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60分)武汉是我国中部的地利枢纽,也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同时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材料一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高三地理
(60分)武汉是我国中部的地利枢纽,也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同时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材料一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60分)武汉是我国中部的地利枢纽,也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同时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材料一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60分)武汉是我国中部的地利枢纽,也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同时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下图)
(1)图中A平原为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商品棉生产有利的区位条件。(8分)
(2)图中连接B、C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C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2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地形平坦(平原);水源充足,沙质土壤,光照时间长;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商品棉基地)。(答对4点得8分)
(2)京广线(2分) 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2分)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2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2分)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2分)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分)
(1)有利的区位条件,就要从2个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地形、水源、土壤、气候。图中A是两湖平原,地势平坦;这里有长江、洞庭湖,因此水源充足;属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土壤是沙质的。社会经济条件:本区属于长江中游地区,水路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所以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是商品粮基地。
(2)B是长沙、C是武汉,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在此经过。武汉这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也要从两方面:自然条件:地形是武汉处于江汉平原的中部,地势平坦;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湿润区;有长江等河流,因此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因此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又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2)题中可知京广铁路在此通过,长江中游地区,水路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
点评:本题中考查的城市、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都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思考,学会结合图和材料从两方面几个要素中综合分析。
上一篇 :
20世纪70-80年代和90年代珠江
下一篇 :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举行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关于青藏铁路对青藏地区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铁路扩大了青藏地区旅游环境容量B.青藏铁路缩短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青藏地区旅游资源之间的经济距离C.青藏铁路修建过-高三地理
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网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城市A附近地区发展交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及该地区的地理特征是[]A.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B.气候气候严寒,冰川广布-高三地理
下图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三地理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高二地理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高三地理
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抓住的机遇是[]A、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国外扩散B、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就近接受其产业的扩散C、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高二地理
人们日常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的空间规模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高二地理
下列有关“一镇一品”模式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B.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C.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D.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高二地理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2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区域-高三地理
从长江上游到入海口沿岸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依次是[]A、重庆、攀枝花、武汉、上海B、攀枝花、武汉、重庆、上海C、重庆、武汉、攀枝花、上海D、攀枝花、重庆、武汉、上海-高一地理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但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日本贸易盈余比上半年同期下降了30.8%,而所得的海外投资收入比上半年同期增加了23.7-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引商、引资突出的有利条件是[]A、科技发达B、侨乡C、语言与香港相似D、靠近东南亚-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群发展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温暖湿润B、河网密集C、矿产资源丰富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高二地理
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A、樵采天然植被B、开发利用太阳能C、大力发展薪炭林D、加大煤炭的开采-高三地理
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材料二: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高三地理
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转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类型主要是[]A、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D、劳动密集型-高二地理
广东省独揽3名,“经济霸主”的地位牢牢确立。据此完成1—2题。1、珠江三角洲成为“最早富起来”的区域,其决定因素是[]A.国际环境B.对外开放政策C.优越的区位条件D.著名的侨乡2、-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高三地理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工业化C、农村人口迁入城市D、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高二地理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①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B.外商投资规模大C.工业基础雄厚,但矿产资源贫乏D.有国家-高二地理
利用风力、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当今新能源发电的主流。作为化石能源发电和水电的重要补充,新能源发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高三地理
(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高二地理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①——城市人口比重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C、③——第-高一地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示意图材料二:1996—2007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及均价材料三:加工贸易是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但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高三地理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1~2题。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A、铜矿石B、石油C、铝土矿D、石灰石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高二地理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经济的发展推动-高一地理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促进工业化B、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工业化反过来会-高二地理
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不需要从图示地区进口原油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日本D.俄罗斯小题2:图示地区最大产油国向我国供应石-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尼加拉瓜国西南部,是熔岩堰塞湖(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太平洋与尼加拉瓜湖之间有低-高三地理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高三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面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阶段一该-高二地理
下图为山西省煤炭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与该省能源基地建设无关的是[]A、扩大煤炭的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大力开发铁矿、铝土矿等资-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7年3月11日,北京市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天津市社科院等机构联合发布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和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山脉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什么?(2分)(2)城市①比贵阳纬度位置高,夏季却成为了我国著名-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没有关系的两种现象B、区域工业化会抑制城市化,城市化也会抑制工业化C、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高二地理
据报道,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卖到了1400元/斤。渔民说,刀鱼前年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去年能打到6、7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长江刀鱼越来-高三地理
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另外,其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二地理
(24分)雨育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①、②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1)该区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印度尼西亚为东南亚跨洲国家,素称千岛之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印尼总人口约2.25亿,2005年国-高三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阶段一该地区工-高三地理
读美国主要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美国东、西部的工业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A、沿海高,内陆低B、南方高,北方低C、山地高,平原低D、经济发达地区高,落后地区低2、-高三地理
(32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地理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经济区城市密集的共同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经济区经济发达,经济增长速度
一般来说,用人均GDP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读我国各省-高三地理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1)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对一次能源的需求量表”(假定各国政府能源政策从现在开始不变),回答1~2题。1、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分别是[]A、石油、煤炭、核电、天然气B、煤炭、石油、核电、天然气C-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置图材料二:鄱阳湖湖区简图请回答:(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2)2011年11月,位-高三地理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60分)武汉是我国中部的地利枢纽,也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同时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材料一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下图)
(1)图中A平原为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商品棉生产有利的区位条件。(8分)
(2)图中连接B、C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C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2分)
答案
(2)京广线(2分) 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2分)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2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2分)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2分)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分)
(1)有利的区位条件,就要从2个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地形、水源、土壤、气候。图中A是两湖平原,地势平坦;这里有长江、洞庭湖,因此水源充足;属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土壤是沙质的。社会经济条件:本区属于长江中游地区,水路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所以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是商品粮基地。
(2)B是长沙、C是武汉,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在此经过。武汉这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也要从两方面:自然条件:地形是武汉处于江汉平原的中部,地势平坦;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湿润区;有长江等河流,因此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因此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又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2)题中可知京广铁路在此通过,长江中游地区,水路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
点评:本题中考查的城市、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都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思考,学会结合图和材料从两方面几个要素中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