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8分,每空2分)Ⅰ部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高一化学
(18分,每空2分)Ⅰ部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高一化学
题目简介
(18分,每空2分)Ⅰ部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18分,每空2分)
Ⅰ部分: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
____
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
___填(“甲”、“乙”或“丙”)。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_______
_____。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NH
4
HCO
3
固体能否用NH
4
Cl固体代替?____
_(填“能”或“不能”)。
Ⅱ部分
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
2
+2KMnO
4
+2H
2
O=K
2
SO
4
+2MnSO
4
+2H
2
SO
4
下图为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物中是否含有SO
2
和CO
2
的部分装置。
(6)实验时,从
端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实验装置(用a或b 填空)。
(7)可观察到A瓶的溶液
。
(8)C瓶溶液的作用是
。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本题共18分)
(1)2NH4Cl+Ca(OH)2=CaCl2+2NH3 ↑+2H2O(2分)
(2)NH3的密度小于空气(2分)
(3)乙(2分)
(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2分其中操作、现象、结论各1分)
(5)丙; 不能(4分 各2分)
(6)b (7)褪色 (8)检验SO2是否除尽。
略
上一篇 :
在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
下一篇 :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中,选择酚酞溶液为指示剂,当溶液的颜色变为粉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B.在“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实验中-高三化学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22mL高锰酸钾溶液,D.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高三化
大理石中含有的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为原料制取安全无毒杀菌剂过氧化钙的主要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A的名称是;(2)操作I的目的是;(3)本实-高三化学
(14分)传统的定量化学实验受到计量手段的制约而研究范围狭窄、精确度不高。随着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发明和使用,这一问题有了很-高二化学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甲可用于验证反应的热效应B.装置乙可定量测定化学反应的速率C.装置丙可用于实验室以NH4Cl为原料制备-高三化学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高一化学
某同学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高二
下列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选项是[]①用剩后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高一化学
以下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量、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高二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OH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银镜反应实验后的废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高三化学
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C.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mL的盐酸D.用浓-高三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图及描述均正确的是-化学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三年级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I-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兴趣,同学们根据变量控制思想进行如下方案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假设]假设1:生成的AgI不溶于水,不能被-化学
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先检验纯度B.酸碱液溅到眼睛里,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测定溶液的pH试纸要用水先润湿D.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局部加-化学
下列仪器中①烧杯;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蒸发皿;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试管,常用于直接加热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⑥C.④⑦D.①③④⑦-高三化学
下列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BCD装置硫酸锌粒水食盐水浸过的铁钉实验结合秒表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铁的析氢腐蚀实验-高三化学
下列操作或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高三化学
绿矾(FeSO4·7H2O)可用于色谱分析剂、净水、照相制版等方面。下面是以铁屑(含少量锡等杂质)生产绿矾的一种方法:己知:在H2S饱和溶液中,SnS沉淀完全时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高三化学
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B.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NO3)2C.称量样品→加NaOH→过滤→加热→冷却→称量CuO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①在制取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②在气体发生装-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数据记录正确的是()A.用天平称取4.0gNaOH固体,用100ml量筒配制1.0000mol/L的NaOH溶液B.用25mL的滴定管(内装有标准碱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酸用去碱液22.32mLC
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探究NH4HCO3的热稳定性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倒吸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高三化学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mL刻度处,现把管内溶液全部流下排出,用量筒承接,该溶液的体积应为()A.10mLB.大于40mLC.40mLD.小于40mL-高二化学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试剂、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ABCD实验用酒精提取溴水中的Br2滴定管读数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收集C12装置或仪器-高三化学
下图为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C.装置③可用于验证醋酸、碳-高三化学
过氧化钙(CaO2)常用作种子消毒剂、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高温氧化剂,还可以作为鱼池增氧剂。査阅文献:过氧化钙的制备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案。利用CaCl2在碱性条件下与H2O2反应或-高三化学
用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如图),测定电石的纯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反应前后抽气使B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B.用饱和食盐水代替A装置中的蒸馏水C.把A装-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为了防止液体暴沸,需要往蒸馏烧瓶中加几片碎瓷片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移液时应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B.用50mL量筒量取2.5mL稀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量11.50gNaCl固体D.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不-高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高三化学
硫酸亚铁铵是一种常用化学试剂,其晶体[(NH4)2Fe(SO4)2·6H2O]溶于水电离成简单离子,在乙醇中溶解度很小。Ⅰ、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取①用热的Na2CO3溶液洗涤除去铁屑表面油污;-高三化学
碳酸钙常用作牙膏的摩擦剂.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方案,其流程图如下:(所用石灰石含有杂质SiO2)回答下列问题:(1)充分煅烧110吨石灰石得到固体66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高三化学
(3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B.电解氯化镁溶液在阴极析出金属镁C.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恰好没过沉淀,搅拌并过滤D.实验室配制-高二化学
下列试管实验的方案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备乙酸丁酯:加入正丁醇和乙酸,再滴加几滴浓硫酸,振荡,水浴加热B.检验甲基橙试液中是否混有微量酚酞:按图所示上升纸上层析-高三化学
(8分)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高一化学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A.称量25.0g氯化钠固体B.收集NO2气体C.检验出此装置漏气D.吸收NH3不会造成倒吸(尾气处理装置略)-高三化学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少量白磷通常保存在水中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只能是氯气、臭氧、二氧化氮等气态物质C.要将溶解在CCl4中的碘-高三化学
如图,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图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D与E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和D都是4,则两处液面的读数是:A.Ⅰ中是3.2m-高二
下列常用实验室仪器中,一般不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是A.B.C.D.-高三化学
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足量的水中仅部分溶解,-高
亚硝酸盐是一祌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为检测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以1kg样品中含NaNO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1)无色气体-高三化学
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杂质为CaO和CaS)是工业制乙炔的常见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以下两种方案测定CaC2的质量分数,试完成下列各题。方法一:称取1.4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高三化学
用标准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C.盛装未知液的-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准确称取0.4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NaOH溶液B.将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收集,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以-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分别测定0.1mol/LNa2CO3和苯酚钠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的大酸性:苯酚>碳酸B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稀硫酸产-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A.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3.80mLB.将胆矾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得质量10.4g(左盘砝码10g,游码0.4g)C.中和-高三化学
某Na2CO3样品中混有一定量的Na2SO4(设均不含结晶水),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两种方案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方案一:利用下列方案完成Na2CO3质量分数的-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或结论正确的是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B.可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碳酸钠粉末中的碳酸氢钠D.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当锥-高三化学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高三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8分,每空2分)Ⅰ部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Ⅰ部分: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 ___填(“甲”、“乙”或“丙”)。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_______ _____。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能否用NH4Cl固体代替?____ _(填“能”或“不能”)。
Ⅱ部分
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下图为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物中是否含有SO2和CO2的部分装置。
(6)实验时,从 端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实验装置(用a或b 填空)。
(7)可观察到A瓶的溶液 。
(8)C瓶溶液的作用是 。
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 ↑+2H2O(2分)
(2)NH3的密度小于空气(2分)
(3)乙(2分)
(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2分其中操作、现象、结论各1分)
(5)丙; 不能(4分 各2分)
(6)b (7)褪色 (8)检验SO2是否除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