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高三地理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三江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8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季节性冻土融化;(2分)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2分)
(2)矿产资源(煤炭、铁、金、石墨)丰富(2分);水源充足(2分);交通便利(2分);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2分)。
(3)有利影响:年平均气温升高,导致三江平原地区的积温升高、无霜期延长,有利于农作物单产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6分)
不利影响: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2分)
试题分析:
(1)主要从降水和蒸发的关系、地形和排水的关系、冻土对下渗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积水;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季节性冻土融化等都是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
(2)从图中可知该地矿产资源(煤炭、铁、金、石墨)丰富;河流纵横交错,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东北工业起步早,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
(3)气候的变化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影响:年平均气温升高,导致三江平原地区的积温升高、无霜期延长,有利于农作物单产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利影响: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
上一篇 :
下列不是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区
下一篇 :
-地理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地理
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河流为世界上著名的大河,读图写出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完成1~2题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最小和最大的分别是[]A、混交林地B、荒草地C、油松幼林-高二地理
下列不属于森林全球环境效应的是()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吸一呼,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C.雨林-地理
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高二地理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热带雨林对-高二地理
“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高三地理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第下题。小题1: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小题2-地理
-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高三地理
下列亚马孙雨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继续实行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政策B.巴西政府全面禁止对亚马孙雨林进行的开发C.开展保护性开发,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高二地理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__-高三地理
-地理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表现在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植物体内,一旦雨林被毁,养分丧失,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高二地理
读“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题。小题1:图中所反映的生态系统在下列各大洲分布较广的是()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北美洲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小题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
下列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分布区的是()A.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B.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C.福建省、台湾省等地D.西双版纳雨林-地理
巴西政府已正式启动一项旨在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计划,以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回答问题。小题1: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有()A.热带雨-高二地理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中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1-2题。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①B.②C.③D.④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高三地理
热带雨林除被称为“绿色腰带”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A.增加湿度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地理
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高三地理
-地理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地理
读亚马孙河流域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亚马孙河流域的大气环流状况。其中A、B处气压值相比较A_____B(<,>,=),这一环流过程形成的降水类型-高二地理
我国“三北”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主要是()A.净化空气、美化环境B.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C.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地理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地理
有关世界森林资源的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B.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温带地区C.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地理
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高二地理
-地理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地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当年开垦P平原,进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养分C.平整土地D.排水小题2:有关P平原商品粮基地-高二地理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是因为①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②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兴修水利C.毁林开荒D.营造帝王-高三地理
读“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示意图,回答题。小题1:与1950年相比,2004年长江中游湿地面积大大缩小,其主要原因有()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②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③流域内-高二地理
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A.吸烟降尘、防风固沙B.净化空气、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地理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木材产量B.改善生态环境C.增加农民收入D.调整农业结构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高二地理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注: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1)图中箭头中字母分别代表: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
(9分)“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高二地理
下图为“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面横线上填入字母,完成示意图:供给养分________,土壤________,生物________,淋溶作用流失养分_______-
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A.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廉价进口粮食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多种经营,发-高二地理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A.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C.从全-高二地理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据此完成下题。小题1: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①迁移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场开发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B.-地理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图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高三地理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2题。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B.密C.中密D.稀疏2、下列有关不-高三地理
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将使50%的自然湿地和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高二地理
材料: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高二地理
-地理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1-2题。1.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高二地理
有关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枯枝落叶使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肥沃B、地下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C、由于受到淋洗作用且高温多雨的条件使养分-高二地理
读乌江流域图,回答16-17题小题1:乌江流域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D.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小题2: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①大面积-高二地理
沿海海拔低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经营热带丛林木材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原因是[]A、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B、这-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三江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8分)
答案
(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季节性冻土融化;(2分)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2分)
(2)矿产资源(煤炭、铁、金、石墨)丰富(2分);水源充足(2分);交通便利(2分);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2分)。
(3)有利影响:年平均气温升高,导致三江平原地区的积温升高、无霜期延长,有利于农作物单产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6分)
不利影响: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2分)
试题分析:
(1)主要从降水和蒸发的关系、地形和排水的关系、冻土对下渗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积水;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季节性冻土融化等都是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
(2)从图中可知该地矿产资源(煤炭、铁、金、石墨)丰富;河流纵横交错,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东北工业起步早,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
(3)气候的变化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影响:年平均气温升高,导致三江平原地区的积温升高、无霜期延长,有利于农作物单产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利影响: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