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04年2月25日,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引起世人瞩目。造成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根源是A.两大阵营对峙的产物B.美苏争霸的结果C.朝鲜半岛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
2004年2月25日,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引起世人瞩目。造成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根源是A.两大阵营对峙的产物B.美苏争霸的结果C.朝鲜半岛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
题目简介
2004年2月25日,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引起世人瞩目。造成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根源是A.两大阵营对峙的产物B.美苏争霸的结果C.朝鲜半岛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
题目详情
2004年2月25日,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引起世人瞩目。造成
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根源是
A.两大阵营对峙的产物
B.美苏争霸的结果
C.朝鲜半岛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二战后美苏两分天下的战略需要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D
两大阵营对峙和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都是在50年代中期出现的,朝鲜分裂是在雅尔塔体系之下美苏重新划分的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结果。
上一篇 :
“五代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
下一篇 :
以下统计表反映的是新中国建立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高一历史
中共八大提出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共同纲领》的规定-高一历史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它反映的是A.老子的“无为”思想B.孔子的贵贱有“序”思想C.孔子的“仁政”思想D.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高二历史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高二历史
现阶段我党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续发扬儒家学说中的核心思想的记忆。A.关于“仁”的思想B.有教无类的思想C.“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D.农本思想-历史
下列文物中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最为重要作用的一项是ABCD-高三历史
“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言论A.孔子B.韩非子C.董仲舒D.朱熹-高三历史
1912年以后,跪拜、作辑等被鞠躬、握手所取代,“大人”“老爷”等称谓被“先生”和“君”所取代。带来这种礼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教育制度的改革B.民国政府的倡导C.领袖的个人决策D-高三历史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该图所示这部宪法应该是哪次会议上制定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高一历史
该图是1976年发行的邮票“工农兵上大学”系列中的一张,从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这应该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A.文化大革命B.建国初期C.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期D.改革开-高二历史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高二历
1933年,天津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定:以长着巨大犄角,喜抵斗的澳洲美利奴公羊为形象,用一个鼓舞人心的名称为商标(如图)。根据当时的形势,其寓意最响亮之处极可能是A.抵-高三历史
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有①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②实现了藏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③促进了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保证了-高一历史
康熙在1696年的《潮海》中写道:“四月天山路,今朝潮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该诗句记述的是与下列哪一势力之间的斗争?A.“三藩”势力B.台湾郑氏政权C.准噶尔部D.沙俄侵-高三历史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制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高二历史
该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195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高二历史
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的思想?()A.法家B.道家C.儒家D.佛教-高三历史
“百家争鸣”的局面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再次提倡“百家争鸣”,旨在()A.促进政治民主化B.调动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D.促进科-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高一历史
韩非子的思想对结束战国时代、开创统一帝国发挥的效能最大,最主要是因为它A.主张中央集权,适应历史发展潮流B.反对传统,主张改革C.认为今胜于古,历史不断向前发展D.主张“-高二历史
就史学家的精神与勇气而言,敢在其史著中直接针砭本朝时弊的是A.司马迁与《史记》B.司马光与《资治通鉴》C.刘知畿与《史通》D.章学诚与《文史通义》-高三历史
[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在中国,新儒学自宋朝至20世纪初始终是官方认可的价值观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儒学继承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观念B.董-高三历史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墨子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它没有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兼爱”主张得民众的支持B.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C.“非攻”主张适应了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高二历史
下列哪些是孔子的思想主张①“仁者,爱人”②“克己复礼,以为仁”③提倡“民贵君轻”④“制天命而用之”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高二历史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高二历史
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④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历史
阅读《全国法院行政案件统计表》,表中的现象反映的是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B.中国已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完全得以保障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二历史
中国历史上曾用过皇帝年号纪年、黄帝纪年、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如按中华民国纪年算,公元1945年应是()A.民国24年B.民国33年C.民国34年D.民国35年-高二历史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其中,陷入绝境的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十年内战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高一历史
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D.共产国际的支持-历史
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导致了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其中,从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的是()A.职业经理人员B.国家公职人员C.第二产业从业人员D.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高一历史
图记录了当年国统区物价一日数涨,货币急剧贬值,上海市民携带大捆金圆券去抢购米面时的情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直接原因是A.美国的经济侵略B.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C.国民政府的-高一历史
陈旭麓这样评价南京临时政府的一项政令:“它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逐渐被平等观念所取代,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意识。”这项政令是()A.剪发辩B.禁缠足C.易服饰D.废跪拜-高一历史
1864年包世臣记载“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甚至破产”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政府的经济剥削压迫B.外国-高一历史
下列图片中,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高一历史
(19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横空出世,令世界瞩目。材料一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高二历史
20世纪六七时年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促成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包括1欧盟的建立2日本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3不结盟运动兴起4苏联的解体A12B23C13D24-高二历史
喻大华在《道光皇帝》一书中认为:“我们学习历史,是站在今天看过去,这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拿今天的标准衡量前人,不理解前人的艰辛。二、由于已经知道了结果,就很容易做‘-高二历史
阅读《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简表》,从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应是技术类别西方发明上海出现重庆出现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高三
“文革”时期,毛泽东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穿()A.西装B.旗袍C.军装D.中山装-高一历史
观察下图,请判断E–F阶段应是A.甲午战争后B.辛亥革命后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高一历史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指夫:“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决不只是综合已知的事实,或根据其相对重要性的次序来排列的各个大洲的历史或各种文化的历史。相反,它是探索超越政治和文化-高二历史
1944年10月9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统帅斯大林对巴尔干半岛的战后控制权做了划分(下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苏联90﹪10﹪50﹪5-高二历史
1972年尼克松访华被成为“破冰之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结束了中美对峙状态B促进了中美的经济贸易C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D开始了中美的军事合作-高二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材料二: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高一历史
历史教育的对象是包括史学工作者在内的广大社会公众,它必须适合于具有不同的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知识水平的人们的需要。中国古代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分成蒙学读物、通-高二历史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04年2月25日,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引起世人瞩目。造成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根源是A.两大阵营对峙的产物B.美苏争霸的结果C.朝鲜半岛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
题目详情
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根源是
答案
D
两大阵营对峙和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都是在50年代中期出现的,朝鲜分裂是在雅尔塔体系之下美苏重新划分的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