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地理
-地理
题目简介
-地理
题目详情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A (2)B(3)D
(1)东北地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北部的80天左右。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2)东北地区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生长期比较短,最南部有180天左右,向北依次减少,最北部只有80天左右,作物生长季节最长的也集中在4~10月。所以正确答案为B。
(3)热量是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所以热量的不足,使农作物种类受限,仅能种植少数几种喜温凉的作物,A说法是错误的。B选项中对农业的理解很片面,根据气候选择适合本区种植的农作物,所以对种植业影响不是很大,但对畜牧业影响较大,长冬无法放牧,还要做好防寒的准备。漫长冬季,枯枝落叶的确腐烂速度较慢,正因如此才增加了有机质的积累时间,使得土壤比较肥沃。所以C说法也是错误的。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一篇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分)读我国山西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概述山西省的自然条件。(6分)(2)根据该省自然条件,分析该省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2分)(3)2006年山西-高二地理
-地理
读我国某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回答1一3题。图4一6小题1: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A.甜菜和油菜B.冬小麦和高粱C.大豆和甜菜D.棉花和春小麦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示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该类农业主要分布在图示区域的平原和平原。(3分)(2)在世界农业分布中,该类农-高一地理
图3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高二地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1~3题。小题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子公司、运输公司均属于()A.生产区域专业化B.农业生产机械化C.生产过程专业化D.农业生产商品化-地理
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回答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地理
(7分)东北地区中部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阅读表1、表2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表1美国玉米带和中国玉米带自然条件的比较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纬-高二地理
-地理
中新社郑州2008年8月11日电素有“中国粮仓”美誉的河南省作出决定,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河南建设成全国粮食核心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粮食年产量在目前500亿千克的基础上再增-地理
图10为某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太湖平原小题2:下列关于此种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形成稻—鸭、泥鳅复-高一地理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小题1: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高一地理
下表是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km2)0.310.210.100.020.070.050.10单-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黑龙江农垦总局作出决定,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将集中力量抢救保护好三江平原。近来,有人不顾国家三令五申,擅自闯入自然保护区-地理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据此回答(1)一(2)题。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地理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澳大利亚已面临“百年大旱”。2007年4月,权威人士提出“若近期内没有足够的雨水,即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高二地理
-地理
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图4一4(l)A区域是世界范围-地理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4一2,完成3、4题。小题1: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B.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C.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D.松花江、嫩江、牡丹江-地理
图6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图中黑色部分)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高二地理
读图4“某乡农业产业结构图”,回答问题:小题1:关于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②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③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深加工-高二地理
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请你按这一要求,就下列地区的发展,谈谈你的设想。这里是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地理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回答18-20题小题1: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B.长江三角-高二地理
下图所示甲地区为某国主要农业区,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将乙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甲地区。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A.美国东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C.巴西北部D.秘-高三地理
-地理
下图是三江平原简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2)三江平原所处的气候类型,你
读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图、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图、黑龙江垦区商品率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⑴黑龙江垦区土地垦殖指数为,黑龙江垦区1997年耕地单产。黑龙江垦区1997年向国-地理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A.玉米、小麦B.小麦、玉米C.小麦、水稻D.高粱、玉米-地理
该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分析,完成问题。小题1:1650~1780年该区域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经历了移民开发C.农业结构复杂D.注重生态保护小题2:进入20世纪后,-高二地理
从社会经济条件上来说,下列哪项不属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东北地区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基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械设备、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B.工业发达,-地理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商品棉基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高二地理
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地理
-地理
读我国两省简图及其农业结构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简析甲乙两省农业结构形成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B.土壤C.地形D.植被-地理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即能杜绝化肥、农药的滥用,又能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是A.精确农业B.处方农业C.节水农业D.生态农业-高二地理
-地理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出修建梯-高二地理
(19分)甲国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高三地理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21—22题。小题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A.年降水量B.海拔高度C.荒漠化程度D.-高三地理
读图,判断图中甲处的农业类型[]A、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B、以农为主的农林、农牧地带C、牧业地带D、海洋渔业地带-高二地理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二2011年3月21日,“中粮亚龙湾杯”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今天展开了第一分赛段海口--洋浦赛段的角逐。图为参赛帆-高三地理
-地理
图示平原区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高二地理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D、植-高三地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小题1:图中无河流表示的山谷(干谷),谷底和谷顶的高差至少是()A.40米B.30米C.20米D.10米小题2: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点处的纬度差和经-地理
结合东北区域图4一1,回答下列问题。图4一1(1)图中A、B曲线分别代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pH值为5.6的曲线,请判断:B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27为我国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单位:万平方千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小题1:关于该垦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各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B.本区的林地有巨大-高二地理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材料一:图1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图2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地理
题目详情
答案
(2)东北地区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生长期比较短,最南部有180天左右,向北依次减少,最北部只有80天左右,作物生长季节最长的也集中在4~10月。所以正确答案为B。
(3)热量是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所以热量的不足,使农作物种类受限,仅能种植少数几种喜温凉的作物,A说法是错误的。B选项中对农业的理解很片面,根据气候选择适合本区种植的农作物,所以对种植业影响不是很大,但对畜牧业影响较大,长冬无法放牧,还要做好防寒的准备。漫长冬季,枯枝落叶的确腐烂速度较慢,正因如此才增加了有机质的积累时间,使得土壤比较肥沃。所以C说法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