》④《风云儿女》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出版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被称为“中国的《泰晤士报》”“中国的《纽约时报》”的报纸是()A.《申报》B.《民报》C.《时务报》D.《点石斋画报》-历史
下表是1999—2000年我国四种传媒发展的情况统计,其中增长率最高的一种传媒是A.报纸B.广播C.电视D.互联网-高一历史
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历史
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B.互联网-高三历史
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媒介是指报纸、广播和互联网。A.对B.错-高一历史
“2011年上海书展”上发现一本汇集近千个如“达人”“杯具”“云计算”等新词的“潮词语录”,被媒体称为“新新文明现象”。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是A.汽车的应用B.报纸的影响C.广播电视的推-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国民日日报》-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7分)
(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9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答案
特征:西方启蒙思潮传入,民权思想盛行;爱国思潮。(4分)
(2)视角与理由:
视角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
视角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
视角三:近代民族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管
理模式等方面的历史。
视角四:近代教育。《申报》开设《教育新闻》等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写出其中三个视角并说明理由,即得9分,其中“视角”1分,“理由”2分。
“理由”不得照抄材料。如答其他视角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变化特点:1940~1944年,总体不高;1944~1946年,迅速增加;1946~1947
年,快速下降。(3分)
原因:1940~1944年正处于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日为主要任务;1944~1946年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人民的主要诉求;1946~1947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民主热情。(6分)
试题分析: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记者“代表国民”反映了表达民意,“可以收全国之观听”说明启蒙民众, “可以挽全国之倾势”说明挽救民族危机。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反映该时期的阶段特征。(2)按照表格提示的视角逐一分析即可。(3)“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可以从题干中直接反映,分析其原因的时候关键在于注意时间,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