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0-2005年我国旅游信息统计表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城镇居民出游率(%)72.182.083.081.883.284.3农村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0-2005年我国旅游信息统计表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城镇居民出游率(%)72.182.083.081.883.284.3农村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2005年我国旅游信息统计表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城镇居民出游率(%)
72.1
82.0
83.0
81.8
83.2
84.3
农村居民出游率(%)
49.4
48.7
49.1
49.0
48.7
48.1
注:200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200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3100万人次,预计2010年将达5000万人次。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国内和出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守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应十分强烈。2006年8月,中央文明委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

(1)材料一(含注)和材料二(含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材料二(含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6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材料一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00—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城乡居民的出游率差距较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材料二说明我国部分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公民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答案一:制止其行为或劝说该公民拣起来。理由:以理服人,使其认识到行为错误。答案二:亲自把垃圾拣起来。理由:以行动感化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3分)
评分说明:本小问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回答的必须是具体处理方式,必须是积极的行为,并符合道德标准,否则(如认为公共场所卫生应由管理人员负责,置之不理)不给分。学生回答如与上述答案不同,只要符合要求也可酌情给分。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