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列“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现象A饱和食盐水中滴加少量浓盐酸,振荡溶液变浑浊B饱和溶液中通入,振荡溶液变浑浊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振荡溶液变浑浊D氨水中-高二化学
下列“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现象A饱和食盐水中滴加少量浓盐酸,振荡溶液变浑浊B饱和溶液中通入,振荡溶液变浑浊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振荡溶液变浑浊D氨水中-高二化学
题目简介
下列“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现象A饱和食盐水中滴加少量浓盐酸,振荡溶液变浑浊B饱和溶液中通入,振荡溶液变浑浊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振荡溶液变浑浊D氨水中-高二化学
题目详情
下列“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A
饱和食盐水中滴加少量浓盐酸,振荡
溶液变浑浊
B
饱和
溶液中通入
,振荡
溶液变浑浊
C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
,振荡
溶液变浑浊
D
氨水中滴加少量
溶液,振荡
溶液变浑浊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A中增大氯离子浓度,平衡向生成氯化钠的反应移动,正确。CO2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B不正确。C中应该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当CO2过量时碳酸钙又和CO2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澄清,不正确。D中氨水过量时,生成银氨溶液,得不到沉淀,不正确,答案选A。
上一篇 :
对下列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
下一篇 :
(8分)实验室里常见到右图所示仪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高一化学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A.滤纸高-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BCD-高一化学
根据实验目的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目的实验室制O2配制稀硫酸溶液在铁制品上镀铜净化、精制淀粉胶体装置或操作选项ABCD-高三化学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氨气B.用图2所示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C.用图3所示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NaC1D.用图4所示装置-高三化学
化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酸化的操作,下列有关酸化正确的有()①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防止其水解滴加少量硫酸酸化②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性,滴加少量盐酸酸化③检验Cl-的存在时,-高二化学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立即下洞救人B、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C、稀NaOH溶液沾到皮肤上速用水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高二化学
(7分)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填序号,下同)。A.容量瓶B.洗气瓶C.分液漏斗D.酸(碱-高三化学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装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为使水容易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如图所示,结果U形管左边液面升高,则加入的物质-高一化学
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高一化学
(6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学习。在实验桌上摆有下列仪器:(1)甲同学想用d进行实验,请你说出该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取干燥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即装入标准盐酸B.用蒸馏水冼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后进行滴-高二化学
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1L,因操作不当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4gNaOH时,使用生锈的砝码B.容量瓶中有少量的水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D.NaOH溶解后立即注入-高一
(12分)(1)下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①.甲同学用下列方法检验发生装置的气密性,请问能否达到目的(填能或否)关闭止水夹a和b,从A处烧杯中加入水,使干燥管与烧-高一化学
(6分)如图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十分常见,它可以作为制取气体、收集气体、性质验证、安全防护等多种作用,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干燥CO2气体时,广口瓶中可装入的试剂1是-高一化学
(14分)I.在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意外伤害,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①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B.碘水中的碘,用酒精萃取C.鉴别硅酸胶体与碳酸钠两种无色液体,用丁达尔效应D.检验Fe2-化学
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对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不会褪去C.实验III:微热稀H-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钠与水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量取20.00mlKMnO4溶液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C排除-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A.纸层析法中滤纸所吸附的水作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高二化学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用50mL滴定管上的最小刻度是0.01mLB.用小烧杯称取样品时,使用电子天平比托盘天平更方便、准确度更高,在读数时,电子天平的侧门可以不关闭C.润洗酸-高二化学
下述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高三化学
[2012·淮安二模]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在蒸发皿中灼烧CuSO4·5H2O晶体以除去结晶水B.用量筒量取20mL0.5000m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
浓H2SO4应贴下列哪个危险化学品的标志()A.6剧毒品B.4遇湿易燃物品C.8腐蚀品D.6有害品(远离食品)-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图示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移走加热的蒸发皿C.液体药品的取用D.稀释浓硫酸-化学
6.在容量瓶上,下列标记不存在的是()A.标线B.温度C.浓度D.容量规格-高一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氨水不能鉴别Al(NO3)3、AgNO3、KNO3三种溶液B.下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C.少量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NaHCO3,-高二
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要插入液面以下的有①制备Fe(OH)2时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石油分馏时所用温度计;④用乙醇-高三化学
以下实验方法肯定错误的是A.判断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H2O2分解放出的O2的体积B.制摩尔盐时用酒精洗涤产品C.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用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D.以-高二化学
实验室用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HCl溶液,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若碱式滴定管未用NaOH溶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高B.装标准盐
[2012·合肥市第二次质检](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碘酸钾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得知: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0C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目的A取4gNaOH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配制4%的NaOH溶液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用蒸馏水润洗容量-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①.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②.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Cl-离子③.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④.称NaOH固体质量时,将NaOH固-高三
用98﹪浓硫酸配制200mL0.5mol·L-1的硫酸溶液,一定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①玻璃棒②烧杯③烧瓶④量筒⑤200mL容量瓶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高二化学
用10mol/L浓硫酸配制50ml1.0mol/L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25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1)需
下图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化学实验所选装置或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B.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可用装置②C.实验室可用装置③制备少量NH3-化学
下列试剂能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A.Na2SiO3溶液B.KMnO4溶液C.氢氟酸D.NaOH溶液-高一化学
下列试剂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存放的是A.NaOH溶液B.石灰水C.盐酸D.氢氟酸-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在容量瓶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C.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镁-高二化学
(13分)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高三化学
不洁净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A.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B.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洗涤C.盛装苯酚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D.做酯化反应后的试管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高二化学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使其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Cl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C除去CO2中混有少-高一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做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可以用环形铁丝搅拌棒比环形玻璃搅拌棒更方便B.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到的滴定管和锥形瓶水洗后,都要用将盛装的溶液润洗C.用p-高二化学
下列盛放或保存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用钢瓶储运液氯B.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C.把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高一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沉淀的颗粒较大时,也可用倾析法将固体和溶液分离B.结晶时,若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高二化学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a口进气可收集CO2,b口进气可收集NH3B.装置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转移溶液C.装置③:模拟铁锈蚀D.装置④:证明CH3CH2O-高三化
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容器(非玻璃容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玻璃容器A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用pH=1的盐酸配置100mL,pH=2的盐酸100m-化学
下列装置或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可以用于利用铜与盐酸反应制取氯化铜溶液B.②可以用于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C.③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淡水D.④可以用于稀释浓硫酸-高三化学
(10分)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货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1-高一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列“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现象A饱和食盐水中滴加少量浓盐酸,振荡溶液变浑浊B饱和溶液中通入,振荡溶液变浑浊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振荡溶液变浑浊D氨水中-高二化学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