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6分)下图为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简要分析M河段河谷形成原因(4分)材料一:甲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85%的地区为平原。-高三地理
(26分)下图为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简要分析M河段河谷形成原因(4分)材料一:甲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85%的地区为平原。-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26分)下图为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简要分析M河段河谷形成原因(4分)材料一:甲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85%的地区为平原。-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26分)下图为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M河段河谷形成原因(4分)
材料一:甲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85%的地区为平原。每年雨季到来,随着上游邻国的水位上涨,再加上连降暴雨,该国往往会洪水泛滥。
(2)读图和材料一说出该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8分)
材料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低成本制造企业开始从中国转向人口同样众多的邻国——印度。调查显示,中国最低工资约为印度的二至三倍。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此次产业转移时印度的有利影响(8分)
(4)M河谷所在地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各自有自己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应该,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6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成因:雅鲁藏布江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处,碰撞断裂(2分);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2分)。
(2)(8分)
(3)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8
分)
(4)理由:高原海拔高,山体高大;气候恶劣条件,飞行困难:西藏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航空市场狭小.(6分)
试题分析:
(1)图中M河段河谷为雅鲁藏布江河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处,板块碰撞产生断裂,再长期经过流水侵蚀切割而成。
(2)甲国为孟加拉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势低平、降水量大、水系复杂和所处的海湾形状。甲国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和地形抬升影响,流域内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支流多,河网密集,水系复杂,河流下游汇集的水量大;河口处海湾呈喇叭口形成,容易产生潮水顶托,不利河水下泄。
(3)产业转移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影响,注意本题要求回答对接受地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
(4)本小题要求说明不应该大力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分析时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思考。M河谷为雅鲁藏布江河谷,所在地区为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主要是高海拔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对飞行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该地经济欠发达,航空市场狭小。
上一篇 :
(18分)材料一2012年是中国“俄罗
下一篇 :
2011年8月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与青尼罗河流域相比,白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A.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B.结冰期短,发电季节时间长C.落差小-高三地理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鱼获量减-高三地理
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河流①中下游河段规划建设十三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1029.6亿千瓦时。该河流是我国仅剩的两条未开发的大河之-高一地理
读图“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题。小题1: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①-高二地理
读图,关于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构成A.核电增长量大于燃煤发电增长量B.风力发电增长量小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C.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D-高二地理
专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未来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先的国家。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受益最大的可能是A.造船工业B.冶-高三地理
(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图1图2材料二:杏花村(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图,回答题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高二地理
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A.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C.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D-高三地理
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确的做法是A.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以满足人类当前发展经济的需要B.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C.为了保护环境,可减缓经济发展速-高一地理
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了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2~4题小题1:.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高三地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题。小题1:黄-高二地理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据此完成题。小题1: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①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②能源的消费结构日趋多-高二地理
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之间的纵截面称为河流纵剖面。回答题。小题1:关于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河段纵剖面差异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三级地势阶梯,所以-高三地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煤炭时期以石油为主要能源B.煤炭时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C.后煤炭时期以水能为主要能源D.从长远看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高一地理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甲图中的M河是,乙图中的N河是。(2分)(2)M流域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如何?(4分)(3)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高二地理
-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斯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高二地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高二地理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消费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小题1: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B.煤炭在能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C.我国的能消费结构不尽合-高二地理
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C.防止了水灾和旱灾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高二地理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呼包鄂(位置见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黄河两岸,是内蒙古最重要的经济圈和城市带,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呼包鄂地区主要由呼-高三地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下图甲表示“2011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国家构成”,图乙表示“太阳能光伏-高三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A国区域图”。如图所示,甲城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A国最大港口、南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炼油中心。乙区域是A国传统的水力发电-高三地理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生产的大省,煤炭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近年来调整了能源调出结构。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1990年至2002年,山西煤炭调出-高三地理
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山西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的是[]A.大量修建铁路和公路,提高晋煤外运能力B.扩大煤炭开采量,增加煤炭输出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程度D.国家-高二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A.石油、石化产业增长潜力较大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C.纺织业可-高三地理
(16分)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玛纳斯河流域经多年开发尤其是建国后经过大规模的截流引灌,地表径流几乎完全被引入灌区用于农业灌溉,在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高三地理
下图是某河流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B、梯级开发C、养殖D、防洪-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材料二:黄河干流沿途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1)分析黄河流域综合开发的自然背景应从________、________、-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我国一河流水文站在建坝前后测得的流量曲线图。(1)水文站位于水库上游还是下游?(2)建坝前河流流量曲线是虚线还是实线?据此判断此河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地理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甲国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高三地理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A.河流的梯级开-高二地理
下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的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3.3%。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新疆地区图(1)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当前该区域土地利用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的缺乏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2)修建的南-地理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图3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高二地理
关于开发利用和治理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B.荆江分洪工程,对长江的防洪和航运起了良好作用C.长江流域的植树造林,重点在干支流的上游地区D-高二地理
2012年11月20,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高三地理
废旧电池一般作为生活垃圾被丢弃,当电池壳体破裂后,汞、锌、锰等金属物就污染水源、土壤,亦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环境,造成区域性的严重生态环境污染。而据测算:如果回收利-高一地理
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高二地理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高二地理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题。小题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B.-高二地理
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好机遇。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高二地理
(28分)根据下列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材料二:山东半岛城市带统计表(经济生态包括生产效率、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社会生态包括-高三地理
欧洲西部有许多由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航运网。据此完成题。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因为欧洲西部()①经济发达②地形平坦③水能丰富④降水丰富A.①②B.②-高二地理
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有①煤炭储量不足②交通运输压力大③环境污染严重④缺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高二地理
图中左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后来成立了该流域管理局(简称TVA),对该河流域实行统一开发和管理,因此成为世界上流域开发治理成-高二地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所在B.山西省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C.山西是我国能重化工基地,今后-高二地理
(28分)下图是我国黄河沿岸某区域及黄河支流R流域简图,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图中斜纹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材料二:R河流域面积8706km2,-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6分)下图为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简要分析M河段河谷形成原因(4分)材料一:甲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85%的地区为平原。-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1)简要分析M河段河谷形成原因(4分)
材料一:甲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85%的地区为平原。每年雨季到来,随着上游邻国的水位上涨,再加上连降暴雨,该国往往会洪水泛滥。
(2)读图和材料一说出该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8分)
材料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低成本制造企业开始从中国转向人口同样众多的邻国——印度。调查显示,中国最低工资约为印度的二至三倍。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此次产业转移时印度的有利影响(8分)
(4)M河谷所在地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各自有自己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应该,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6分)
答案
(2)(8分)
(3)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8
分)
(4)理由:高原海拔高,山体高大;气候恶劣条件,飞行困难:西藏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航空市场狭小.(6分)
试题分析:
(1)图中M河段河谷为雅鲁藏布江河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处,板块碰撞产生断裂,再长期经过流水侵蚀切割而成。
(2)甲国为孟加拉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势低平、降水量大、水系复杂和所处的海湾形状。甲国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和地形抬升影响,流域内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支流多,河网密集,水系复杂,河流下游汇集的水量大;河口处海湾呈喇叭口形成,容易产生潮水顶托,不利河水下泄。
(3)产业转移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影响,注意本题要求回答对接受地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
(4)本小题要求说明不应该大力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分析时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思考。M河谷为雅鲁藏布江河谷,所在地区为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主要是高海拔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对飞行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该地经济欠发达,航空市场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