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材料二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采取“丘-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材料二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采取“丘-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材料二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采取“丘-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如下图-------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读图(1),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地区有
、
、
。(2分)
(2)读图(2)、图(3),从气候、地形、社会经济三方面说明上述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3分)
(3)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
,请说明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3分)
(4)读材料三,试分析在该区采取这种立体农业模式的区位优势,并简述其重要意义。(6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东亚、东南亚、南亚 (写出两个就可给2分)
(2)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雨量充沛 (1分);多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排灌方便(1分);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1分)
(3)旱涝灾害频繁(1分) 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1分) 兴修水利工程(1分)
(4)这里气候资源优越,光热充足,属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1分);该区地形地貌复杂,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面积狭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丘陵山区耕作易导致水土流失,宜发展林牧业(1分);缓坡和谷地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可发展耕作业(1分);洼地积水易涝,适合发展鱼塘养鱼业(1分)。
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布局模式,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1分),还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1分)
试题分析:(1)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夏季高温多雨的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地区。(2)从降水量分布图反映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多为年降水量丰富地区,水源充足,而从地形来看,水稻种植业多分布于沿海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从人口分布图反映了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多为人口稠密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3)该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集中,故多旱涝灾害。原因主要从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变率大分析,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和气象措施分析。(4)影响该地区立体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可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和植被等因素分析。其地理意义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结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的区位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并结合影响立体农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和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内容,对于此类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等常规性考点,学生应注意答题角度的把握和答题的完整性、全面性。
上一篇 :
(10分)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
下一篇 :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为某国农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丙三地农业对应正确的是()A.甲—乳肉畜牧业乙—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丙—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B.甲—葡萄、柑橘、橄榄和-高三地理
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高一地理
读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⑴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河谷和平原地带,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属于。(1分)⑵形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条件主要有。社会经济条-高二地理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表示玉米带的序号是A.②B.③C.④D.⑥小题2:⑤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气候温暖湿润B.无霜期长C.土地肥沃D.市场广阔-高二地理
在解决世界饥饿人口方面,惠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高一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分析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交通闭塞和水源短缺B.洪涝和低温C.夏季酷热和台风频繁D.盐碱和洪涝小题2:图中丁地带7、8月份河流径流量占-高二地理
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题。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较多,灌溉-高二地理
读中国农业十二五“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华南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B.水热充足,复种指数高C.后备耕地资源充足D.地形平-高三地理
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高三地理
读“世界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图”和“A区域东部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图”,回答问题。(10分)(1)简述上述阴影地区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3分,至少写三点)(2)虽然阴影地-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高二地理
从农业经营方式看A.墨累一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B.美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C.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D.亚洲的水稻种植主要由大农场经营-高二地理
(10分)阅读资料及图14,回答下列问题。和田枣原产地山西太谷,后被移植到新疆和田等地。和田枣较山西枣具有个大、皮薄、甜度高、营养更丰富等优势。目前,大量和田枣被运往鸟-高三地理
如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B.乙地:商品谷物农-高一地理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洪涝灾害B.地形破粹C.水源不足D.水土流失-高二地理
下图是“亚洲水稻分布图”,完成题。小题1: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A.雨热同期,地势平坦B.冬雨夏干,灌溉便利C.土壤肥沃,内陆广阔D.精耕细作,科技领先小题2:从社会经济-高二地理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下-高三地理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葡萄B.①青稞②玉米③甜菜-高三地理
该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2分)A.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2)在市场经济-高一地理
下图表示某城市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回答1—3题。1、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2、阶段II鲜花和蔬-高一地理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周围。-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柱状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A.内蒙古、江苏B.湖北、甘肃C.广西、黑龙江D.河南、新疆小题2:乙省区-高三地理
如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低B.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高C.整体上科技水平还-高一地理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下列各组作物中,热量适应范围较狭小的为()A.葡萄、苹果、小麦B.水稻、可可、小麦C.咖啡、葡萄、-高三地理
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神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高二地理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珠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清-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油菜是近年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类产品,油菜籽已成为一种世界性重要油料。目前,加拿大是油菜籽的最大出口国,出口量约-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周边农业的发展状况,图中M代表2011年情况,N代表2000年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若图中M、N表示该城市周边农村的农产品产值构成,则影响该地农业变-高三地理
该图是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1)甲、乙两图阴影部分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和。(4分)(2)比较:甲和乙所示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差异。(6分)区域生产规模商-高二地理
该图是“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高二地理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各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有所不同。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A.国家政策B.市场需求C.科技发展D.交通运输-高一地理
美国的粮食生产与欧洲相比,最显著的优势是A.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机械B.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可能C.便利的交通条件D.先进的科技水平-高二地理
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高三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材料二:某地人文景观照片(1)依据材料一,描述图中A—B—C一线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4分),并分析其成因。(4分)(2)-高三地理
读中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东北平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②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③耕地后备资-高二地理
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小题2: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高三地理
下表为“某年江苏省某县农产品产值构成表”,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高一地理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根据表,回答题。小题1: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A.西北省份B.西南省份C.东南省份D.东北和新疆小题2: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高一地理
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带”,影响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好B.政策措施C.市场需要D.土壤肥力高-高一地理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A.种植业农业B.养殖业C.自给农业D.混合农业-高一地理
-地理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农业要求不违农时,农作物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播种和收割。下-高一地理
2011年9月19日,湖南省农科院发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2题。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高一地理
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气候,社会经济优势-高一地理
读“美国本土轮廓”图,回答:(8分)(1)根据图例回答A为____________作物带,B为______________作物带.(2)A、B所在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以色列的无土栽培④北京郊区的乳畜业A.①土壤②水源③科技④市场B.①地形②热量③土壤④市场C.①地形②水-高一地理
下列有关我国某采购员购物及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购人参、鹿茸,到西北地区去B.采购“谷雨茶”,到山东、河南去C.采购香蕉、荔枝,到四川、云南去D.采购葡萄、长绒棉,到新-高一地理
阅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7分)(1)⑤是_________________平原,该地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2)②④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
欧洲土地有限,农牧业普遍采取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天然放牧被圈养取代。这对促进欧洲各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如1996年欧洲爆发了疯牛病,2-高一地理
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在华北地区得以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该事实说明()A.没有土地也能进行农业生产B.科技创新是发展农业的核心C-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材料二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采取“丘-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如下图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如下图-------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读图(1),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地区有 、 、 。(2分)
(2)读图(2)、图(3),从气候、地形、社会经济三方面说明上述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3分)
(3)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 ,请说明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3分)
(4)读材料三,试分析在该区采取这种立体农业模式的区位优势,并简述其重要意义。(6分)
答案
(2)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雨量充沛 (1分);多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排灌方便(1分);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1分)
(3)旱涝灾害频繁(1分) 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1分) 兴修水利工程(1分)
(4)这里气候资源优越,光热充足,属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1分);该区地形地貌复杂,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面积狭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丘陵山区耕作易导致水土流失,宜发展林牧业(1分);缓坡和谷地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可发展耕作业(1分);洼地积水易涝,适合发展鱼塘养鱼业(1分)。
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布局模式,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1分),还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1分)
试题分析:(1)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夏季高温多雨的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地区。(2)从降水量分布图反映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多为年降水量丰富地区,水源充足,而从地形来看,水稻种植业多分布于沿海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从人口分布图反映了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多为人口稠密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3)该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集中,故多旱涝灾害。原因主要从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变率大分析,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和气象措施分析。(4)影响该地区立体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可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和植被等因素分析。其地理意义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结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的区位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并结合影响立体农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和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内容,对于此类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等常规性考点,学生应注意答题角度的把握和答题的完整性、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