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5分)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充分认识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材料一图中上部为泰国局部区域-高三地理
(25分)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充分认识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材料一图中上部为泰国局部区域-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25分)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充分认识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材料一图中上部为泰国局部区域-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25分)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充分认识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材料一图中上部为泰国局部区域图及曼谷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中下部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
(1)简述图中上部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2)近几十年来,图中沙湖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原因。(6分)
(3)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下部中多条铁路对甲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三 泰国是宁夏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宁夏与泰国的合作交往由来已久。泰国是亚洲水稻主产区之一,泰国香米世界知名;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枸杞的区域,其种植的枸杞成色好,品质优良。
(4)分别说出影响泰国稻米、宁夏枸杞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5)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你认为是否合理,并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3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北部(或西北部)为山地(高原、丘陵),南部(或东部)(或东南部)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或西北高,东南低)(每个要点2分,共4分)
(2)地面沉降,利于地下水汇集;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给沙湖补给水源;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风携带的风沙蔓延;当地偏北风持续时间长,使沙湖南边的沙漠不断南移,沙湖面积逐渐扩大。(每个要点2分,共6分,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3)铁路运输有力的促进了甲城市二三产业或经济的发展;(2分)使甲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4分)
(4)泰国稻米:高温多雨;(2分)
宁夏枸杞: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气候干燥,病虫害少,基本不用农药。(每个要点2分,共4分)
(5)合理(1分)
水稻单产高,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有充足的黄河水源,满足其灌溉条件;水稻田为人工湿地,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每个要点1分,得满2分为止)
不合理(1分)
当地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水源短缺,而水稻耗水量大,加剧了水源短缺;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排水不畅,加重了土壤盐渍化;大面积种植水稻与工业争水;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每个要点1分,得满2分为止)
试题分析:
(1)、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两方面来描述,地形类型包括地形类型构成,主要地形单元的分布,地势指区域内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根据上图右边图右下角中表示高度的图例和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弯曲,结合所学世界地区的知识,可判读出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根据地形类型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点。
(2)、湖泊面积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与湖盆的自然变化、水源、泥沙沉积、人类活动等有关。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沙湖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该湖面积有不断扩大趋势的原因首先是地壳运动导致地面沉降,湖盆扩大加深,获得更多地下水补给,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灌溉用水也会补给沙湖;从图中可以看出,沙湖西面有贺兰山,南面有沙漠,结合大气环流,当地多偏北风,西面风沙因贺兰山阻挡不易影响沙湖,南面沙漠却可以受偏北风侵蚀搬运而南移。
(3)从铁路运输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城市化的内涵及表现两方面来解答。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铁路运输的作用有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人流物流、扩大经济腹地等。
(4)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水,水稻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枸杞适合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耐盐碱、耐肥、耐旱。泰国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宁夏虽为温带季风气候,但离海较远,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和两地的气候特点,找出适合各自农作物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解答。
(5)、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理问题的论证能力。重在论证过程。运用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从人类活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来论述。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然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从合理方面看,主要是社会经济意义,也有一些适合水稻种植的有利因素;从不合理方面看,主要是环境影响,当地气候比较干旱,水资源紧缺,而水稻种植需水量大。
上一篇 :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等
下一篇 :
图中a、b、C代表等值线相应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上角图)。试-高三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高三地理
在各种天体之中,最基本的是[]A、星云和恒星B、流星和彗星C、行星和卫星D、太阳和月球-高一地理
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小题2:①地比②地A.海拔高,坡度大B.海拔高,坡度小C.海-高三地理
下图左侧为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右侧是以30度视角分别从A.B.C.D四点俯看本区的网面立体图,据此回答下题图中等高线中A、B、C、D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依次对应的是A-高三地理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小题2:该地地形主要是A.高原B.平原C.盆-高三地理
读图“某区域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落差为6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P地等高线的数值为:A.500米B.400米C.300米D.200米小题2:图中观景台(高出瀑布下方水潭-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
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小题2:上图中有一处陡崖,其高-高一地理
下图是沿60°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表示西伯利亚高原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主要分布在图中①地形区南部的农产品是A.向日葵B.甜菜C.春小麦D.亚麻小-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A.A处是山谷B.B处是山地C.CD处是山脊D.EF处是山谷小题2: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A.1.2℃B.1.-高三地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A.100mB.150mC.200mD.250m小题2: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3:
下列天体系统不包含地月系的是[]A.银河系B.太阳系C.总星系D.河外星系-高一地理
读我国(40°N~45°N)间某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甲地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高山草甸带2、乙地可能有丰富的①-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3分)(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材料二: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2分)(2)请在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2分)(3)图中河流的位置不对,原因是。(3分)(4)甲-高二地理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题。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A.东北流向西南面B.东南流向西北C.西南流向东北D.西北流向东南小题2: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290米-高二地理
读下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小题1: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的是图中的小题2: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A.发电B.航运C.防洪D.灌溉小题3:有关-高二地理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小题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高三
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某市旅游规划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1)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图中河流-高二地理
下图是等高线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318米之间,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河流在图示区域的总落差可能是A.300米B.382米C.500米D.418米小题2:图示各点中,最适应-高三地
下图为“世界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中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和_____,其中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3分)(2)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B.110mC.170mD.220m小题2:若使-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关于图中区域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东高西低B.地势北高南低C.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D.地形以平原为主小题2:图中山脉的-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对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能、太阳能资源丰富B.寒冻风化作用强烈C.湖泊均为咸水湖,且面积不断增大D.河流春汛、-高三地理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D.华-高三地理
(22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1)说明该区域的主要地貌类型和地表起伏状况,并说明地貌成因。(6分)(2)简述图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6分)(3)-高三地理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小题2:该地地形主要是A.高原B.低山丘陵-高三地理
下图为福建省某无人海岛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四地最早能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若某人于北京时间17:30在①处拍摄日落照片,此时太阳方位-高三地理
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N、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小题2: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M、NB-高
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比②地海拔高,坡度大B.①地比②地海拔低,坡度小-高三地理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省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区域。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考察队在图示区域所行进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70米B.85米C.95米D.10米小题2:在该地-高二地理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a-d图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乙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高三地理
东亚岛屿众多,资源丰富。下图为东亚太平洋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图示岛屿地处世界哪一半球A.北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昼半球小题2:图中甲处山-高二地理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题小题1: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A.从东流向西B.从西流向东C.从西南流向东北D.从东北流向-高三地理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小题小题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二④小题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日照较强,辐射收人多-高二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800米,丙地位于一海岛上,读图完成题。小题1:丙地海拔可能是A.820米B.250米C.420米D.390米小题2:下列各点中,站在②处能看-高二地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小题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高三地理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www.(1)图中丙表示的地形是,判断理由是。(2分)(2)在丁处看村庄甲、乙、丙,其中不能看到的是村庄。(1分)(3)如果在甲村和乙-高一地理
读下图,回答题。小题1: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小题2: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丙坡-高二地理
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题。小题1:甲河流ab段流向为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西南向东北小题2:甲、乙河流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A.①B.-高二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从西北向东南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C.从东北向西南流D.从西南向东北流-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点海拔高度的比较,肯定正确的是A.HA>HBB.HC>HDC.HB>HAD.HD>HC小题2:图中河流的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河流P-M段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其________岸冲刷较严重。(2分)(2)计算图中X与Y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
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小题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梁的桥墩高度最大可能是A.20米B.40米C.90米D.120米小题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时,发现-高二地理
读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A.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B.图中部分河流下游地下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地下水补给-高三地理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1)图所示地区所示地形类型主要是,理由是。(2)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高二地理
下面为两大陆沿21°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判断问题。小题1:关于两大陆地理环境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广阔,以牧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发达B.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区域-高二地理
图2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C.A处坡面径流的-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5分)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充分认识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材料一图中上部为泰国局部区域-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图中上部为泰国局部区域图及曼谷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中下部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
(1)简述图中上部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2)近几十年来,图中沙湖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原因。(6分)
(3)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下部中多条铁路对甲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三 泰国是宁夏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宁夏与泰国的合作交往由来已久。泰国是亚洲水稻主产区之一,泰国香米世界知名;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枸杞的区域,其种植的枸杞成色好,品质优良。
(4)分别说出影响泰国稻米、宁夏枸杞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5)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你认为是否合理,并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3分)
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北部(或西北部)为山地(高原、丘陵),南部(或东部)(或东南部)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或西北高,东南低)(每个要点2分,共4分)
(2)地面沉降,利于地下水汇集;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给沙湖补给水源;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风携带的风沙蔓延;当地偏北风持续时间长,使沙湖南边的沙漠不断南移,沙湖面积逐渐扩大。(每个要点2分,共6分,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3)铁路运输有力的促进了甲城市二三产业或经济的发展;(2分)使甲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4分)
(4)泰国稻米:高温多雨;(2分)
宁夏枸杞: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气候干燥,病虫害少,基本不用农药。(每个要点2分,共4分)
(5)合理(1分)
水稻单产高,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有充足的黄河水源,满足其灌溉条件;水稻田为人工湿地,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每个要点1分,得满2分为止)
不合理(1分)
当地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水源短缺,而水稻耗水量大,加剧了水源短缺;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排水不畅,加重了土壤盐渍化;大面积种植水稻与工业争水;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每个要点1分,得满2分为止)
试题分析:
(1)、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两方面来描述,地形类型包括地形类型构成,主要地形单元的分布,地势指区域内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根据上图右边图右下角中表示高度的图例和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弯曲,结合所学世界地区的知识,可判读出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根据地形类型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点。
(2)、湖泊面积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与湖盆的自然变化、水源、泥沙沉积、人类活动等有关。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沙湖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该湖面积有不断扩大趋势的原因首先是地壳运动导致地面沉降,湖盆扩大加深,获得更多地下水补给,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灌溉用水也会补给沙湖;从图中可以看出,沙湖西面有贺兰山,南面有沙漠,结合大气环流,当地多偏北风,西面风沙因贺兰山阻挡不易影响沙湖,南面沙漠却可以受偏北风侵蚀搬运而南移。
(3)从铁路运输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城市化的内涵及表现两方面来解答。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铁路运输的作用有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人流物流、扩大经济腹地等。
(4)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水,水稻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枸杞适合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耐盐碱、耐肥、耐旱。泰国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宁夏虽为温带季风气候,但离海较远,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和两地的气候特点,找出适合各自农作物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解答。
(5)、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理问题的论证能力。重在论证过程。运用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从人类活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来论述。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然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从合理方面看,主要是社会经济意义,也有一些适合水稻种植的有利因素;从不合理方面看,主要是环境影响,当地气候比较干旱,水资源紧缺,而水稻种植需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