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材料解析。材料一: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红色旅游”成了热门话题。“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九年级历史
材料解析。材料一: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红色旅游”成了热门话题。“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材料解析。材料一: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红色旅游”成了热门话题。“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解析。
材料一: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红色旅游”成了热门话题。“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材料二:认真观看以下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中图一是中共“一大”召开的会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请问“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图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图三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为什么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偏难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答案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政党;所走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团结协作精神;献身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
(3)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上一篇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
下一篇 :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党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八年级历史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A.中共七大的召开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八年级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其中,在“组织路线”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B.作出把-八年级历史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八年级历史
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C.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D.农民的产品全部上交-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八年级历史
“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是()A.“两个凡是”是不变的真理B.毛泽东思想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群众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八年级历史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二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A.七届三中全会B.八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八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召开于“文革”即将结束时B、它是在毛泽东主持下召开的C、它的召开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D、它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八年级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面貌发生巨大变化。(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3)试举两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科-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九年级历史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扬的是A.按劳分配制度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制度D.互助合作制度-八年级历史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的保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8分)(1)哪次会议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九年级历史
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变化中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回答20-22题。小题1: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八年级历史
如图是《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引起的思想讨论,为那一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八年级历史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十五大的召开C.邓小平南-九年级历史
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他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A、民主与法制建设B、廉政建设C、国有企业改革D、对外开放-八年级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C.扩大生产的经营自主权D.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九年级历史
我国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支撑中华民族经济大厦的是[]A.中外合资B.国有经济C.公私合营D.一切非国有经济-八年级历史
1993年,中共中央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A.建立股份制企业B.建立三资企业C.向多种形式过渡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八年级历史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建立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制、制改革。我国政府实行“自主就业、调节就业、促-八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城市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八年级历史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广大农民称赞什么的[]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公司制改革C.股份制改革D.合同制改革-八年级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城市B.农村C.沿海D.内陆-八年级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哪三个方面进行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八年级历史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A.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B.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社会主义的自我调整和完善D.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八年级历史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旧中国农民-八年级历史
1978年后,我国最先尝到经济体制改革甜头的是[]A.农民B.工人C.个体户D.私营企业主-八年级历史
下列是佛山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单位:公斤)[]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九年级历史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九年级历史
对“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正确理解是①、人民民主选举人民代表②、人民代表领导人民开展工作③、人民与人民代表之间相互监督④、人民代表要充分体现人民的一直和愿望-九年级历史
“听民声、体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是我党一贯的工作作风,其中最能体现我党顺应右图反映的民意而制定的政策是[]A.进行土地改革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九年级历史
“社员挣工分,干部套工分,狠人要工分,耍赖的送工分。”为了改变农村这种状况,党和国家[]A.进行了土地改革B.发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C.掀起了人民公社他运动D.推出了家庭联产承-八年级历史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具体内容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九年级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B.利用外资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兴办合资企业-八年级历史
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八年级历史
洪老汉是个普通农民,1978年以后,他所种的粮食可能这样分配[]A.全部上交国家B.一半交给国家,一半自己支配C.全部自己支配D.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八年级历史
有关国企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A、国企改革是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B、国企改革需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责任制C、国企改革中要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八年级历史
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下列选择中超越了言论自由权利是[]A、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B、谈论国内外新闻热点C、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不同的-九年级历史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B.个体经济C.民营经济D.计划经济-八年级历史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A、户籍改革B、加强城市建设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国有企业的改革-八年级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实行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对国有企业实行改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劳动保障制度C.建-八年级历史
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C、“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D、义务教育制的推行-九年级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A.沿海地区B.城市C.农村D.内地-八年级历史
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A.个体手工业B.资本主义工商业C.个体商业D.国有企业-八年级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城市B.农村C.沿海地区D.国有企业-八年级历史
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B.农村C.城市D.工业-九年级历史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A.“文革”结束之初B.中共八大后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经济特区建立后-八年级历史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的经济方针是[]A.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政策B.单一的国有经济为主的政策C.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政策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材料解析。材料一: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红色旅游”成了热门话题。“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红色旅游”成了热门话题。“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材料二:认真观看以下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1)材料二中图一是中共“一大”召开的会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请问“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图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图三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为什么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团结协作精神;献身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
(3)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