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材料二:东亚地区图(1)读材料一,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判断依据是(4分)读材料二回答:(2)A国-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材料二:东亚地区图(1)读材料一,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判断依据是(4分)读材料二回答:(2)A国-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一: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东亚地区图

(1)读材料一,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判断依据是          
                                                                 (4分)
读材料二回答:
(2)A国的农业类型以       为主,原因是                        
                                                                      (4分)
(3)C国所在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                              。(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5)简述D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地域差别并分析原因。(4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甲(2分)从两图纬线分布上看,相同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甲图大于乙图(2分)
(2)畜牧业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4分)
(3)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或东高西低);(2分)
(4)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科技发达;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2分)
不利条件: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2分)
(5)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量较大,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山地对气流的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暖流的影响。)(2分)
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日本
暖流的增湿作用)(2分)

试题分析:(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根据图示的纬度跨度比较,乙图图幅内跨纬度更大,判断其实际范围应更大,则反映其比例尺较小。(2)根据图示的海陆分布和国家轮廓判断,甲国为蒙古,位于内陆,草原广阔,故适宜发展畜牧业。(3)根据图示的河流分布自东向西流,故可判断地势分布特征。(4)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应分成有利和不利条件依次分析,可依次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人口、科技、历史基础等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注意结合该国家的区域实际分析。(5)由于受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则其东南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雨,而西北侧为背风坡少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则其西北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多雨,东南侧为背风坡少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经纬度的跨度大小判断实际面积的大小,结合比例尺与实际面积大小的关系分析。②能根据区域海陆分布准确的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③掌握地形和季风风向的差异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