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1)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如果你是村民,请分别阐明你的意见及理由。
该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建制镇。
(2)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图中哪一个村?理由是什么?
(3)根据当地的自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支持:建化工厂可吸纳村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反对:建化工厂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D村 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
(3)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和低山、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立足临近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生产、海水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发挥依山傍海的自然景观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海洋生态
试题分析:(1)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故支持的理由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而反对的理由主要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2)结合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形、河流、交通等因素分析,D村的区位条件最为优越。(3)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从三大产业的发展一一分析,从农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故适宜发展立体农业,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共同发展;且图示地区沿海,可发展海洋产业;从工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位于沿海地区,适宜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出口加工工业等;从第三产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适宜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但应主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点评: 本题结合区域环境考查区域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拓展和应用能力,解题关键是形成区域发展的基本思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上一篇 :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
下一篇 :
读泰国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0分)2009年6月16日,中缅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缅甸联邦能源部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中缅原油管道于2009年9月全面开工。该管道西起-高三地理
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线B.是主观随意划分的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性质绝对一致-高二地理
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右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材料二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高三地理
(13分)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3)分析该国水能资的开发条件-高三地理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墨西哥不断承接和发展新兴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西北部的莫西卡利地区有望成为区域性第一电子工业园。材料一:下图为该国略图-高二地理
(28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我国北方区域示意图(图甲)。材料二-高三地理
读“日本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日本国略图(1)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的边界,所以多火山地震。(2)图中B岛屿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3)日本四大岛中,附-高二地理
甲国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区域图材料二: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高二地理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资料一:三江并流地区图资料二:三江并流地区面积占中国的0.4%,却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种和25%以上的动物种,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高三地理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划分这四类区域的依据-高二地理
下图所示岛屿,从岛西北的洋浦港到岛西南的莺歌海的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形成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图-地理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材料一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的“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个经济圈如下图:材料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广州发布《-高一地理
2011年5月,影响我国气候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往年整体偏弱,且湖区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鄱阳湖大幅“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鄱阳湖“瘦身-高三地理
结合我国四个不同的区域:①客家方言区、②东北地区、③华北平原、④浦东新区,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上述四个区域的概念,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小题2:内蒙古自-高三地理
(28分)北大西洋东西岸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经贸往来密切,形成比较统一的经济综合体。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材料: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高三地理
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乍得湖水系支流集中分布在湖泊的________,径流季节变化________是该水系突出的水文特征。请简要说明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的特点及原因。(4分)(2)近年-高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利比亚北临地中海(下图),海岸线长达1900余千米,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外,还有铁、钾盐、有色金-高三地理
读某地1月份等温线图(单位:°C),回答下列各题。(10分)(1)(2分)关于图中河流D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泥沙含量大②水流湍急③无结冰期④有凌汛现象⑤水位季节变化小A.①③B-高二地理
(13分)图14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4′,在B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6°56',在游览完B山后-高二地理
(20分)读图11,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区现代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是什么?(4分)(2)分析海陆分布、地形(提示:西部半岛中部有与海岸平行的山-高一地理
区域发展到成熟阶段,其原有的优势条件会发生变化。-高一地理
图(一)、图(二)分别为“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比较德国、日本的城市等级特点及分布特点。(4分)(2)图(一)中甲工业区是,试分析该区域工业-高三地理
(22分)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该国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河,试从该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有利于较大河流发育的条-高三地理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棉花各生长时期的时间安排表生长时期需要时间月份出苗期7——12天5月蕾期-高二地理
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①上海市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东北工业基地⑤亚寒带针叶林⑥鼎湖山旅游区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⑤⑥D.①③⑤⑥-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A.整体性特征B.公平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稳定性特征小题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B.两区域的地-高二地理
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A.方言区B.旱作农业区C.城市经济区D.东亚文化区-高二地理
下列区域中,界线最明确的是()A.亚欧大陆B.长江三角洲C.温带森林地区D.亚热带季风区-高二地理
读“我国东部沿海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洋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_,它所属大洋环流的流向是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2)洋流②③从性质上看,②属________,③属__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1)~(5)题。(共16分)材料1:见下图。(1)长江上游流域优势自然资源-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之后,喀什于2010年5月成为成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喀什位于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力争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5000亿-高二地理
读图8~11,回答下列问题。(15分)(1)试判断图中索马里半岛的地形特征。(3分)(2)图中丙区域湖泊众多,且多为深水湖,试分析该地湖泊的主要原因。(2分)(3)描述甲、乙两地气候特-高二地理
(2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图为某区域图。甲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700余米,丙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高三地理
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C.区域的内部特征完全一致D.区域之间没有相互联系-高二地理
该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小-高二地理
下图为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据此回答13一14题。小题1:图中属于北美洲的一组是A.①②B.③④C.⑤⑥D.②④小题2:图中位于南美洲的国家是A.①B.③C.④D.⑤-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世界两大著名三角洲图材料二上海与新奥尔良气候资料统计图材料三甲乙两区域所处的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甲区域建-高三地理
读太原和天津两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1)简要分析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上的共同之处。(3分)(2)读下表,分析:表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2006年6月×周)注:TS-高一地理
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三大自然区是根据地形、气候两大因素划分的B.我国的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C.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高二地理
(8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材料1: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高三地理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贺兰山山麓地区的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万-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市市-高三地理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不同的区域范围和等级可以不同-高二地理
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好B.矿产资源丰富C.腹地范围广D.毗邻香港澳门-高二地理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50%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1)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如果你是村民,请分别阐明你的意见及理由。
该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建制镇。
(2)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图中哪一个村?理由是什么?
(3)根据当地的自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答案
反对:建化工厂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D村 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
(3)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和低山、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立足临近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生产、海水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发挥依山傍海的自然景观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海洋生态
试题分析:(1)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故支持的理由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而反对的理由主要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2)结合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形、河流、交通等因素分析,D村的区位条件最为优越。(3)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从三大产业的发展一一分析,从农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故适宜发展立体农业,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共同发展;且图示地区沿海,可发展海洋产业;从工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位于沿海地区,适宜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出口加工工业等;从第三产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适宜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但应主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点评: 本题结合区域环境考查区域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拓展和应用能力,解题关键是形成区域发展的基本思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