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________,进入膀胱,最后由_________排出到体外。-七年级生物
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________,进入膀胱,最后由_________排出到体外。-七年级生物
题目简介
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________,进入膀胱,最后由_________排出到体外。-七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________,进入膀胱,最后由_________排出到体外。
题型:读图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输尿管;尿道
试题分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故答案为:输尿管;尿道
上一篇 :
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
下一篇 :
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单位C.肾小管D.肾小囊-七年级生物
健康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没有的成分是A.尿素B.水C.葡萄糖D.无机盐-七年级生物
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膀胱B.肾小管C.肾小球D.输尿管-七年级生物
新陈代谢过程的代谢终产物有A.水、无机盐、氨基酸B.粪便、水、无机盐、尿素C.二氧化碳、无机盐、水、尿素D.葡萄糖、尿素、无机盐、水-七年级生物
构成肾单位的结构是A.肾小球和肾小囊B.肾小球和肾小管C.肾皮质和肾髓质D.肾小体和肾小管-七年级生物
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有大量的葡萄糖,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囊B.肾小球C.肾单位D.肾小管-七年级生物
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⑥名称是__________。④处的几个箭头表示的是__________的过程。(2)⑦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一般没有_________和___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是A.尿素B.二氧化碳C.粪便D.水分-七年级生物
连线题:请将下列结构与功能连接起来A.肾小球a.重吸收B.肾小管b.过滤C.膀胱c.贮存尿液-七年级生物
体内将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主要是通过()A.皮肤B.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D.皮肤和呼吸系统-七年级生物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单位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小球-七年级生物
健康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约有A.1.5升B.0.5升C.2.5升D.1升-七年级生物
下列哪项与尿液的形成无关?A.肾小球B.肾小管C.输尿管D.肾小囊-七年级生物
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七年级生物
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过系统排出体外;大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主要通过系统排出体外;另外皮肤也具有一定的排满泄功能。-七年级生物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D.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七年级生物
医生在检测某人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血浆原尿尿液甲0.03%0.03%1.8%乙0.1%0.1%0%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生物
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的成分减少的是A.蛋白质B.葡萄糖C.尿素D.水-七年级生物
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A.尿素B.粪便C.二氧化碳D.水分-七年级生物
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A.对葡萄糖的吸收B.对无机盐的吸收C.废物及时随尿排出D.肾小管的重吸收-七年级生物
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是A.保护和排泄B.排泄和调节体温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七年级生物
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L的原因是A.肾小体的重吸收作用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七年级生物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A.铁单质B.四氧化三铁C.三氧化二铁D.铁元素-九年级化学
观察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八年级生物
下列关于生物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对应的例子,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尖成熟区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有大量的根毛,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B.骨骼中空,肺有气囊,无膀胱、不存粪便等-九年级生物
下图是一个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与④内两种液体相比,④内液体中不含。(2)⑧与④内两种液体相比,⑧内液体中不含。(3)①与⑦内两种液体相比,⑦内液体含量减-九年级生物
下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7分)(1)图中②、③、④合称为。(2)形成尿的过程中,过滤作用发生在[]肾小球,重吸收作用发生在[]。(3)原尿是图中[]肾小囊中的液体。它与血浆-七年级生物
下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abc。(2)当血液流经a时,血浆中的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过滤到b中形成。b中液体与血浆相比,除不含外,-七年级生物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构成B.正常原尿中无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D.尿和原尿中含量最高的都是水-七年级生物
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A.滤过作用B.重吸收作用C.分解作用D.呼吸作用-生物
尿液与原尿相比,缺少的成分是A.葡萄糖B.尿素C.水D.无机盐-七年级生物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A.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B.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C.膀胱对尿液的暂时贮存D.输尿管输送尿液是间歇的-七年级生物
在肾脏内能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的结构是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小球D.肾单位-七年级生物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七年级生物
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四部分组成-七年级生物
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里面流的是动脉血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C.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D.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九年级生物
人体的排遗器官主要是肛门和A.大肠B.皮肤C.小肠D.尿道-七年级生物
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出尿液B.呼出二氧化碳C.排出汗液D.排出粪便-七年级生物
下图是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图,该物质是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七年级生物
肾动脉里流的是_______血,肾静脉里流的是________。-七年级生物
如果人体不排尿,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七年级生物
构成肾脏的肾单位大约有A.100万多个B.20万多个C.10万多个D.1万多个-七年级生物
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七年级生物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单位B.肾小体C.肾小球D.肾小囊-七年级生物
下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③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①、②、③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②的主要功能是()A.滤过作用B.气体交换C.吸收养料D.分泌物质-九年级生物
下表数据是取自人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克/100毫升).样品③是()尿素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样品①0.030.100.98.00样品②0.030.100.90.01样品③1.801.10A.血
下列血管中血液含氧量几乎不变的是()A.肺部毛细血管网B.组织毛细血管网C.肾小球毛细血管网D.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七年级生物
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正确途径是()A.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B.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C.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D.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七年级生物
糖尿病病人每天排出的尿量超过健康人的十倍,产生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的通透性提高B.原尿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影响肾小管重吸收C.肾小球病变,使重吸收功能产生障碍D-九年级生物
人体排大便的过程属于排泄-七年级生物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________,进入膀胱,最后由_________排出到体外。-七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故答案为:输尿管;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