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CPI、PPI走势图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高三政治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CPI、PPI走势图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CPI、PPI走势图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CPI、PPI走势图
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情况的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指标。
材料二:2010年5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涨,轮番冲击着百姓敏感的神经。面对通胀压力,在充分考量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之后国务院作出了有力“亮剑”!继2012年央行2次调高利率和6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 到2011年8月为止央行又3次加息,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实行由过去两年来的“宽松”向“稳健”的重大转折。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物价上涨较快势头被控制,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轻。
(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经济影响。(6分)
题型:论述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2010年10月至2011年初,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不断上升,经济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2分)。2011年6月以来,我国物价增幅出现回落,通货膨胀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21分)CPI与PPI涨幅回落,这是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结果,面对通膨压力,我国不断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通货膨胀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1分)
(2)①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2分)②由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其涨价对消费需求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2分)③会刺激相关产品的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供给,以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为原料的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将增加,价格上涨,可能加剧通货膨胀。(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通货膨胀以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一问:图表题,在提取材料一、二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二要看清图的内容并看出各种数字的变化趋势;三要看清小注,这一点尤其重要,不少考生忽略了小注,以致无法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第二问:考生可以从对价格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角度作答,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生活必需品,其涨价对消费需求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会刺激相关产品的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供给。
点评:图表题要求学生描述表格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说明的经济问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先看再比后升华。”看强调看全信息,包括表头、表格、小注,比是比较。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就本题来看比较。后升华强调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本质问题。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高考的重点问题,考生要重点注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电视、手机等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上一篇 :
李先生2011年10月升职为一家公
下一篇 :
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过,提醒我们要理智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样做()1有利于改变我国资源紧张、环境脆弱的现状2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高一政治
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应大力提倡消费名牌③反-高一政治
甲说:“我年轻时通过货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乙说:“我终于把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甲的消费方式-高一政治
(28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城乡居民-高三政治
当体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租生活”的时代随之到来。“租客”们信奉“买不如租”的“租用主义”,高唱“不求一生拥有,只求曾经享有”的口号,花着手里有限的钱,享受着无限的租-高一政治
2012年10月,央视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从调查结果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改善民生效果明显,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伴随-高三政治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是()①提-高三政治
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这种时尚()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高一政治
假日旅游从消费的目的看属于()A.有形商品消费B.发展资料消费C.生存资料消费D.享受资料消费-高一政治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A.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B.商品的质量和性能C.从众的消费心理D.居民的消费心理-高一政治
《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指出,电价调整的基本原则是用电少的居民少负担,用电多的居民多负担。这一原则①充分发挥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②表明国家宏观调控以-高二政治
小张贷款在沈阳市某小区买下了一套价值58万的新房,从消费目的来看,房子属于A.贷款消费B.有形商品消费C.生存资料消费D.钱货两清消费-高一政治
在我国,出行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在发生着变化:上世纪80年代,绝大部分人骑自行车;90年代“打的”逐渐代替了自行车;进入21世纪,个人买车逐渐升温,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市机-高一政治
2011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03︰1缩小到2.87︰1,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低于3︰1。排除其他因素,在这一变化下的广东居民A.总体消费水平将提高B.投资意愿会增强C.储蓄-高一政治
张先生一家三口人。张先生开了一家服装店,收入水平高,妻子是大型企业的主管,收入也比较高。女儿在读大学。他们在一小区购买住房两套(一次性付款)。在节假日,一家三口常雇-高一政治
下图是某空调商场周一至周五营业时间与价格降幅程度、销售额的关系。横轴x为每一天营业时间,纵轴y代表在定价基础上的价格降幅程度和销售额增长情况。该商场的做法①迎合了人-高三政治
材料一某中学高一同学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高三政治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09年1~6月份,我国居民户存款余额的同比增幅在29.66%左右。经济学家把中国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形象地比喻为“笼中老虎”,老虎应该回归山林。从扩大内需-高三政治
材料一:石油是当代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近一年的国际油价波动令人吃惊:从2007年9月每桶6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上升至140多美元,又在2009年4月跌至50.14美元。我国国-高一政治
从心理经济学来看,人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人只会为自己喜欢的人服务。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人们为明星买单体现了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高一政治
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1990年城填为54.2%,农村为58.8%;2007年城填为36.3%,农村为43.1%。这表明()A.用在食品支出方面的消费已逐步增加B.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偏低-高一政
由于今年遭受旱灾而后又持续阴雨,导致我省蔬菜大量减产,价格上扬,与去年同比上涨8.3%。材料告诉我们,气候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A.供应-高三政治
今年7月,国务院发出通知,规定小型客车重大节假日期间免收高速通行费。政策出台后的首个“十一”国庆节,多条高速都传出“史上最堵”的消息。你认为解决高速公路拥堵政府应采取-高三政治
2011年8月12日,国产汽车价格较上月环比上涨2.38%,比去年同期上涨1.34%;但人们仍争先购买。汽车的销售中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A.价格下跌,-高一政治
2012年5月9日是母亲节,京津城际天津客运段车队乘务员们以“感恩母亲之旅”为主题,特别准备了5000束康乃馨,向乘坐京津城际列车的中外母亲们送去温馨的祝福和问候。自2009年8-高一政治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在现阶段国内需求中,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拉动作用。只有最终需求旺盛,经-高三政治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高一政治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讲究实惠C.精神消费-高一政治
“吃穿”“文化消费”和“旅游”分别属于①有形商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有形商品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④发展资料消-高一政治
南方日报讯2011年4月16日报道,惠州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联合发布了《201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至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高一政治
专家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10%至20%的乘用车销量将来自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其它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①电动汽车作-高三政治
“金猪宝宝”生育风带来的效应之一是“大肚经济”的一片红火:孕妇、婴儿用品销量大增,月薪高达两三千的月嫂需提前预约……,相关行业为之一振。这说明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高一政治
随着恩格尔系数变小,表明A.居民收入差距缩小B.消费品质量上升C.居民的消费结构改善D.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高一政治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车购置税率由10%调整为5%。同时,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高三政治
2012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其战略基点。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高三政治
请人吃饭好像只有剩余多些才显大方、有礼貌,才算融入大众。这导致了平时较为普遍的餐桌浪费。这样的消费行为是()A.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B.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C.攀-高一政治
材料一:2010、2011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份消费投资出口201037.30%54.80%7.90%201151.60%54.20%-5.80%注:2012年上半年,消费对GD
2012年10月1日起,中国将正式启动白炽灯淘汰计划。白炽灯一旦禁售,日常照明将往节能灯或LED灯等新光源转型。尤其是LED灯,因其“节能环保低碳”的优势,是未来照明的大趋势。-高一政治
美国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规模将是人与人通信业务的30倍。这再一次加剧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对这一“万亿级产业蛋糕”的追逐。这蕴涵的经济生活-高一政治
2012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强调消费作用的经济学依据是()①消费对生-高三政治
2010年9月16日,“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德州召开,全球300个城市的代表团汇聚德州太阳谷,研讨低碳时代的城市新能源利用问题。低碳时代呼吁人们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绿色消费的核-高一政治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现象加剧,老年用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开拓老年人消费品市场。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开拓-高一政治
截止到2012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据此回答题。小题1:在下列对物价上涨可能造成的影响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①人民生活水平相对-高一政治
iPone(苹果)打破了沉寂的手机市场,其流行代表了一种消费欲望,代表了一种消费时尚。这表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生产为-高三政治
据调查,新款手机上市两个月后,降价幅度平均达到20%,但许多消费者在手机新上市时就立即购买,没有等两个月的耐心。这主要是因为A.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不在乎降价的那点钱-高一政治
如图:2004—2009年某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指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7.736.735.835.335.134.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随着希腊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失业人数不断增加,欧洲国家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滑,市场需求不旺。这说明A.消费决定生产B.居民的消费水平仅取决于当前收入C.居民的消费-高一政治
20世纪70年代,我国老百姓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视为“三大件”。跨入80年代,新的“三大件”-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进入90年代,空调、电脑和电-高一政治
材料一: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这个阶段是汽车消费的高峰期。2010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双超1000万辆,继续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我国汽车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高一政治
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小张年初存入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高一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CPI、PPI走势图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我国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CPI、PPI走势图
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情况的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指标。
材料二:2010年5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涨,轮番冲击着百姓敏感的神经。面对通胀压力,在充分考量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之后国务院作出了有力“亮剑”!继2012年央行2次调高利率和6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 到2011年8月为止央行又3次加息,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实行由过去两年来的“宽松”向“稳健”的重大转折。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物价上涨较快势头被控制,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轻。
(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经济影响。(6分)
答案
(2)①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2分)②由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其涨价对消费需求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2分)③会刺激相关产品的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供给,以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为原料的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将增加,价格上涨,可能加剧通货膨胀。(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通货膨胀以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一问:图表题,在提取材料一、二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二要看清图的内容并看出各种数字的变化趋势;三要看清小注,这一点尤其重要,不少考生忽略了小注,以致无法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第二问:考生可以从对价格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角度作答,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生活必需品,其涨价对消费需求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会刺激相关产品的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供给。
点评:图表题要求学生描述表格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说明的经济问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先看再比后升华。”看强调看全信息,包括表头、表格、小注,比是比较。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就本题来看比较。后升华强调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本质问题。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高考的重点问题,考生要重点注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电视、手机等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