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图是某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正午太阳高度由乙地向两侧-高三地理
图是某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正午太阳高度由乙地向两侧-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图是某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正午太阳高度由乙地向两侧-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图是某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B.正午太阳高度由乙地向两侧递减
C.丙地较乙地白昼时间长
D.丁地日出时,甲地日落
小题2:此日后的两个月内 ( )
A.甲地气温越来越低
B.乙地人们迎接雨季的到来
C.丙地正吹陆风
D.丁地河流水量增大
小题3:下列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示意图中,符合甲地的是( )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1:根据图示,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赤道,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往两极递减,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甲丁两地经度相差180°,地方时相差12小时,所以丁地日出,甲地日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此日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再过两个月,为5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甲地气温逐渐升高;乙地的经度为70°E,为南亚,南亚进入雨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甲地经度为115°E,纬度位于中纬度,应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我国华北平原为了应对土壤盐碱化,发展了鱼塘-台地立体农业。A表示“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上一篇 :
关于太阳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下一篇 :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完成题。小题1: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合适的日地距离,有适宜的温度C.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高一地理
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安全和稳定的宇宙-高一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美国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是30年来人类第一次发射的探测水星的宇宙飞行器,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8月3日凌晨2时16分,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高三地理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惟一有水的行星B.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高一地理
辐射差额是指物体辐射能收入与支出的差值。差额为正时,物体有热量盈余,温度将升高;反之,则温度降低;若收支相等,则称为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高三地理
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与地球本身的哪些特点密切相关()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地球处在比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③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④地球密度极大,且有坚硬的岩石外壳A.①②B.③-高一地理
天文辐射指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图甲、乙中的曲线表示不同纬度的天文辐射(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北半球不同纬度地面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高三地理
北下列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B.有生物圈存在C.日地距离适中D.体积质量适中-高一地理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B.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D.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高一地理
图为某年我国部分城市日照时数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显示的数据状况,与其成因表述正确的是[]A.哈尔滨市1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因其正值极夜期间B.上海市7月份日照时数最-高二地理
在太阳系的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A.金星、火星B.水星、木星C.金星、月球D.木、月球-高一地理
下列四幅表示地理现象的图中,存在错误的是ABCD-高三地理
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回答题:小题1: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应-高一地理
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系在宇宙空间的位置是静止不动的B.太阳系的成员只包括恒星C.地球是太阳系唯一有卫星的行星D.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作公转运动-高一地理
地球具有大气,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距离适中B.地球本身体积质量适中C.生物的呼吸作用D.地球内部升温、火山爆发-高一地理
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小题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高一地理
目前为止,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高级生命的天体。以下叙述中不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的是()A.适中的日地距离为地球带来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光照条件B.存在液态水,它为地-高一地理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大气层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高一地理
下图为陕西宝鸡(34°N,107°E)到四川巴中(32°N,107°E)一线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1)——(3)题。(1)判断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宝鸡到巴中实际剖面图最接近的一幅是[]A、-
宇宙,一个伟大的物质演化的史诗。地球,一个没有知觉的物质系统,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她的生物。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小题1:下列选项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高一地理
2009年2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结束了对坦桑尼亚的国事访问后,乘专机抵达路易港,开始对毛里求斯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读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局部区域图,回答12-13题。小题1:根-高三地理
下列说法中属于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的是A.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B.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C.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D.具-高一地理
在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转周期长短C.昼夜交替周期长短D.表面温度高低-高一地理
读下面“火星、木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以地球数据为1)”,回答1~3题。1.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A.地球B.火星C.木星D.天王星2.火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高一地理
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A.具有适宜的温度B.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C.具有丰富的水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高一地理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8分)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地理
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①煤炭②地热③石油④水能[]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高一地理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1.上海在利用太阳能方面应该优于-高三地理
小行星带位于哪两颗行星轨道之间A.木星和土星B.金星和地球C.地球和火星D.火星和木星-高一地理
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高一地理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地球质量与体积适中③地月系的存在④地球运动周期适中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一地理
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交角地球1.001.001年23时56分23°26′火星0.110.151.-高一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B.小行星带位于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间C.八大行星中地球公转周期最短D.火星、木星、土星都属于巨行星-高一地理
关于太阳的正确叙述是①巨大炽热的气体球②主要成分是氢和氧③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④地球形成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天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高一地理
下列关于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日地距离适中C.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D.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不长-高二地理
根据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的观测发现,火星地表有近400万平方英里(约合103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火山玻璃覆盖,说明这颗红色星球可能一度有生命存在。据此完成问题。小-高一地理
设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地理
在第242届美国化学协会全国大会与博览会上,美国能源部项目负责人詹姆斯?韦尔纳表示,美国宇航局和美国能源部将合作实施一项计划,在月球、火星以及其他行星上建造核电站,-高三地理
下列不属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的是A.地球有卫星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C.日地距离适当D.八大行星各行其道-高一地理
关于地球的正确叙述是A.没有卫星和大气B.比火星离太阳更远C.比巨行星质量小、平均密度大D.火星和地球之间存在着小天体群-高二地理
地球上具有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有()①适当的地球自转周期②适当的体积和质量③适当的日地距离④适当的公转速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地理
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地理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左右相邻的两行星是A.水星、金星B.金星、火星C.水星、木星D.火星、木星-高一地理
目前,人类已经实地考察的宇宙天体是()A.金星水星B.金星火星C.火星月球D.木星月球-高一地理
太阳系分布图中关于天体的名称正确的是[]A.甲是火星,乙是土星B.乙是火星,丙是木星C.丙是土星,甲是火星D.甲是木星,乙是土星-高一地理
在下列宇宙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A.太阳辐射稳定B.八大行星公转互不干扰相对安全C.日地距离适中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高一地理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惟一有水的行星B.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高一地理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A.两极地区出现极光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高一地理
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其它七大行星不同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高一地理
读下表,完成1—3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2、表中反映的太阳系的众多行星,其绕日公转具有一定的共同性-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图是某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正午太阳高度由乙地向两侧-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小题1: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1:根据图示,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赤道,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往两极递减,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甲丁两地经度相差180°,地方时相差12小时,所以丁地日出,甲地日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此日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再过两个月,为5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甲地气温逐渐升高;乙地的经度为70°E,为南亚,南亚进入雨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甲地经度为115°E,纬度位于中纬度,应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我国华北平原为了应对土壤盐碱化,发展了鱼塘-台地立体农业。A表示“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