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改变其它条件,升高温度可以将Ca(OH)2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B.在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改变其它条件,升高温度可以将Ca(OH)2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B.在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
题目简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改变其它条件,升高温度可以将Ca(OH)2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B.在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改变其它条件,升高温度可以将Ca(OH)
2
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在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溶液中含
S
O
2-4
C.除去氯化钾中含有的杂质碳酸钾,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D.硫酸铵与消石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遵义
答案
A、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不可以将Ca(OH)2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加入足量稀盐酸排出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干扰,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在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故B正确;
C、碳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钾是新的杂质,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显碱性,硫酸铵与消石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
故选:B.
上一篇 :
下列措施不可能使不饱和溶液的
下一篇 :
对一定温度下的100g硝酸钾饱和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九年级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在同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度高C.20℃时,10gNaCl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10gD.20℃,-
欲将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能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B.蒸发一定量水C.给溶液加热D.给溶液降温-化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D.加入溶剂-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一定温度下,向试管底部无固体剩余的饱和溶液中加溶剂一定能变为不饱和溶液C.将30g可溶物投入70g水-化学
60℃时,有等质量的两份饱和Ca(OH)2溶液,其中一份冷却至10℃得溶液甲;另一份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后,恢复温度至60℃得溶液乙.则甲、乙两溶液相同的是()A.溶液的质量B.Ca(OH)2溶解-化学
要使已被接近饱和的硝酸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倒出少量溶剂B.投入硝酸铵C.蒸发部分水D.适当降温-九年级化学
有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一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则该溶液()A.仍为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C.溶解度变小D.变成不饱和溶液-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D.某温度下,在硝酸钾饱-化学
将t℃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温、加溶质和______.-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是随温度降低减少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使其析出晶体后,若不再改变-化学
在一定的温度下,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化学
将烧杯内的甲溶液(杯底无固体)经某种操作后,变成乙溶液且烧杯底出现了一定量的溶质(甲、乙溶液中的溶质相同,且都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能将甲溶液蒸发了部分-化学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______-九年级化学
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B(A、B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九年级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九年级化学
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减少C.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九年级化学
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化学
将100g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5g硝酸钾,另一份蒸发掉20g水,都恰好形成15℃时的饱和溶液,则原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具有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等性质B.10g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5g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化学
常温下,将一未知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蒸发部分水后再恢复至原来温度,未见有晶体析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C.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化学
在相同温度下,在盛有等质量饱和食盐水和不饱和食盐水的两烧杯中,各放一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B、两乒乓球受到的-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不是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化学
聪聪同学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能溶解的KNO3,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聪聪同学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化学
按要求完成空格:欲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三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学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相互转化.若要将t℃时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澄清的混合物B.同一种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最多可溶解的质量与温度有关C.医用碘酒中的溶质是酒精D.将不饱和溶液变-化学
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加入水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化学
T℃时有两瓶KNO3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能区分这种溶液的是[]A.加入少量KNO3晶体或略降低温度B.加入一定量的水C-九年级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②食盐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③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灭火⑤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量的增多而变大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将-化学
下表是硝酸钾在某些温度的溶解度,将60℃时100g24%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入硝酸钾______g;或降低温度到______℃恰好饱和.温度(℃)102030405060708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t℃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面对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一定是浓溶液B.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升高温度,-化学
某物质能与水反应.现将少量该物质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前-化学
甲、乙两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时,甲乙溶解度相同(2)40℃时,100g水中溶解g甲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保留王位小数).(3)要使甲物质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化学
现有相同温度下甲、乙两杯氯化钾溶液,质量分别为200g、400g,各蒸发50g水,恢复到原温度,则甲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为()A.1:1B.2:1C.1:2D.无法比较-化学
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g/100g水.(2)t1℃时,将2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在25℃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质量增加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从50glO%的硫酸钠溶液中取出5g,这5g溶液中硫酸钠-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B.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10gB物质,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温度升高,硝酸钾-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5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解的KNO3,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加入KNO3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的质量如表所示-化学
在20℃时,一瓶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晶体,则()A.晶体质量减少B.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晶体质量不变D.溶质的溶解度变化-化学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X物质的溶液在t℃时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①充分搅拌后,溶液中有大量的X物质②加入5gX时,有X固体未溶解③加热蒸发掉一定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出X晶体④-化学
在室温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质质量增加③溶剂质量不变④晶体质量不变⑤晶体质量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⑤D.①②④-化学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甲的水溶液,饱和溶液里的溶质甲质量比不饱和溶液里溶质甲的质量多B.升高温度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和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而形成溶液B.从10g5%的蔗糖溶液取出5mL,该蔗糖溶液浓度为0.5%C.100g水溶解36g食盐达到饱和状态-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都变成不饱和溶液B、某物质的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度也不变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20℃,100g水中能溶解36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B.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大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了C.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
要使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温B.增加溶剂C.减压D.无法判断-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饱和溶液中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溶解B.只有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才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C.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D.浓溶液一定-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改变其它条件,升高温度可以将Ca(OH)2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B.在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
题目详情
答案
B、加入足量稀盐酸排出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干扰,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在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故B正确;
C、碳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钾是新的杂质,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显碱性,硫酸铵与消石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