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高二历史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 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 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与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广西自治区期中题
答案
(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予美国)。原因: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
(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3)原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
(4)轨迹:控制——竞争——伙伴。认识: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要素。
上一篇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
下一篇 :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一体化发展②政治联合加强③法德实现和解④民族矛盾消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三历史
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西欧[]A.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高一历史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发展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高一历史
下边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图一欧共体成立图二日本经济崛起图三不结盟运动会议[]A.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加强B.美、日、西欧经济的三足鼎立C.世界格局开始-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一体化发展②政治联合加强③法德实现和解④民族矛盾消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一历史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高二历史
读《欧洲共同体》图,其中不属于欧共体首创国的是[]A.①B.②C.③D.④-高二历史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①1945年雅尔塔体制的建立②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③1949年北-高一历史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高三历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实力的增强,世界格局逐步发生变化,“苏美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反映了[]A.美-高三历史
二战后,欧洲区域集团化趋势逐渐加强。欧洲共同体诞生于[]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1世纪初-高三历史
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高三历史
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格局形成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目益明朗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高一历史
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与它利益相近的国家,组成了“英-高一历史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高一历史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日本为独霸世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美国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而迅速衰落C.中国在新世界格局的形成过-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高二历史
下列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石油输出国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欧共体总部大厦图二日本太阳神塔图三不结盟运动会议图四中国农业大丰收根据上述图片反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高一历史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D.论欧盟的崛起与-高一历史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高三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高一历史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高三历史
二战后,温斯顿·丘吉尔曾主张:“在欧洲大陆上不设立任何边界,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地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让我们合到一-高三历史
2009年11月1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为第一位欧盟总统,这标志着欧盟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欧洲共同体的政治联合开始于欧洲立法机构——欧-高一历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苏联军事力量的削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高三历史
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②美国从越南撤军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④中日邦交正常化[]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共体总部材料二图一19-高一历史
观察下图思考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现实因素:世界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③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④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A.①②③B.②③-高二历史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高三历史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高一历史
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初衷是[]A.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B.建立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的统一欧洲C.加强西欧各国政治联盟,稳定欧洲政局D.发展西欧资本主义,抵制苏联-高一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的重要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高三历史
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A.西欧、日本的崛起B.第三世界的崛起C.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高一历史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A、美国通过马-高一历史
欧洲联合的加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振兴的最主要历史意义是[]A.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B.第三世界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C.严重地冲击着两极格局D.世界政治力-高一历史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高一历史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高三历史
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到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高三历史
自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成立以来,欧盟已发展成一个拥有27个成国的国际组织。欧盟雄心勃勃,一办而不断加强自身一体化建设,一方面继续向周边扩大,希望将欧洲诸多国家融合成一-高一历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高三历史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欧共体总部象征着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会议[]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高一历史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②欧盟一体-高一历史
日本的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日本经济“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这种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A.混合市-高一历史
日本前首相小泉谈到安理会改革问题时指出,“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小泉言论的推-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与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3)原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
(4)轨迹:控制——竞争——伙伴。认识: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