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时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共11分)材料一:英国社会变革材料二-八年级历史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时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共11分)材料一:英国社会变革材料二-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时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共11分)材料一:英国社会变革材料二-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时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共11分)
材料一:英国社会变革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互通有无。”
(1)材料一说明了当时的英国发生怎样的社会变革?(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想?( 3分)
(3)材料中中英两国的强烈对比说明了什么?这种对比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6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者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兴起阶段)(2分)
(2)不屑一顾,说明他仍沉迷于天朝的美梦之中,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3分)
(3)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仍在农业文明的道路上沉沦;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走上了工业文明的轨道,为了获得原料产地的商品市场,西方列强必然对中国发动侵略。(6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说明了当时的英国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仍沉迷于天朝的美梦之中,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
(3)材料中中英两国的强烈对比说明了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仍在农业文明的道路上沉沦;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走上了工业文明的轨道,为了获得原料产地的商品市场,西方列强必然对中国发动侵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的最重大发明,把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交通领域,富尔顿发明了汽船,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大大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出现了现代大工厂制度的雏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爱迪生的发明成果有:电灯、油印机、蜡纸、留声机等。发明的动力机械是电动机、内燃机。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机械,发明了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学生还要知道,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的思想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逐步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上一篇 :
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①三省六
下一篇 :
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看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隋朝大运河图二材料二整座皇宫,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辉煌。明朝14位皇帝和清朝10皇帝,先后居住在这里,行使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史记》请回答:(1)《史记》的作者是谁?(2)材料中提到了哪几件历史事件?-七年级历史
学习历史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中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清朝的厂卫制度是专制达到了顶峰B.罗伯斯庇尔采用的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顶峰C.1787宪法宣告-八年级历史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元)中叶以后,杂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七年级历史
如图,某初二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一组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图片,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将其排列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②①③④-八年级历史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科技领先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请分别写出被称为“医圣、书圣、画圣、诗圣”的人物-七年级历史
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七年级历史
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展区一:如图,回眸——外交家的风采(1)请你写出图片所相对应的历史事-八年级历史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七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徘徊并趋于落后,而在西方,进入18世纪中期以后,一场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逐渐向-八年级历史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光彩。请欣赏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按照下列中的分类,将以上图片的序号分别填写到相应的位置。(6分)类别序号科学技术戏曲史学书画艺术(2)以司母戊鼎为例,-七年级历史
材料一:下图是由北京奥运会期间发行的科技奥运题材的“中国四大发明”银质纪念章,凸显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方文明古国举行的重要意义。材料二:这三样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七年级历史
1987年和1994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依据不恰当的是()A.北京人遗址—-九年级历史
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禅让制④世袭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民族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七年级历史
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一生,以下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司马迁——《资治通鉴》B.李时珍——《本草纲目》C.唐太宗——贞观之治D.郑成功——收复台湾-七年级历史
下列城市与它的特点关联正确的是A.北京——“九一八事变”所在地B.上海——属于北方城市C.南京——中国著名古都D.深圳——“东方巴黎”-九年级历史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B.《论唐太宗时期安史之乱的影响》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D.《论清代军机-七年级历史
下列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等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九年级历史
揭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A.都江堰修筑——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B.张蓦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C.《辛丑条约》签-七年级历史
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是()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乾隆平叛→伊犁将军A.新疆B.西藏C.东北D.台湾-七年级历史
王同学在《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A.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东汉蔡伦发明和改进了造纸术C.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九年级历史
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过程中,中国的封建帝王费尽了心机。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是①创立皇帝这一称号②实行文字狱③废丞相,设三司④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④B-九年级历史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数千年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发展好民族关系,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我国走向强盛的关键。请你参加正在进行“古代民-七年级历史
下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中人物是A.祖冲之B.顾恺之C.司马汗D.贾思勰-七年级历史
石刻是一种艺术形式。下图石刻是指A.盘溪的无铭阙B.忠县的无铭阙C.丁房阙D.乌杨阙-九年级历史
附加题(10分):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据此回答:(1)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七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文字演变的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甲骨文②隶书③小篆④金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九年级历史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七年级历史
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执已见。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请你也参与进来吧!任务一梳理知识知识点:铁农-七年级历史
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卷上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小题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元朝。()小题2:在反映西-九年级历史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1)为弘扬传统文化,国家已将哪几个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九年级历史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同学们熟悉的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的-七年级历史
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2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2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1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1)文帝──文景之治(2)()──康乾盛世A.顺治帝B.康熙帝C.雍-七年级历史
(7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七年级历史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说,中国领导人能够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使中美关系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九年级历史
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隋唐时期②秦汉时期③夏商西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⑤春秋战国时期⑥明清时期⑦辽宋夏金元时期A.③②⑤①④⑦B.③⑤②④①⑦⑥C.③⑤①④②-九年级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唐朝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九年级历史
下列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哪一组的两项不属同一领域?()A.《周髀算经》和《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C.《甘石星经》和《授时历》D.《千金方》和《本草纲目》-七年级历史
改错题(1)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为加强管理,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宣政院。(2)1905年,孙中山联合国内革命团体,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兴中会。(3)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七年级历史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三省六部制②行省制③郡县制”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九年级历史
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内容:请完成下列各题:(1)请用图片中的人物充实各篇章。(3分)(2)选一代表,简介其贡献。(1分)(3)世人感叹于他们的杰作,世界感谢他们的贡献,任何时代都需要-九年级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①元②金③秦④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七年级历史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①北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③玄奘前往“西天”求取佛经精义④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A.中外交往B.民-七年级历史
近期,建设世界名城已经成为扬州全市人民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作为建城之始,扬州已有A.近3000年历史B.近2000年历史C.近2500年历史D.近1500年历史-九年级历史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小题1:唐太宗时期的治世局面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置的。小题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九年级历史
改错题(1)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2)1901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冼星海-七年级历史
判断题:小题1: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毫;商朝后期,周文王率军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小题2:下面表格中所列举的内容,可以归纳主题为: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九年级历史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时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共11分)材料一:英国社会变革材料二-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英国社会变革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互通有无。”
(1)材料一说明了当时的英国发生怎样的社会变革?(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想?( 3分)
(3)材料中中英两国的强烈对比说明了什么?这种对比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6分)
答案
(2)不屑一顾,说明他仍沉迷于天朝的美梦之中,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3分)
(3)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仍在农业文明的道路上沉沦;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走上了工业文明的轨道,为了获得原料产地的商品市场,西方列强必然对中国发动侵略。(6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说明了当时的英国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仍沉迷于天朝的美梦之中,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
(3)材料中中英两国的强烈对比说明了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仍在农业文明的道路上沉沦;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走上了工业文明的轨道,为了获得原料产地的商品市场,西方列强必然对中国发动侵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的最重大发明,把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交通领域,富尔顿发明了汽船,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大大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出现了现代大工厂制度的雏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爱迪生的发明成果有:电灯、油印机、蜡纸、留声机等。发明的动力机械是电动机、内燃机。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机械,发明了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学生还要知道,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的思想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逐步远离世界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