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幅地图,写出战争最后签订的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的三个条约名称及时间?(6分)
(2)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什么?从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条约内容看这场战争有什么新的时代特点(3分)
(3)三次侵华战争分别给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6)
(2)鸦片战争是一场英国资产阶级为开拓市场和掠夺原料而进行的侵华战争。甲午战争后的条约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要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时代要求。(3分)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略
上一篇 :
有学者惋惜:1840年至1860年使民
下一篇 :
中国近代史学者刘彦认为:“大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的说法,错误的是()①《南京条约》开放上海②《天津条约》开放杭州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④《马关条约》开放南京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一历史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高三历史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实际上许多重要的历史概念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高二历史
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道光-高三历史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上元灯词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节选自《乾隆御制诗》问题:(1)间年“外域”有什么人曾来到中国?(1分)(2-高三历史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高一历史
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南京古城依稀“读到”的历史有()①鸦片战争的硝烟②中共在此蹒跚起步③日本侵略者的暴虐④国民党政权的灭亡-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中文版第一条内容是:“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人身和财产要得到完全安全的保护)”。持文明史观-高二历史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首届世博会上,英国商界人士越俎代庖,推出了一个“中国展馆”。这是为了[]A.让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物产和资源B.让封闭自守的中国人了解世界C.获取商业利-高三历史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涉及到A.共同镇压中国革命B.在东交民巷设“使馆界”C.割地、赔款D.公使进驻北京-高一历史
某学者在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个历史事件时说道:“它给中国几千年高度发达却又不易变化的农耕文明、专制政治一记重锤,使它改变了原来的轨迹,纳入到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高二历史
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高三历史
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揭示了[]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C.曼彻斯特纺织-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高一历史
清朝时候,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历史
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的贵金属,有时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B.中英两国生产-历史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A.英国为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C.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英国D.林则徐禁烟-高一历史
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愤怒写道:“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通过所学知识判断,信中的“文明人”当时所干的事情是()A.占领北京B.火烧-高一历史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高一历史
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选项中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B.中国封建-高三历史
汕头小公园一带在近代曾是汕头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汕头开埠后,外商纷至沓来,在这里开商店、设洋行、建楼房……,小公园可谓是“百载商埠”的重要历史标志。汕头近代开埠通商源于-高二历史
有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曾经描述一幅荒谬绝伦的景象: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发动了一场对美国成功的军事袭击。这场袭击不仅迫使美国允许其可卡因贸易合法化,而且还让美国-高三历史
英国割占图中E地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不平等条约的表述错误的是()A.割地、赔款、开埠通商都有的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B.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C.最早允许外国军舰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高三历史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高三历史
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高三历史
1842年,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下列各项表述中,与这一历史事件直接密切相关的是A.中国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B.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重大进展C.中国-高一历史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A.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B.近代中国农民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斗争C.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帝斗争D.近代广东军民第一次自发的抗英斗争-高一历史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条约内容:①“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②“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③“中国约-高三历史
近代中英两国某条约规定:“如有华人赴领事署控告英人,领事一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事。倘有不能劝息,即移请华官会同查明实情,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高三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中国在西方列强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会转型极其缓慢。下列有关转型缓慢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有①西方列强进一步-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肯定了中国-高三历史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高二历史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高二历史
人民网消息:在纪念圆明园罹劫l50周年的晚会上,新西兰一位英法联军后裔家族向中方捐赠了一对流散海外的小瓷瓶。据考证,这对小瓷瓶并非是圆明园文物。除北京外,你认为这对小-高三历史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市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A.便利英国向中-高三历史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是()A.割占香港岛B.设立外务部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高一历史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高三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大门”指的是A.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C.外国人可以进入中国内地进行贸易活动D.外国军舰可以出入中国沿海城市-高二历史
“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在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1860年以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材料中“海外移民-高三历史
图为《近代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口岸示意图》。图中开放最北和最西口岸的对应条约是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马关条约》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高三历史
下列条约中,涉及即割地又赔款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4年,1856年,战火又起。英法联军次第攻占广州、大沽,进入天津、北京。清朝又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11个不平等条约……战后,-高二历史
近代史上,一批爱国诗人通过以诗写史来谴责列强的侵略,赞颂中国人民的抗争。其中张维屏在著名诗篇《三将军歌》中写道:“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这首诗歌颂-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用全球史观-高三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以英国获胜,中国失败而告终。这反映了()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②战争的性质-高一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高一历史
当记者问法国历史学者、资深记者贝尔纳·布里泽撰写的历史专著时,他说:“我丝毫没有夸张。试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多年积存的贡品,数以千计的玉石、瓷器,-高一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幅地图,写出战争最后签订的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的三个条约名称及时间?(6分)
(2)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什么?从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条约内容看这场战争有什么新的时代特点(3分)
(3)三次侵华战争分别给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分)
答案
(2)鸦片战争是一场英国资产阶级为开拓市场和掠夺原料而进行的侵华战争。甲午战争后的条约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要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时代要求。(3分)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