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10℃时,B物质的溶解度.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 (3)在50℃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Q点在A的溶解度曲线上,所以在40℃时溶液的状态是饱和溶液.Q点在B的溶解度曲线下面,所以在40℃时溶液的状态是不饱和溶液.Q点在C的溶解度曲线上面,所以在40℃时溶液的状态是过饱和溶液. (5)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C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小. (6)因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C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小,所以我们在A中混有少量的C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分离A. (7)从图中可知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都属于易溶物质. (8)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用加B、降温、蒸发水等方法. (9)因在20℃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溶解度相同,所以50℃的A、C两份饱和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溶液仍是饱和的,采取的方法是降温至20℃. (10)因C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若想从C的溶液中得到C晶体,最好采用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 (1)60. (2)B>A>C. (3)50℃时,AB的溶解度相等. (4)饱和、不饱和、过饱和. (5)A;C. (6)冷却热饱和溶液. (7)易. (8)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 (9)降温至20℃. (10)蒸发结晶. |
题目简介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2)3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3)M点的意义是______.(4
题目详情
(1)1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2)3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3)M点的意义是______.
(4)Q点在40℃时,若表示A溶液,则是______状态,若表示B溶液,则是______状态,若表示C溶液,则是______状态.
(5)当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物质______,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是物质______.
(6)如果A中混有少量的C,可以采取______方法提纯A.
(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都属于______溶物质.
(8)若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9)现有50℃的A、C两份饱和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溶液仍是饱和的,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10)若想从C的溶液中得到C晶体,最好采用______结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