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高一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高一化学
题目简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u与浓H
2
SO
4
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
2
SO
4
、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
4
、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
2
SO
4
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滴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
4
。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
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
2
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D、E两支试管中CC1
4
的作用是
;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对A试管中的浓H
2
SO
4
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学生1猜想是由于SO
2
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HSO
3
)
2
的缘故。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学生1的猜想
;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写化学式)
(5)反应完全后稀释溶液呈酸性,学生2猜想反应中浓硫酸可能过量,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稀释后的溶液由于硫酸过量呈酸性,
。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防止倒吸(2分)。
(2)S+2H2SO4(浓)
3SO2↑+2H2O(2分,)
(3)取样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或者加热、加盐酸检验SO2气体等方法,开放题,正确即可)(2分)
(4)CuO、CuS、Cu2S(或CuO、CuS可CuO、Cu2S)(2分)
(5)取稀释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证明硫酸过量(2分)。(开放题,正确即可)
(1)因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防止倒吸,CCl4的密度大,且不能溶解二氧化硫,所以不易倒吸。
(2)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被浓硫酸氧化,因而逐渐消失,方程式为S+2H2SO4(浓)
3SO2↑+2H2O。
(3)若反应中生成了Ca(HSO3)2,则可以利用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或者利用其不稳定性,通过加热来促使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等进行验证。
(4)在铜的化合物中显黑色可以是氧化铜、CuS或Cu2S等。
(5)若浓硫酸过量,则稀释后是稀硫酸,能和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利用此性质进行验证。
上一篇 :
在下列物质中,硫元素为+4价的是
下一篇 :
常温下,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浓硫酸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Cu+H2SO4(浓)B.Fe2O3+H2SO4(浓)C.C+H2SO4(浓)D.NaOH+H2SO4(浓)-高一化学
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B.浓硫酸与铜片反应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D.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高一化学
甲数的45和乙数相等,那么甲数比乙数大14.______.-数学
列式计算(1)18里面有几个310?(2)什么数的34是21?(3)根据阴影图意列式.______(4)根据除法算式画出阴影图.35÷3=______-五年级数学
下列算式中,如果a代表一个非零自然数,得数最大的是()A.a÷45B.45÷aC.a×45D.a-45-六年级数学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判断错误的是A.无色无气味B.有毒C.能使品红褪色D.非金属氧化物-高三化学
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
一个数的14是23,这个数是______.-数学
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里,发生的现象是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③有沉淀生成④溶液仍然透明A.仅①和④B.仅①和③C.仅②和③D.仅②和④-高一化学
______个15是1;1里面有______个19.-数学
有关SO2说法错误的是()A.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SO2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它具漂白性,加热可恢复原本红色C.SO2和Cl2都具有漂白作用,所以将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同时-高一化学
下列做法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的是A.浓硫酸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B.浓硫酸使木屑变黑C.盛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大D.盛稀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高一化学
一堆煤平均分7次运完,每次运这堆煤的()(),5次运这堆煤的()().-五年级数学
一辆汽车每行驶8千米耗油45千克,平均每千克油可行驶10千米.…______.-数学
小刚做了9道题,结果做错了2道,做对的题占总题数的()A.29B.27C.79-三年级数学
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O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存在着SO2分子B.该溶液中H+浓度是SO32-浓度的2倍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高三化学
(8分)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硫酸表现出的性质为:A.高沸点;B.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试用字母填空:(1)实验室制取氢气体现硫酸的酸性;(2)浓硫酸干燥氢气体现-高一化学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可以使某些气体干燥是利用了它的脱水性B.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1∶3配成的混合物,可以溶解Au、PtC.氨气被催化氧化成一氧化氮是氮的固-高一化学
甲是120,比乙数的13少30,乙数是______.-数学
下列反应中能体现二氧化硫有漂白性的是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B.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C.将SO2气体通入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中,溶液褪色D.将SO2气体通入-高一化学
把813吨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813吨的()()是多少,算式是______.-六年级数学
89÷4表示把89平均分成______份,求______是多少,也就是求89的______是多少.-数学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60%,则女生是男生的2/3.______.-数学
浓硫酸和碳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CO2↑+2SO2↑+2H2O为了验证反应的各种生成物,用如图Ⅰ装置进行实验。图Ⅰ(1)图Ⅰ中A处是完成实验中的必要装置,它是下列图-高一化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A.1米B.15米C.25米-三年级数学
已知亚硫酸盐、金属硫化物等易被空气氧化。下列试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Na2SO3溶液B.硫化钠C.浓H2SO4D.固体氢氧化钠-高一化学
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O2和O3原子个数比为2:3B.O2和O3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在相同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高一化学
50mL18mol·L-1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A.等于0.90molB.等于0.45molC.小于0.45molD.大于0.45mol、小于0.90mol-高一
冬冬看了一本书的48页,还剩52页.冬冬看了这本书的()().-五年级数学
3里面包含有______个13.-数学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m),不宜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02接触时,S02会转化为S03,使空气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高三化学
有2个篮球,3个排球,4个足球,篮球占所有球的______,排球占所有球的______.-三年级数学
SO2通入下列溶液中,肯定不会生成沉淀的是()A.氯化钡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硫化氢溶液D.澄清石灰水-高三化学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A.漂白性B.氧化性C.还原性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A.能使品红褪色。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D-高一化学
58÷512的商是______,58:512的比值是______,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数学
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B.不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可称亚硫酐D.实验室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高三化学
一盒苹果有9个,3个苹果是这盒苹果的13.______.(判断对错)-数学
红彩带长8厘米,蓝彩带长6厘米,蓝彩带是红彩带的______.-数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单质与金属铁反应生成FeS,体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B.H2S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C.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氯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SO2在一定-高一化学
49÷5表示的意义是______.-数学
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______.(判断对错)-六年级数学
(6分)将3.2gCu与足量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1)其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2)把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500mL,取出50mL,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20.-高二化
检验Na2SO3已完全变质最适宜选用的试剂是A.氯化钡B.盐酸C.氯化钡和盐酸D.盐酸和品红-高一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容易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高一化学
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3和O2互为同位素B.O2比O3稳定C.等体积O3和O2含有相同质子数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化学
4天是一个星期的______;5个月是一年的______.-数学
1220等于______个15,13里有______个19.-数学
SO2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则SO2属于A.强电解质B.弱电解质C.非电解质D.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高二化学
计算下面各题14÷3512÷23514÷102123÷141513÷34827÷29.-数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高一化学
题目详情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滴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
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D、E两支试管中CC14的作用是 ;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学生1猜想是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HSO3)2的缘故。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学生1的猜想
;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写化学式)
(5)反应完全后稀释溶液呈酸性,学生2猜想反应中浓硫酸可能过量,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稀释后的溶液由于硫酸过量呈酸性, 。
答案
(2)S+2H2SO4(浓)
(3)取样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或者加热、加盐酸检验SO2气体等方法,开放题,正确即可)(2分)
(4)CuO、CuS、Cu2S(或CuO、CuS可CuO、Cu2S)(2分)
(5)取稀释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证明硫酸过量(2分)。(开放题,正确即可)
(2)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被浓硫酸氧化,因而逐渐消失,方程式为S+2H2SO4(浓)
(3)若反应中生成了Ca(HSO3)2,则可以利用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或者利用其不稳定性,通过加热来促使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等进行验证。
(4)在铜的化合物中显黑色可以是氧化铜、CuS或Cu2S等。
(5)若浓硫酸过量,则稀释后是稀硫酸,能和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利用此性质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