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因素(4分)。
(2)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1分)简要说明理由。(2分)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4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罗斯福新政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4分)
(2)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观点与理由要一致,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给分。观点1分,理由2分)
(3)认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给予;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2分)“反全球化运动”: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式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答思路如下: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和“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信息反映了美国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然后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进行了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20世纪充分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等确立了美国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
(2)材料二中的“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信息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但是一定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如果赞同,就从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方面回答,如果反对就从当今世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方面回答即可。
(3)要求学生回答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 的认识,认识全球化运动,学生要从两方面既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回答,有利方面是全球化是历史趋势,对经济的发展和交流有利,回答不利的方面要从全球化是西方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认识反全球化运动要从全球化运动的利弊两个方面回答,首先认识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但是正式因为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全球化运动带来的弊端,反对它能够防止其不利影响的蔓延,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确立,调整,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仍然焕发出生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上一篇 :
思考、分析民营企业萧条的原因
下一篇 :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________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12分)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九年级历史
随着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出现了许多“第一”,看看下列哪项不准确?[]A.《昭文新报》是近代中国人开办报纸的开始B.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是上海轮船招商局C.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八年级历史
改变了过去靠驿站和马匹传递消息的方式是由于[]A.铁路的发展B.新式航运业发展C.电报业的发展D.民用工业的发展-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自鸦片战争起,西方文明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中西文-八年级历史
如果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中国,你能办到的事情有①坐轮船、火车②照相、看电影③使用洗衣机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八年级历史
在19世纪末的中国下列形式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坐轮船B.乘火车C.拍电报D.看电影-八年级历史
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材料二: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八年级历史
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期的青年人可能有过的经历是[]A.到江南制造总局实习B.在家乡建纱厂实业救国C.参与山东义和团运动D.亲自见证解放战争胜利-八年级历史
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下面可能会遭遇的事情有:①去剧院里观看悲剧《哈姆雷特》;②观看卓别林电影;③伏尔泰的一场演讲让你受益颇多;④惊闻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被杀。A.①④B.-九年级历史
综合问答题。(9分)【主题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九年级历史
九年级某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A.建立统治的唯一途径是革命B.日、俄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九年级历史
综合问答题。(9分)【主题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西方思想、文化、科技和生活习俗也不可避免地传入中国,这些新东西的-八年级历史
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例题: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向欧美学习的社会风尚。(6分-九年级历史
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来。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1)交通方面:(2)通信方面:(3)文化生活方面:(4)社会习俗方面:(5)以上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唯任其侮辱而莫之御。——郑观应《盛世危-八年级历史
20世纪初,人们要从昆明到上海,比较便捷的交通工具是[]A.飞机、火车B.汽车、轮船C.火车、飞机D.飞机、汽车-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五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正如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八年级历史
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出现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飞机③汽车④轮船[]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八年级历史
小明同学对“近代社会生活”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以下社会生活场景符合这一主题的有①阅读各类报刊②乘坐轮船外出旅行③学会了照相和观看电影④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A.②③④B.①②③④-九年级历史
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是在()A.18世纪末B.19世纪早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八年级历史
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九年级历史
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英国的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九年级历史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也参加进来吧。(8分)探究步骤一【搜集资料】兴趣小组请你搜集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史料。小题1:请根据卡片中的“相-九年级历史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①乘火车探亲访友②坐轮船出国留学③陪朋友看电影④陪家人看电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八年级历史
在中国近代出现了哪些交通和通讯工具?-八年级历史
在19世纪80年代,天津到上海之间最快的通讯方式是:[]A、B、C、D、-八年级历史
19世纪50年代,一商人从昆明到上海不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是[]A、马车B、轮船C、火车D、飞机-八年级历史
迄今为止,世界远距离的交通工具仍只有轮船、火车、飞机三种(汽车介于近远距离两者之间),其传人中国的时间先后顺序是[]A.轮船、火车、飞机B.轮船、飞机、火车C.火车、轮船、-八年级历史
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对此你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年,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①看电影、照相②坐轮船、火车③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④女子不缠足,男子剪辫子[]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八年级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A.乘轮船、火车出行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八年级历史
1913年,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要了解江汉平原棉花等级、价格等相关信息,其中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轮船到湖北实地考察B.在《申报》刊登有关广告C.拍电报了解行情D.邮寄信件了解-八年级历史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八年级历史
19世纪后半期,人们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由半年缩短到几天,主要是使用了①火车②轮船③飞机④汽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八年级历史
19世纪相继传入中国的两种交通工具是[]A.轮船、汽车B.火车、飞机C.汽车、飞机D.轮船、火车-八年级历史
发展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17-19世纪的西方各国和日本纷纷以不同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从而走上了强国之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根据所学知识,-九年级历史
欧美主要国家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前后都出现了一些巨大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1分)其代表作是什么?(1分)(2)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新航路-九年级历史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其世界体系是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17世纪—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九年级历史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百年前,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A、《马路天使》B、《渔光曲》C、《定军山》D、《十字街头》-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采。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八年级历史
有一些近代发明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它们是①电报②电影③电脑④照相[]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八年级历史
看电影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方式之一。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A.《风云儿女》B.《铁蹄下的歌女》C.《定军山》D.《桃李劫》-八年级历史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下图),中国实现了首次太空行走。19世纪后期,中国人行走借助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①轮船②火车③飞机④马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D.蒋介石-九年级历史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也参加进来吧。(8分)探究步骤一【搜集资料】兴趣小组请你搜集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史料。(1)请根据卡片中的“相关-九年级历史
清政府最早修筑的唐胥铁路,开始时竟然用骡马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后来有人把一个废弃的锅炉改造了一下,制成了简易的火车头,取代了骡马。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因素(4分)。
(2)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1分)简要说明理由。(2分)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4分)
答案
(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罗斯福新政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4分)
(2)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观点与理由要一致,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给分。观点1分,理由2分)
(3)认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给予;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2分)“反全球化运动”: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式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答思路如下: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和“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信息反映了美国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然后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进行了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20世纪充分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等确立了美国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
(2)材料二中的“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信息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但是一定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如果赞同,就从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方面回答,如果反对就从当今世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方面回答即可。
(3)要求学生回答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 的认识,认识全球化运动,学生要从两方面既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回答,有利方面是全球化是历史趋势,对经济的发展和交流有利,回答不利的方面要从全球化是西方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认识反全球化运动要从全球化运动的利弊两个方面回答,首先认识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但是正式因为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全球化运动带来的弊端,反对它能够防止其不利影响的蔓延,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确立,调整,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仍然焕发出生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