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高二地理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
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006年)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2006年)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资料四:东部地区各省市农业结构变动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江苏
福建
山东
种植业比例
-
-
-
-+
-
-
-
林业比例
-+
●
-
+
●
●
●
牧业比例
+
+
+
+-
+-●
●
+
渔业比例
+
+
+
+
+
+
+●
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
36.3
35.19
56.95
20.9
16.37
14.45
52.05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代表稳定。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1)在上图中用已有斜线图例描绘出东部地区未描绘省区的范围。(2分)
(2)依据资料三,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 __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4分)
(3)资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 _________(大于或小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______趋势;牧业、渔业大致呈上升趋势;林业变化不大。(2分)
(4)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______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其生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3分)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区的农业结构应分别以 _________ 业、
业为主(2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略(2分)(作图要求:包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四省区全对得2分,作对2~3个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低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 高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4分)
(3)大于 下降(2分)
(4)沼泽(1分)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任答二点,得2分)
(5)种植 畜牧(2分
(1)本题考查我国东中西部的范围。东部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绘制。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量低;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所以人均谷物产量大。
(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大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下降趋势。
(4)本题考查湿地可持续发展。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降解污染,净化水中的染污物的作用。图示A区域为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大。
(5)图中山脉为大兴安岭,东侧为东北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西侧为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
上一篇 :
下表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
下一篇 :
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我国某一农村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如下资料:××村基本情况表项目类别家庭(户)人口(人)耕地面积(亩)水田面积(亩)水稻单产-地理
在我国农村,一家一户的农民,既种植粮食,又饲养家畜。所产的产品在满足自家需要以后,还要到市场上销售,这种农业多属于()A.密集农业B.商品农业C.自给农业D.混合农业-地理
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图1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分布示意图图2灾害引发的粮食危机紧急情况次数图3中国粮食-高三地理
对下面四国农业的正确叙述是[]A、日本农业具有商品谷物农业特点B、阿根廷是世界主要牛肉,粮食进口国C、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D、美国是世界-高一地理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混合农业D、生态农业(2)利用塑-高三地理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B、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D、牧羊和牧牛混合农业-高一地理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底,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该种蔬菜、花卉、水果等,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高一地理
青藏高原地区小麦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B、CO2浓度高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D、雨量充沛-高一地理
读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要求。(1)该农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在非洲主要分布的国家是____________,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__________也属-高
读图判断1—2小题。1、若图示阴影部分为阿根廷的牧牛业,a表示密集农业,则c可能是[]A、混合农业B、畜牧业C、自给农业D、粗放农业2、若图示a表示甘蔗生产、b表示渔业生产,c表-高一地理
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参加麦收。据此完成1~2题。1.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河南降水量少于山东B.河南纬-高一地理
下列属于农业科技投入的是[]A.培育良种B.利用光照C.使用农具D.扩大耕地面积-高一地理
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选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C.距海较近,交通方便D.经济发达,本地有广阔的消费市场-高一地理
在蔬菜、花卉等的栽培方面,发达国家采用玻璃温室,生产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多采用塑料大棚。据此回答1—3题。1、这种温室农业属于-高一地理
下列反映农业生产的文字和谚语中,与农业生产特点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一一周期性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一地域性C、“橘生淮南为橘-高一地理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A.谷物和林业的混合B.谷物和牲畜的混合C.林业和牧业的混合D.林业和牲畜的混合-高一地理
如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1~2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高一地理
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6~7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高一地理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果基、花基”的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高一地理
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①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原都开垦为耕地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高一地理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按照农业生产对象,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混合农业-高一地理
若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为大牧场放牧业,a表示密集农业,则c可能是[]A、混合农业B、畜牧业C、自给农业D、粗放农业-高一地理
对墨累——达令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有[]A、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B、是澳大利亚唯一的混合农业分布区C、该地区的农场小麦的播种季节为9、10、11月份D、国营大农场是该地区最普遍-高一地理
关于商品化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投入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较少,主要靠扩大经营面积来增加产出B.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销售C.商品化农业分布在发达国家D.商品化农业属于-高一地理
5.关于阿根廷牧牛业叙述正确的是:A.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牧业获得发展B.这里最早的良种牛是澳大利亚带来的C.这里所产的牛肉主要出口到美国D.这里的牧业一直是粗放的经营方式-高一地理
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参加麦收。据此完成1—2题。1、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河南降水量少于山东B、河南-高一地理
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B、①热带作物种-高一地理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1—2题。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2、该类型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太-高一地理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1—4题。1、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2、该地区农业类型是[]A.种植园农业B.地中海式农业C.混合农-高一地理
读下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有[]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水稻2、-高一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1)——(2)题(1)这两句话间接和直接说明农业生产具有[]A、季节性B、周期性C、地域性D、季节性-高一地理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2题。1、图甲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A、a处B、b处C、c处D、d处2、图乙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高三地理
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箭头[]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高一地理
下图所示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模式图中,如果a表示土地,则密集农业是指[]A、①小②小B、①小②大C、①大②小D、①大②大-高一地理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2300.00平方千米,人口2071万,每平方千米不到2.7人(2006年);平均海拔350米,天然草场和耕地面积广阔。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混合农业被推为世界先进农业-高一地理
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B、①热带作物种-高一地理
我国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读图,完成1—2题。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乳畜业D.商品谷物农业-高三地理
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A、投入更多的劳动力B、加大科技投入C、增强化肥、农药D、改良生产工具-高一地理
读下面3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1—2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区为乳畜业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高三地理
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然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优势条件是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二地理
读阿根廷主要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2)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地区气候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地区中,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A、非洲的热带草原B、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C、中国的内蒙古高原D、印度的恒河平原-高一地理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B.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C.③为混合农业D.②为季风水田农业小-高一地理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该作物在-高一地理
读右侧气候资料图,完成1-2题。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高一地理
我国“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A.地域性B.周期性C.商品性D.市场性-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农场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2.该农场成为良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高一地理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高三地理
诸暨江藻的农户利用大棚栽培草莓,使人们在隆冬季节也能尝到新鲜欲滴的草莓,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的[]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土壤条件D、光照条件-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1)在上图中用已有斜线图例描绘出东部地区未描绘省区的范围。(2分)
(2)依据资料三,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 __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4分)
(3)资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 _________(大于或小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______趋势;牧业、渔业大致呈上升趋势;林业变化不大。(2分)
(4)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______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其生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3分)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区的农业结构应分别以 _________ 业、
业为主(2分)
答案
(1)略(2分)(作图要求:包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四省区全对得2分,作对2~3个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低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 高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4分)
(3)大于 下降(2分)
(4)沼泽(1分)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任答二点,得2分)
(5)种植 畜牧(2分
(1)本题考查我国东中西部的范围。东部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绘制。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量低;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所以人均谷物产量大。
(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大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下降趋势。
(4)本题考查湿地可持续发展。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降解污染,净化水中的染污物的作用。图示A区域为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大。
(5)图中山脉为大兴安岭,东侧为东北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西侧为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