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九年级历史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题型: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但是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为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会议航向,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故选B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求同存异中的“同”指的是有共同的任务,即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自己的任务。中国和广大非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是共同的任务。“异”指的是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的差异。
上一篇 :
2014年4月,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阿
下一篇 :
属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科研成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④“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构成[]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八年级历史
东方网4月1日消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28日至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后发表了《德里宣言》和行动计划。分析人士指出,本次会晤一方面大大推动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九年级历史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23名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功勋奖章。其中的“两弹一星”不包括[]A.原子弹B.人造地球卫星C.导弹D.宇宙飞船-九年级历史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反映了我国科技方面的伟大成就。其中“两弹”是指[]A、氢弹B、导弹C、子弹D、中子弹-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2分“材料一2011年美、英、法西方三国从海空两路重击利比亚,利比亚方面指责西方三国的“殖民侵略”,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对此我国外-九年级历史
1956年,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听取了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的汇报。中央决定研制自己的导弹……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目标,可以在地面-八年级历史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一封贺电:“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八年级历史
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A.独立自主原则B.互不侵犯原-八年级历史
请根据这首“科技发展之歌”,举出相关的著名科学家。近代科技真悲凉,但有能人自奋强。地质力学辟新径,数论学派做猜想,联合制碱传四海,京张铁路展华章。现代科技起新高,中-八年级历史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载人升空的第三个国家。想一想:我们在经济上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摘高新技术的-八年级历史
二十世纪以来,中美关系既伴随着霸权和侵略,又在合作与竞争中向前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外国对中国采取敌-八年级历史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标志中国外交事业进入最活跃、最有利时期的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恢复联合国席位C.中美建交以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不与大-九年级历史
案例分析:“上海公报”是中美两国关系谋求正常化过程中签署的重要文件。在签署公告时,美方最初向中方提出的公报草案“使用了含糊折中的语言来掩盖争论最激烈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九年级历史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尼克松访华②基辛格第一次访华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八年级历史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C.中-八年级历史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八年级历史
1955年,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刘少奇-八年级历史
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我国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胡锦涛-七年级历史
2010年2月,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9年度中国教育新闻人物,钱学森获得了[]A.为我国原子弹研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B.被称为C.提出我国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八年级历史
以下是一组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2)图2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指的是什-九年级历史
周恩来总理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经在________会议上首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九年级历史
列举我国建国后的三项重大科技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中国成功爆炸“两弹”的时间分别是[]A.1964年10月和1967年6月B.1965年10月和1967年6月C.l966年10月和1967年6月D.1967年6月和1967年10月-八年级历史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不仅取得了圆满成功,还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主要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拥护社会-八年级历史
.如果要报道有关中日关系的新闻,下列图片材料的采用不太适合的是《马关条约》签订“九一八”纪念馆田中角荣访华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A.B.C.D.-九年级历史
1953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求同存异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改正:-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是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的名言?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A.长征1号B.长征2号C.东方红1号D.“神舟五号”-八年级历史
在5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方针,促进了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国两制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九年级历史
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八年级历史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请根据提示填写我国外交成就简表:时间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七年级历史
两弹一星是指以____、____和人造卫星为代表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八年级历史
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美国B.苏联C.中国D.法国-八年级历史
标志着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中进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D.“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八年级历史
是否拥有核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A.1964年B.1966年C.1970年D.1978年-八年级历史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八年级历史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爱好和平,但仍然要研制原子弹,主要是为了[]A.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B.准备世界核战争的到来C.加强我国的军-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材料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务-八年级历史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是[]A.东方红一号B.神舟一号C.神舟二号D.神舟三号-八年级历史
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发射第一枚近程导弹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③②①-八年级
阅读下列材料:这是张爱萍(原国防部长)悼一位科学家的词: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八年级历史
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A.开罗会议B.万隆会议C.新德里会议D.缅甸会议-八年级历史
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八年级历史
从“两弹一星”的震惊世界到‘‘神州”系列飞船的气冲霄汉,再剑“嫦娥一号”的轻舒广袖、揽月问天,这些辉煌成就说明了①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③我国是-八年级历史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A.中国的外交成就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D.改革开放取得伟-八年级历史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制造原子弹呢?不造也行呀。”根据材料,完成1-5题。1.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八年级历史
重大科技成就,我国于1964年取得的是[]A.武汉长江大桥落成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材料2:1964年10月16日15时(北京-八年级历史
毛泽东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从中看出中国制造原子弹的原因是。[]A.打败美帝国主-八年级历史
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C.表明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距世界前列D.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但是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为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会议航向,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故选B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求同存异中的“同”指的是有共同的任务,即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自己的任务。中国和广大非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是共同的任务。“异”指的是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