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八年级物理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八年级物理
题目简介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八年级物理
题目详情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其声波是通过
这种介质传播的.其传播速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海面上的母船与北京指挥中心是通过
波传递信息的,该波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介质.
(2)潜水器在7000m海底静止时,其外壳中的分子是
(静止、运动)的;潜水器的外壳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斥力).潜水器密封舱的内壁上形成了许多小水滴,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
(吸收、放出)热量.
(3)潜水器中的工作人员通过均匀、透明的特殊材质制成的观察窗,看到深海五彩斑斓的世界.当光进入观察窗时发生了
(折射或小孔成像)现象,光在这种特殊材质中是沿
(直线、曲线)传播的.通过观察窗看到游动的“鱼”其实是鱼的
(实像、虚像),鱼成黄色是因为鱼只
(吸收、反射)黄色光.
(4)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不考虑海水温度变化、密度的变化),浮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存在海水阻力,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大于、小于或等于)其重力.潜水器每上浮1m,海水对它的压强减小
个大气压(保留一位小数),潜水器上浮至5000m时,面积为成人一只手掌大小的潜水器外壳上,承受的海水压力相当于
t(50、500或5000)物体的重力.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液体;大于;电磁;不需要;
(2)运动;斥力;液化;放出;
(3)折射;直线;虚像;反射;
(4)不变;大于;0.1;50.
试题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光线从一种介质传向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声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①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潜水器所受浮力的变化;
②潜水器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重力、浮力、阻力三个力的作用;
③根据海水的深度结合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1.013×105Pa;
④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液gh计算出5000m深度产生的压强,根据手掌的面积结合P=
计算出潜水器受到的压力,再根据G=mg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1)①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声音是通过液体(海水)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②海面上的母船与北京指挥中心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该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①无论潜水器在多大深度,其外壳中的分子都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潜水器的外壳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②潜水器密封舱的内壁形成了小水珠,是由舱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舱壁液化而成的,这个过程水蒸气需要放热.
(3)①在潜水器中通过观察窗观察海底世界,光线由于在两种介质中传播,因此发生折射现象;
②观察窗是由均匀、透明的特殊材质制成的,光在这种材料中沿直线传播;
③通过观察窗看到的是鱼的虚像,鱼是黄色的,是因为这种鱼只能反射黄颜色的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4)①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和海水的密度都不变化,因此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化.
②潜水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阻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由于匀速运动,所以重力+阻力=浮力,因此浮力大于重力.
③潜水器每上浮1m,海水对它的压强减小P=ρ液gh=1.03×103kg/m3×9.8N/kg×1m=1.0094×104Pa,相当于
≈0.1个大气压.
④潜水器上浮至50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液gh=1.03×103kg/m3×9.8N/kg×5000m=5.047×107Pa,成年人一只手掌的表面积约0.01m2;
∵P=
∴潜水器外壳受到的压力F=PS=5.047×107Pa×0.01m2=5.047×105N;
∵G=mg
∴m=
=
=5.15×104kg,接近50t.
点评:本题借助蛟龙号入水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综合性很强,结合时事考查物理知识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
上一篇 :
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
下一篇 :
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物理
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它受到的重力;用手转动茶杯,发现茶叶几乎不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茶杯与
一个物体的重力是10N,将其全部浸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九年级物理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______,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______而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物理
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此时,木块的下表面距水面3cm,请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8个物理量.(g取10N/kg)-八年级物理
如图所示,在底面积是S1的圆柱形容器中,注入深为h的水后,再把一横截面积为S2的金属圆柱体立于容器中,若圆柱体露出水面,容器中水不溢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对容器-八年级物理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休,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右图是整个过程中弹-八年级物理
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八年级物理
如图,对于水中金鱼吐出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D.气泡受-九年级物理
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的场馆建设其中大部分的场馆建设都大量用了一种特殊的低合金高强度钢-Q460。好动脑筋的小明找到一段Q460钢材柱体,横截面积是一不规则多边形,现有一把-八年级物理
如图所示为活动卡上的几个实验①如图(a)所示实验过程是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4)之间的关系,量筒中盛放的是水,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用(5)表示,V2-V1表示(6-八年级物理
一个密度为0.55g/cm3的圆柱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时,排出100克的水.把它竖直漂浮在密度为0.8g/cm3的酒精里,则圆柱体的下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A.80gB.0.98NC.0.78ND.
深港人民盼望已久的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主体工程已于今年1月正式贯通,将于年内投入使用(假定桥面平直).(1)支撑桥梁的桥墩是否受到水的浮力?______.(2)某远洋货轮船-物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由于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其上、下表面所受液体_____也不同。因此,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着一个_____差,使物-九年级物理
一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关于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其中上表面受的压强较大B.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两表面受的压-物理
今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姣龙号”将“接触”5000米深海,当其下潜至1000米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Pa,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八年级物理
如图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北京时间7月26日3时57分正式开始下潜.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八年级物理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又用溢水杯-九年级物理
鱼类体内有鱼鳔,鱼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可以轻易的改变自身的沉浮。鱼能控制自身的沉浮,主要是通过改变()A.所受的浮力B.所受的重力C.液体的密度D.身体的温度-九年级物理
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重8N的物体。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6N,此时圆柱形容器内水的高度为0.2m(g=10N/kg)。求:(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多大?(-八年级物理
将下列实验中的有关项目分别填写完整:(1)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应将铝块放置在调节平衡的天平的(选填“左”或“右”)盘进行称量.对比“探究物质的质量-九年级物理
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重5N,将这个石块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3.4N,石块的密度______㎏/m3(g=10N/kg)-物理
一个儿童练习游泳,他使用的游泳圈的体积是6.6×10-3m3,当游泳圈漂浮在水面上时,它浸在水中的体积是0.6×10-3m3,则这个游泳圈此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牛?当游泳圈全部浸没在-物理
图示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成功挑战7000m深度。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关于“蛟龙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潜过程中所-八年级物理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甲所示,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2)如图乙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画出足球受到重力的示意图。(3)如图丙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九年级物理
泉口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乘船到大乌江中,用细线系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为6.0N.然后把石块放入河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当石块触及河底时,他们在-八年级物理
如图是我国第一艘航母首航图片。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航母受到的浮力将()A.压强减小,浮力增大B.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压强减小,浮力减小D-九年级物理
如图所示,我国的“蛟龙”号潜水器完全潜入水中后,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大,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将,海水对潜水器的浮力(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它创纪录地突破5000米-九年级物理
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九年级物理
潜艇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对潜艇的作用,它的方向是______.-物理
你知道吗?身边的许多东西都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请用你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按住一支圆珠笔(或铅笔)的笔帽和笔尖,向内挤压(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你的感觉是,这个实验揭示的物理-八年级物理
如图,将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向_______(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就制成了“浮沉子”。制作时,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过少了,会导致_______-八年级物理
一边长为L的正方体,悬浮在液体中,则F浮=______;若沉到底部,并与底面完全密合,底到液面的高度为h,则上表面所受液体的向下压力F=______,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F′=-物理
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姣龙号”已成功潜入5000m的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m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_N;当“姣龙号”下潜至5000m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强约为Pa。(海水的密度-九年级物理
(9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薄壁平底试管中装入一些沙子,管口密封,制成一个“土密度计”。当把它放入水中竖直漂浮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cm;当把它放入某液体中竖直漂浮时,-九年级物理
2012年11月16日,我国第一艘配载直升机的渔政执法船310船开赴东海钓鱼岛等海洋执法,为我国渔民护渔护航,中国渔政310可以持续航行60昼夜,配备有两架载人质量为3850千克的船-八年级物理
重为9.8牛的木块漂浮在水面是且保持静止,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牛,浸在水中的体积为______米3。-八年级物理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今年6月将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6次,预计下潜深度将达到7000米.设海水的密度不变,下列与潜水器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下潜越深,受到海-八年级物理
(2010•成都)关于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坐垫设计成“马鞍形”,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人与坐垫间的压强B.甲图中的坐垫设计成“马鞍形”,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八年级物理
宇航员预计在即将升入太空的“神舟六号”飞船实验舱内做一系列科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不能在太空中进行的是()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B.奥斯特实验C.凸透镜成像实验D.阿基米德原理实-物理
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当冰块完全熔化为0℃的水后,则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水面的升或-八年级物理
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B),当两容器盛液体的高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两容-九年级物理
热气球充气时气囊不断膨胀,受到的空气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次充气过程中消耗了2kg热值为4.4×107J/kg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八
某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时,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5´10-4m3,圆柱体的重为6N。当圆柱体缓慢-九年级物理
一个质量为0.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若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则物块受到的浮力是。(g取10N/kg)-九年级物理
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八年级物理
潜水运动员从水面开始下潜到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潜水运动员受到的()A.重力变大B.浮力不变C.水的压力差不变D.浮力变大-物理
烧杯中盛满水,轻轻放入一块质量为100克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那么溢出的水所受重力为_(10)牛,溢出水的体积为(11)米3,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将(12)。(选填“变大”、“-九年级物理
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正方体A和B,如图甲所示,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A、pB;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分别静止漂浮和悬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它们受到-八年级物理
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ρ=0.8g/c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56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块的质量为56gB.金属块的体积为70cm3C.溢出水-八年级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八年级物理
题目详情
(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其声波是通过 这种介质传播的.其传播速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海面上的母船与北京指挥中心是通过 波传递信息的,该波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介质.
(2)潜水器在7000m海底静止时,其外壳中的分子是 (静止、运动)的;潜水器的外壳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斥力).潜水器密封舱的内壁上形成了许多小水滴,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 (吸收、放出)热量.
(3)潜水器中的工作人员通过均匀、透明的特殊材质制成的观察窗,看到深海五彩斑斓的世界.当光进入观察窗时发生了 (折射或小孔成像)现象,光在这种特殊材质中是沿 (直线、曲线)传播的.通过观察窗看到游动的“鱼”其实是鱼的 (实像、虚像),鱼成黄色是因为鱼只 (吸收、反射)黄色光.
(4)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不考虑海水温度变化、密度的变化),浮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存在海水阻力,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大于、小于或等于)其重力.潜水器每上浮1m,海水对它的压强减小 个大气压(保留一位小数),潜水器上浮至5000m时,面积为成人一只手掌大小的潜水器外壳上,承受的海水压力相当于 t(50、500或5000)物体的重力.
答案
(2)运动;斥力;液化;放出;
(3)折射;直线;虚像;反射;
(4)不变;大于;0.1;50.
试题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光线从一种介质传向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声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①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潜水器所受浮力的变化;
②潜水器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重力、浮力、阻力三个力的作用;
③根据海水的深度结合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1.013×105Pa;
④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液gh计算出5000m深度产生的压强,根据手掌的面积结合P=
(1)①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声音是通过液体(海水)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②海面上的母船与北京指挥中心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该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①无论潜水器在多大深度,其外壳中的分子都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潜水器的外壳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②潜水器密封舱的内壁形成了小水珠,是由舱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舱壁液化而成的,这个过程水蒸气需要放热.
(3)①在潜水器中通过观察窗观察海底世界,光线由于在两种介质中传播,因此发生折射现象;
②观察窗是由均匀、透明的特殊材质制成的,光在这种材料中沿直线传播;
③通过观察窗看到的是鱼的虚像,鱼是黄色的,是因为这种鱼只能反射黄颜色的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4)①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和海水的密度都不变化,因此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化.
②潜水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阻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由于匀速运动,所以重力+阻力=浮力,因此浮力大于重力.
③潜水器每上浮1m,海水对它的压强减小P=ρ液gh=1.03×103kg/m3×9.8N/kg×1m=1.0094×104Pa,相当于
④潜水器上浮至50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液gh=1.03×103kg/m3×9.8N/kg×5000m=5.047×107Pa,成年人一只手掌的表面积约0.01m2;
∵P=
∴潜水器外壳受到的压力F=PS=5.047×107Pa×0.01m2=5.047×105N;
∵G=mg
∴m=
点评:本题借助蛟龙号入水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综合性很强,结合时事考查物理知识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