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B.集中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D-高二地理
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B.集中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D-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B.集中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D-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B.集中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D.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题型:多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CD
试题分析:在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一方面,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如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区域又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故AB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区域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并形成比较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上一篇 :
下列论述不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下一篇 :
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图中数字是经纬度)。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上述海峡中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是()A.①海峡B.②海峡C.③海峡D.④海峡小题2:上述海峡中不属于印度洋的是()A.②③B-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高二地理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B.会-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才开始出现矛盾D、20世纪-高一地理
论述哪些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的特征()A.高投入B.高消耗C.无污染D.高污染-高一地理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题。由长城站往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理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上半年走访了多个大洲。以下是随行记者对两个国家民众的采访记录,看下表材料回答下题。甲乙两个国家最可能分别是A.美国、英国B.美国、加拿大C.澳大利亚、-高二地理
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小题2: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区域空间结构A.以面状为主B.以岛状和网络状为主C.现-高二地理
读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读图Ⅰ,该城市形成主要区位因素是;读图Ⅱ,该地区地在第Ⅱ阶经济发展迅速,分析影响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高三地理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A.农业革命-高三地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下图是摩洛哥位置地形城市分布图。材料二: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高三地理
区域发展包括初期—成长—转型—再生等不同阶段,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B.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高二地理
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常常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3~5题:小题1: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乙地和丙地小题2-高二地理
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高二地理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图4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汇合处N临近A.北冰洋-地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________变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_。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_
区域发展初期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高二地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是欧洲西部的工业密集地带B.自英国到俄罗斯气候类型依次是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C.自英国到俄罗斯一带人口密度小于-地理
(28分)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材料二:西班牙人口的演变趋势。年份年龄分布(%)200720102015202020252030204020500
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的时期是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高二地理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高二地理
右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读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水-高二地理
下图所示为沿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太-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区域,一定是发达地区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C.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高二地理
下图为甲、乙两国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两国沿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沿海干湿季分明B.乙国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C.甲国沿海降水稀少D.乙国沿海冬雨夏干小题2-高三地理
(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图7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地理
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B.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C.人类逐水草而居D.世-高三地理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高一地理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和理论,运用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人地关系理论出现时间主要观点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高一地理
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体现了人地关系的何种思想[]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定胜天论C、可持续发展论D、天人相关论-高一地理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是在[]A、农业社会后B、工业社会后C、新技术革命后D、21世纪后-高一地理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高二地理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A.自然经济时期B.采猎文明时期C.农业文明时期D.工业文明时期-高一地理
读下列“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示意1992年~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小题2:中国-地理
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C.后工-高三地理
(22分)图1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图1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1中甲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该国地形的主要成因。(6分)(2)比较A、B两处气-高三地理
下图中某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其最可能位于A.①B.②C.洋盆D.洋中脊-高三地理
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高一地理
著名地理学家F.拉采尔是[]A、法国人B、德国人C、英国人D、美国人-高一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20分)(1)图7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2分)(2)据图8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9分)(3)-
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匹兹堡()A.资源充足B.环境恶化C.人地关系不协调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高二地理
下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读图分析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高三地理
区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发展阶段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B.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大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D.整个区域处于不-高二地理
利比亚北临地中海(下图),海岸线长达1900余千米,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利比亚是北非重要产油国,利比亚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高三地理
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据此回答1—2题。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高三地理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河流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材料二图甲为中亚某河流流域图,图乙为西伯利亚某河流流域图-高三地理
(28分)厄瓜多尔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较薄弱,经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可可时期、香蕉时期和石油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多年香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国际-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28分)材料一:智利位置图。材料二:已知目前智利的出生率死亡率均为0.99%,下表为智利人口资料一览表。2002年2012总人口1510万1663.4万0-14-高三地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B.集中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D-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在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一方面,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如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区域又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故AB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区域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并形成比较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