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送杨少尹序韩愈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高三语文
送杨少尹序韩愈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送杨少尹序韩愈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
①
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
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
②
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祖
道都门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
B.又为歌诗以
劝
之——劝:劝说。
C.
白
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
D.
没
而可祭于社者——没:通“殁”,死亡。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一旦
以
年满七十 ②夫
以
秦王之威,而相如迁叱之
B.①然吾闻杨侯
之
去 ②夫人
之
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
而
惜之者 ②未有封侯之赏,
而
听细说
D.①
其
在斯人欤 ②吾
其
还也
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 ]
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②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
③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
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
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杨巨源的美好品德。
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作诗赠送给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难
来源:0115 模拟题
答案
1.B
2.B
3.C
4.D
5.(1)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
(2)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
(3)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为榜样。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石奢者,楚昭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高一语文
《论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高二语文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菩,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高二语文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许善心,字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戎,字睿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高一语文
贞观六年,有人告尚书右丞魏征,言其阿党亲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此事,乃言者不直。彦博奏称,征既为人所道,虽在无私,亦有可责。遂令彦博谓征曰:“尔谏正我数百条,-高一语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朗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绍圣初,予(苏辙)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巢谷,字元修-高一语文
冉氏烹狗记[清]崔述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刘位东-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高三语文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高一语文
圬①王承福传唐韩愈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高三语文
及项梁渡淮,信(韩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官职名)。坐法当斩,其-高一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予曰:“唯。”子出,门人问曰:-高二语文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及智宣子卒,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得由我。我不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梁孝王①武者,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梁孝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高一语文
柳庆字更兴。幼聪明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大统十年,除-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义田记[宋]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高三语文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招故人之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以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二语文
梅庄(清代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集,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高三语文
罢弈文清·俞长城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已而,胜负分,胜者喜,败者-高三语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泷冈阡表欧阳修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凤赵凤,曲州人也,少以儒学知名,明宗武君,不通文字,四方奏请,常使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知书,奏读多不称旨。孔循教重诲求儒者置之左-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下面问题。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夫子矢②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第28章)子畏于匡③,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画舫斋记欧阳修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①之居,而名日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高三语文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祖伯凤,周汾州刺史。父定,上仪同。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高一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注:(1)述:传旧。(2)作:创始。(1)孔子自己是如何践行“述而不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下面问题。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戕竹记欧阳修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①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游学。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有叔如此,不如无-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王①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②之!“《诗》云:‘王赫斯③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纲,字文纪。仕周为济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高三语文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汉)孔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钜公。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高三语文
①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送杨少尹序韩愈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韩愈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②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又为歌诗以劝之——劝:劝说。
C.白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
D.没而可祭于社者——没:通“殁”,死亡。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①然吾闻杨侯之去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而惜之者 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①其在斯人欤 ②吾其还也
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杨巨源的美好品德。
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作诗赠送给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B
3.C
4.D
5.(1)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
(2)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
(3)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