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省级行区简称甲类乙类丙类丁类粤△△△△△△△△云△△△△△△△△-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环境保护】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省级行区简称甲类乙类丙类丁类粤△△△△△△△△云△△△△△△△△-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环境保护】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省级行区简称
甲类
乙类
丙类
丁类

△△


△△△△

△△△△
△△

△△

 
 
△△△△
 

 
△△△△


(1)甲、乙、丙、丁所示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试分析乙类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简述防治丁类问题的措施。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森林锐减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酸雨危害(4分)
(2)土质疏松;降水丰富,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方式)(3分)
(3)减少矿物能源使用量,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量;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酸性气体进行综合利用(答正确其中3点,得满分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表格数据甲类环境问题在云南严重,其次为广东,云南位于我国西南林区范围,所以主要的环境问题可能是森林锐减;乙类环境问题在山西省最为严重,其次为云南省和广东省,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丙类问题在新疆最为严重,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丁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最为严重,广东省经济发达,酸性气体排放多,可能为酸雨危害。
(2)乙类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成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为土质疏松;降水丰富,暴雨集中;而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开矿等导致植被破坏。
(3)丁类环境问题为酸雨,防治酸雨危害的关键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以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考虑。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