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读下图“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两岛国均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B.临印度洋C.全年多雨D.沿岸有暖流小题2: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A.刚果盆地的-高三地理
读下图“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两岛国均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B.临印度洋C.全年多雨D.沿岸有暖流小题2: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A.刚果盆地的-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读下图“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两岛国均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B.临印度洋C.全年多雨D.沿岸有暖流小题2: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A.刚果盆地的-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读下图“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岛国均
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临印度洋
C.全年多雨
D.沿岸有暖流
小题2: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A.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B.秘鲁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
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D.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3:乙国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主要原因是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试题解析:
小题1:图中岛屿的轮廓和经纬度,判断是中低纬的马达加斯加(南半球、东半球)和中纬度新西兰(南半球、西半球),分别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西海岸,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图,判断两地分别流经马达加斯加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马达加斯加气候主要是西岸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东岸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新西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综上所述,故选D。
小题2:甲国东海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由于暖流的影响,对当地有增温增湿的影响,同时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在其山地的抬升作用下,在两者的影响下,全年降水丰富。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的成因也一样。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的形成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秘鲁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的形成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寒流、地形的影响;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形成是季风的影响。故选C。
小题3: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所以新西兰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故选B。
上一篇 :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
下一篇 :
读世界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完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读下图,回答小题。小题1:图中甲、乙两个国家分别是A.俄罗斯、美国B.中国、美国C.俄罗斯、加拿大D.都是美国小题2:丙处海峡的名称是A.德雷克海峡B.麦哲伦海峡C.白令海峡D.直布-高二地理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南极科考队于2011年11月2日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启动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此次航程中,“雪龙”号科考船承担了中山站、长城站、-高三地理
读世界两区域局部图,回答:甲国的a城市和乙国的b城市A.都为地中海气候B.雨季出现时间不同C.沿岸洋流均为暖流D.沿岸洋流均为寒流-高二地理
关于图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是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②是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C.③是霍尔木兹海峡,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D.④是曼-高二地理
读“俄罗斯及大高加索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俄罗斯地形大致以河流为界,以西以平原为主,以东的地形类型主要是山地和。(2)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地,索-高三地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附近地势起伏大,降水差别明显B.甲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C.乙附近水土流失等-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位于坦荡的潘帕斯草原上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人工建造的最大国际贸易港。(1)简要说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智利以盛产-高三地理
读我国天然橡胶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小题1: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热量足B.降水丰富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小题2:关于我国橡胶生产和消费叙述正确的是A.我-高三地理
泰姬陵所在国家是A.泰国B.印度C.缅甸D.马来西亚-高二地理
印度易发生水灾的主要原因是A东北季风来的晚会退得早B西南季风来的晚会退得早C东北季风来的早会退得晚D西南季风来的早会退得晚-地理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小题。小题1: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A.①高加索山B.③锡尔河C.④勒拿河D.⑧里海小题2:关于A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A国是哈萨克斯坦B.有“白金之国”的美誉C-高二地理
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联合国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其会徽为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B、会徽符号语言复杂,视觉形象逼真C、会-高三地理
(24分)甲、乙两图分别是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A、B两大地形区的主要特殊地貌有什么不同,列举其中一种具体特殊地貌的名称,并分别说出形成两-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非洲三国(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布)总统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3月22日清晨乘专机离京赴莫斯科,展开为期九-高三地理
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地理简图,并回答问题。(16分)(1)甲图所示国家是;乙图所示国家是。按照其生产力水平,它们均属国家,在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比较悉尼与阿德莱德夏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2)说出本区域时令湖的主要补给类型。(2分)墨累—达令盆地是该区域著名的小麦—牧羊-高三地理
2011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至少造成366人死亡,两百万人受洪水影响,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分析曼谷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10分)-高三地理
读图9,完成问题。小题1:图中①处是一个大型能源基地,它是()A.油田B.煤矿C.核电站D.水电站小题2:图中②城市的主要职能及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经济、气候B.经济、地形C.政-高二地理
(4分)该图是巴西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归纳巴西的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布特点:。与环境关系:。-高二地理
非洲大陆的地形以什么为主A.高原B.平原C.盆地D.丘陵-高二地理
图中B、R、I、C四个国家被称为“金砖四国(BRIC)”。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四个国家的名称是:B、R、I、C。(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R国东部三条-高一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巴西是世界上咖啡产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咖啡贸易量的30%,其中咖啡出口中咖啡豆占85%,而速溶咖啡所占比重很小。材料二据资料显示,咖-高三地理
读世界部分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有关甲、乙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洋流所在环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乙洋流因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流C.甲洋流增加了沿岸温-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②东南部降水较西北部丰富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④西南部冰-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下题。小题1:图示区域A.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C.大多数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D.以北有高大山脉削弱冬季南下气流小题2:戈-高三地理
图甲中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图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下题。小题1: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A.-高三地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沿40°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沿该剖面线,由东、西两侧向中部A.地势呈阶梯状逐渐升髙B.气温年较差逐渐减小C.体现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自然-高三地理
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小题1: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高二地理
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湄公河B.红河C.萨尔温江D.伊洛瓦底江-高二地理
2008年韩国对29个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粮食自给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法国以329%高居榜首,韩国(26位,25.3%)、日本(第27位,22.4%)冰岛(第29位,0%)。完成下列各小题:小
下图为北太平洋周围区域图,图中AB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是晨昏线中的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此时悉尼的昼夜长短情况是。(2分)(2)图示时间内,R海域的大-高三地理
读印度及周边国家轮廓图,据此回答题。小题1:有关印度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C.印度河是印度最主要的河流D.恒-高二地理
阅读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3年1月5日—1月20日在南美大陆举行。选手驾车从利马出发,穿越长距离的沙漠和山地,途经8000多千米,最后抵达圣地-高三地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欧洲部分地区图(1)图中平原中北部和南部地表形态差异大,根据外力作用分析成因。(4分)(2)有人建议将图中A城的冶金工业迁往B城,你认为-高三地理
石油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主要产油国,伴随石油经济的繁荣,该国常住人口由2005年的41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82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78%,迪拜已成为世界-高三地理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为图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澳-高二地理
(1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字母代表的气候名称:ABCDEF(2)这块大陆四面环海,但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中部和西部沙漠半沙漠分布很广的原因是:。(3)该国发展畜牧业有-高二地理
2010年8月14日世界第一届“青年奥运会”在新加坡举行。图为青奥会举办地附近区域某日某时日照图,阴影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若α角等于23.5o,此日为A.春分日B.夏-高一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图中所示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小题2: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伦敦-高二地理
(22分)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A处)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地处博茨瓦纳北部,是一块草木茂盛的热带沼泽地,是该州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地区。材-高三地理
(24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图1),图2为该区域中A城市一年中气温变化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描述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简析原因。(6分)(2)分析A城市发展棉-高三地理
下列各组国家与我国都相邻的是A.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B.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C.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斯斯坦D.吉尔吉斯斯坦、塔吉-高二地理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小-高三地理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本土对照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中国的b地地理坐标为(125°E,40°N),则位于美国的b地地理坐标为(2分)。(2)读图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美国本土和中国交通-高三地理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图示地区()A.甲地与图中最高处相对高差为1744米B.气候是影响交通线分布的最主要因素C.乙河水量丰富,夏季为丰水期D.南北农业-高三地理
下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①B.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③C.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国地处亚欧板块B.A国和B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A国,在M国入海D.M国地势低平,寒潮、旱涝灾害多发小题2:关-高二地理
读某区域图,回答小题。小题1:图中甲海域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甲海域是A.波斯湾B.里海C.加纳比海D.南海小题2:201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45%。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高二地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海岸线长1075千米(如下图所示),全国土地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民长期与大海搏斗,利用沿海18-高三地理
右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B.中间低四周高C.东南高西北低D.北高南低小题2: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读下图“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两岛国均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B.临印度洋C.全年多雨D.沿岸有暖流小题2: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A.刚果盆地的-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小题1:甲、乙两岛国均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试题解析:
小题1:图中岛屿的轮廓和经纬度,判断是中低纬的马达加斯加(南半球、东半球)和中纬度新西兰(南半球、西半球),分别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西海岸,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图,判断两地分别流经马达加斯加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马达加斯加气候主要是西岸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东岸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新西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综上所述,故选D。
小题2:甲国东海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由于暖流的影响,对当地有增温增湿的影响,同时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在其山地的抬升作用下,在两者的影响下,全年降水丰富。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的成因也一样。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的形成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秘鲁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的形成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寒流、地形的影响;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形成是季风的影响。故选C。
小题3: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所以新西兰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