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高二历史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
D.欧美均衡的世界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欧盟的建立不仅增强了欧洲的实力而且更加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所以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多元并存的世界,故答案选B,A项仅仅是对欧洲内部的影响, C D两项没有准确揭示欧盟与美国既合作又激烈竞争的关系。
上一篇 :
(16分)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下一篇 :
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收集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高三历史
(16分)二战后,世界格局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高三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①手段以暴力流血冲突为主②国家分裂与统一现象共存③实质改变了国家政权性质④直接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历史
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主要在于()A.非执政党的长期颠覆与破坏B.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的推动C.教条主义地袭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历史
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我们坚持的另一个信念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建立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联盟和多边机构能成倍地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它反映出-高二历史
下图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图中数据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美国-高三历史
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多极世界的一员,维护世界和平C.欧-高一历史
198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敢说“不”的日本》,这本书很快畅销美国,引起了美国朝野的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该书实际上反映出A.日本与美国成为全方位的竞-高三历史
图1与图2均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东地区。两幅作品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不惜使用生化武器B.现代高科技战争较之于传统战争更加残酷C.沙漠风暴行动使中东地区国-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高二历史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春”(利比亚等中东乱局)、“夏”(英国伦敦社会骚乱)、“秋”(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行动)、“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高一历史
俄罗斯学者说:“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本质上的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A.多极格局已经形成B.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C.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D.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高二历史
20世纪50-70年代,促进日本经济起飞的客观有利因素是[]A.废除了封建落后因素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重视教育D.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高二历史
2012年的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B.经济区域集-高三历史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声。……对中国来说-高三历史
江泽民曾预言“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下列理解全面的是A.世界多极化是方向-高三历史
1963年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但法国和中国拒绝签署。这一事件反映了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冷战格局的加剧C.第三世界的崛-高三历史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与美苏“冷战”对抗B.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及影响C.欧洲联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高二历史
针对全球化浪潮中的疑问:“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里为什么美国像是水中之鱼?”有学者这样回应:“美国是一条非常大的鱼,在全球化的水中轻松地游着,居于-高三历史
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A.威胁和平的因素-高二历史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高一历史
2011年3月法国等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7月22日在挪威发生爆炸案和枪击事件,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如菲律宾、越南等国多次挑起事端。材料说明当今世界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世界政治格局A.宗教矛盾成为主导B.意识形态分歧消失C.单边主义影响突出D.多极世界成为现实-历史
某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梦·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高二历史
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最大影响是A.缓和和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B.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矛盾突出,昔日的盟友变成对手-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存在几大力量中心B.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高一历史
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欧洲联盟的东扩,西方文明的影响还在扩大。但这两个东扩还不太一样。前者是战略性的,后者更加偏重于制度性,欧洲人的脑子里还有罗马帝国的影子。这-高三历史
下图所示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A.世界政治全球化B.世界格局多极化C.“冷战”愈演愈烈D.大国控制力削弱-高三历史
观察下图,体会寓意,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美苏争霸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D德国统一-高三历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竞-高一历史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A.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B.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C.共产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高三历史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苏联解体过程中的重大事件①《阿拉木图宣言》签署②戈尔巴乔夫担任为苏联第一任总统③八一九事件④《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签署A.④②③①B.②④③①C.④①③②D.③④②①-高一历史
历史学习需要时空想象力。“1991年的欧洲”会让你想到的词语是A.同盟与对峙B.和解与一体C.多极与单极D.解体与一体-高二历史
美国学者扎卡利亚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秩序。第—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高三历史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高三历史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谈到安理会改革问题时指出:“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材料表明日本()-历史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他的“理想”是A.努力推进多极化格局的建立B.实现-高一历史
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每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当今世界上的哪一国家()A.美国B.德国C.日本D.-高一历史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以下图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同学研究的课题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有关②冷战后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③中国是不结盟运-高三历史
(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标志(logo)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经过精心设计从而具有高度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标志,已被广泛应用于社-高三历史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呈现出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多极局面。-高二历史
“近年来围绕美伊战争,世界上还发生了几个分裂:联合国分裂为主战和反战两方,北约内部出现和平解决与军事打击之争的“裂痕”,欧盟也分化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反战派和以英、西为-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其著述中提到“先前旧政权的消失与其说是通过外部压力,不如说是通过内爆的过程,即内部瓦解。因为没有面对强有力的内部抵抗或外部干涉的威胁,‘革命’-高三历史
纵观近几年国际关系的发展,“伙伴关系”一词屡见报端,与“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截然不同。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表明世界各国之间的利益冲-高一历史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A.表明-高三历史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②二战以后逐-高一历史
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高一历史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出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①中国赴苏丹的维和部队②②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④上海市民关注APEC-历史
20世纪末,德国最终实现统一的最重要原因是A.东、西德实力均衡B.苏联放弃了对东德的控制C.统一符合全体德国人民的心愿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德和平演变的战略-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欧盟的建立不仅增强了欧洲的实力而且更加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所以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多元并存的世界,故答案选B,A项仅仅是对欧洲内部的影响, C D两项没有准确揭示欧盟与美国既合作又激烈竞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