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图是利用遥感技术绘制的南极大陆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两图中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利用遥感技术绘制的南极大陆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两图中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简介
下图是利用遥感技术绘制的南极大陆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两图中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详情
下图是利用遥感技术绘制的南极大陆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图中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中P处气温极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感技术观测南极大陆有哪些优点?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到南极大陆环境变化的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偏难
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答案
(1)都呈环状分布,和海岸线基本平行。
(2)海拔高,冰面反射太阳光(冰面反射率高),纬度高(有极夜现象)。
(3)不受严酷的冰面和气候条件影响,全天候,质量高,精度高,节省人力、财力,速度快,效率高。南极冰盖(厚度和面积)变化,冰山的形成和发展。
上一篇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下一篇 :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高三地理
近年来,台湾省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读图1和图2,完成1~3题。1、游客出发前观察图1,判断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特点是[]A、多数从西流向东B、从中部流向四周C、多数从-高三地理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题。1、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D、甲为河谷-高三地理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②低坡度-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这种气候图与其它气候图相比较,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回答1~2题。1、该地7月的月均温约为[]A、1-高三地理
下面的右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图,左图是A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C两线实际存在锋面的是________,请在下面空白处绘出该锋面的-高三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图,完成1~2题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A、地势东高西低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地势南高北低D、①、②所在位置为-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当地楼房各朝向外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绘制的一月和七月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变化方位图(单位:千焦/平方米·日)。读图回答1~2题。1、该地楼房-高三地理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是[]A、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B、随经度的增大而减小C、随纬度的-高三地理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2、图示月份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河流干流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单位:mm)图,完成1—2题。1、乙地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变化大B.地势较高C.受西南季风影响大D.位于背风坡2、下-高三地理
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拉萨、重庆、杭州三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2)杭州与重庆相比,冬季气温较____,-高三地理
下图等高距相同,等值线数值a>b>c>d则坡度大小是[]A、坡度大致相同B、丁>丙>乙>甲C、丁>丙>甲>乙D、丙>丁>乙>甲-高二地理
下图中的T1、T2均为甲处洋流流经地区的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1、若甲处纬度为30°,则与该洋流组成环流的洋流可能是①南赤道暖流②北大西洋暖流③西风漂流④巴西暖流⑤日本暖流⑥-高三地理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有关的问题(1)图中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_,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_。(2)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该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高二地理
读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处的等高线图,回答1—2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洪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高三地理
下图中图A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图B为甲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及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结合图A和图B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数值上看-高三地理
读某国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南向北增大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C.由西向东增大D.由沿海向-高三地理
读“亚欧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1—2题。2011年4月20日亚欧地面天气形势图2011年4月21日亚欧地面天气形势图1、判断锋面天气系统可能位于曲线[]A.①B.②C.③D.④2、此间,下列各地天-高
2008年中国“十大新天府”评选中,“伊犁河谷”以独特的魅力名列第三。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图一)及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一-高二地理
下图示意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区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低纬度D、中纬度2、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A、3℃B、6℃C、5℃D、2.1℃3、x和z纬-高三地
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与图所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地区是[]A、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B、一月份出现的亚洲高压C、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D、一月份出现在澳大-高三地理
在下面等值线图中实线为一月平均气温(单位:℃),虚线为七月平均气温(单位:℃)。据图回答1—3题。1、下列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50°N,120°WB.40°N,120°WC.50°N,8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材料一:M市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M市产业结构的变-高三地理
下图为大西洋中一个小岛。读图回答1~4题。1、M的经度可能为[]A、20°WB、160°EC、80°WD、120°E2、小岛的地势[]A、东北高,西南低B、东南高,西北低C、西南高,东北低D、西北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材料二:下图为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1)材料二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高三地
读图回答问题。(1)简述图中河流干流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东北地区1月份的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描述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最大差值为[]A.20hPaB.22hPaC.24hPaD.26hPa2、图中城市珀斯的多雨月份及成因都正确的是[]A.1月,受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图1(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2(江苏省冬季和夏季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材料二:图3(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三地理
下图中甲、乙、丙三图中的三条河均为自西向东流,丁为其中一条河的剖面。请回答1—2题。1、甲、乙、丙三图中,可以与剖面图丁相对应的是[]A、甲B、乙C、丙D、没有2、丙图符合-高三地理
下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C范围示意图,下图2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高三地理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广泛。读“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其分界线大致为[]A、1月0℃等温线-高三地理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11月,雪龙号又一次奔赴南极大陆进行考察。下面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3题。1、南极地区多大风,a图中甲、乙两地比较[]A.甲地风力强,吹东北-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1~3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A、①B、②C、③D、④2、等值线在②地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高三地理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①A处的数值为1004②A处的数值为1012③B处的数值小于1020④B处的数值大于1020[]A.①③B
下图示意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区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低纬度D.中纬度2、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A.3℃B.6℃C.5℃D.2.1℃3、x和z纬度相差2
读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1、关于P地风向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风、海陆热力差异B.东北风、城市“热岛效应”C.西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高三地理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读图回答1—2题。-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___。(2)甲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甲河汛期在__________(1,7)月。(3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分布异常。读图完成1~2题。1、图中P点的气温可能为[]A、20℃或16℃B、23℃或14℃C、17℃或18℃D、19℃或15℃2、仅从-
下图中横线表示纬线,曲线表示表层海水等温线,据此,回答问题。(1)根据纬线判断该海区在________(南、北)半球。(2)经过A处的洋流按性质分是________流。(3)根据纬度和温度判-高一地理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度,7月平均气温24.6度。(1)简述流经A地-高三地理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高三地理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图是利用遥感技术绘制的南极大陆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两图中等高线和等温线分布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详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中P处气温极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感技术观测南极大陆有哪些优点?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到南极大陆环境变化的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海拔高,冰面反射太阳光(冰面反射率高),纬度高(有极夜现象)。
(3)不受严酷的冰面和气候条件影响,全天候,质量高,精度高,节省人力、财力,速度快,效率高。南极冰盖(厚度和面积)变化,冰山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