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袭格效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A.降低单位GDP能耗B.大力发展新能源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D.加强环境污-高三地理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袭格效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A.降低单位GDP能耗B.大力发展新能源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D.加强环境污-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袭格效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A.降低单位GDP能耗B.大力发展新能源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D.加强环境污-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袭格效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
A.降低单位GDP能耗
B.大力发展新能源
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D.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提示“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而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将加剧温室效应,这不符合要求,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上一篇 :
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
下一篇 :
读图,分析下列问题。(10分)(1)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A.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B.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C.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D.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高二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一2题。小题1:图中①一④四大地形区中,中、低产田分布最广的是A.①B.③C.②D.④小题2:近年来,图中P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地理
读“江南丘陵地区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甲)”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A.土地-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项目煤炭原油电力天然气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60%10%48%5%材料二:我国能源利-高三地理
近年来,石油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进口物资。回答各题。小题1:下图为我国今后15年石油需求与产量的预测,已知对外依存度=进口量/消耗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5年后我国石油对-高二地理
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会议的重要目的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会议精神的是:A.提高能源利用率B.废热回收循环利用C.增加矿物燃料的使用量D.开发利用新能源-高二地理
我国在渤海的石油开发中,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A.渤海是公海B.海底油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C.有利于渤海石油出口D.海底油气开采难度大、投资高、风险大-高一地理
读下图回答题。小题1: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下列关于核电站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西半球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沿岸C.主要分布在沿海-高二地理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0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在四省中最多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高二地理
下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研究分析预测2020年年内“日平均24小时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供应情节图”,图中A、B、C、D对应合理的是A.A---风能B.B---水能C.C---太阳能-高三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地理
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A、B(B1、B2、B3)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工程和工程。(2分)(2)图中B3调运的能源主-高一地理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表示我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高三地理
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面临严峻的石油供应态势。小题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是A.日本B.美国C.法国D.德国小题2:为使我国海外石油供应得到长期稳-高三地理
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2008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题。地区水电火电核电占全国的比重①1.5%20.5%17%②3.3%-高二地理
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德国鲁尔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区,但尚未成为我国经济强省。完成各题。小题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A.水资源-高二地理
2006年长三角许多城市天然气置换工作顺利完成,从此告别使用了35年之久的管道人工煤气,迎来了一个新的能源时代。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长三角许多城市使用的天然气主要来-高一地理
下图为欧洲西部四国2012年各种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面问题。小题1: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2:据图可推知A.甲国常规能源丰富B.乙-高三地理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l)~(2)题。小题1:坑口电站建设的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地理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高三地理
读我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当地生产量/当地需求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28-29题。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哪一条A.ⅠB.ⅡC.ⅢD.Ⅳ小题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高二地理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高二地理
8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某能源基地示意图。材料2:该能源基地某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图。(1)该区主要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评价该区域-高三地理
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矿产和能源资源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高二地理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示意图”和“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高二地理
下列能源资源中,全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核能、地热能B.煤炭、石油、太阳能C.煤炭、石油、天然气D.地热能、石油、煤炭-高二地理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读图回答1~3题。小题1:我国目前能源-高三地理
下图为欧洲西部四图2008年各种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2:依据图,可推知A.甲国常规能源-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纬度上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生产南北差异逐步扩大B.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珠江三角洲C.我国能源消费及经济发-高三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农民日报》2007年11月30日报道:“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的消耗,秸秆占31%,薪柴占20%,传统的炉灶秸秆薪柴的能源利用率只有10%~15%。”材料2:200-地理
作为能量密集度最高的能源,核能发电在碳减排上的表现可谓出色,可极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数据显示,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核-高三地理
图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预测”,完成下列问题。(1)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量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2)中国计划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降低40%至45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高二地理
山东省济宁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2010年10月13日,该市在煤矿塌陷地上建起的亚洲最大的30兆瓦太阳能实验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与煤炭比较,太阳-高二地理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由图甲可知,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和俄罗斯②图乙我国构建的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大油气进口通道中,目前石油运输量最大的是-高三地理
煤炭目前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A北多南少,内地多,沿海少B沿海多,内地少,南多北少C北方主要分布在吉林、山东两省D南方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两-高二地理
导致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C.消费方式的变化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地理
图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及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1小题1: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幅度为零B.核电的增长幅度大于水-高三地理
当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是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高一地理
科学工作者生活于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A.地热能B.风能C.煤炭D.太阳能-高三地理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5~6题。小题1:图中表示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高二地理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回答题。小题1:图中表示节能标志的是()小题2: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家庭尽量使用-高三地理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1900~2100年-高二地理
下图为1978-2001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图,读图回答:(4分)⑴由图可知,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以主。⑵自1993----2001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大于或小于)消费量。⑶近年来-高一地
降低矿物能源的使用比重,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已成为人类今后能源利用的重要趋势。小题1: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核能B.生物能C.风能D.水能小题2:降低矿物能源使用比-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能源紧缺是许多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大力发展核电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三地理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1-12题。小题1:能源生产总量、能-高三地理
2008年1月底因受灾害影响,我国不少地方的煤炭和电力供应紧张。面对能源状况的严峻形势,山西的煤炭生产受到高度关注,原因是①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②我国的发电厂-高二地理
核能属于A.可再生资源B.非可再生资源C.常规能源D.新能源-高一地理
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能源分布的特点是①山西和内蒙古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②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袭格效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A.降低单位GDP能耗B.大力发展新能源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D.加强环境污-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提示“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而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将加剧温室效应,这不符合要求,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