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连线题(共8分)第一组英国1787年宪法美国《权利法案》法国1871年宪法德国1875年宪法第二组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替天行道义和团运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辛亥革命外争国权,内除-高一历史
连线题(共8分)第一组英国1787年宪法美国《权利法案》法国1871年宪法德国1875年宪法第二组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替天行道义和团运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辛亥革命外争国权,内除-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连线题(共8分)第一组英国1787年宪法美国《权利法案》法国1871年宪法德国1875年宪法第二组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替天行道义和团运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辛亥革命外争国权,内除-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连线题(共8分)
第一组
英国 1787年宪法
美国 《权利法案》
法国 1871年宪法
德国 1875年宪法
第二组
太平天国运动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义和团运动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辛亥革命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题型:连线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第一组
英国 1787年宪法
美国 《权利法案》
法国 1871年宪法
德国 1875年宪法
第二组
太平天国运动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义和团运动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辛亥革命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第一组考查的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确立的法案,其中英国是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美国是1787年宪法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法国是1875年宪法确立的共和制,德国是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第二组是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活动,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义和团运动中提出了扶清灭洋,辛亥革命中提出了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国权,内出国贼的口号,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上一篇 :
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
下一篇 :
“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颁布实行《天朝田亩制度》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高一历史
举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并从斗争结果得出什么启示?(10分)-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高一历史
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B突出反映了农民对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C有利于中国资本-高一历史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是一种单纯的土地制度B.废除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其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D.当时没有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军-高一历史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下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高三历史
《天朝田亩制度》的突出特点不包括:A.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B.具有反封建的性质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D.提倡绝对平均主义-高一历史
据史料记载,太平军入城刚一个月,敌人威胁尚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扩建了金碧辉煌的天王府。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图1:洪秀全故居图2:南京天王府的石-高三历史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高一历史
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B.都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高一历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称:“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殿充满了妃妾。”这则材料反映出洪秀全A.主张在中国全面复兴-高三历史
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说:“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史实中,不能说明这一论点的是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高三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种新特征的是A.创立拜上帝教B.反对西方国家的侵略C.《资政新篇》D.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高二历史
奖励发明是有利于国家富强的政策。最早提出“徜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的近代文献是-高三历史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太平天国的背景有哪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下列结论。如果你是历史老师,你认为正确的有()①鸦片战争结束后,鸦片走私更加泛滥,白银大量外流,-高一历史
《资政新篇》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引起广泛的影响,其根源是()A.战争形势下无暇顾及B.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C.出现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D.超越了农民战争范围-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的标志是()A.胜利北伐B.西征和天京突围战斗的胜利C.占领南京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高一历史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C.自然灾害的严重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高一历史
材料1:太平天国回答英海军照会:照会敬悉意,不胜诧异,须知贵国敬奉耶稣,我天朝崇奉上帝。贵我两国既以崇拜耶稣为宗教之本源,自当世代交好,有如一家。……自为各守天教,权-高三历史
以下是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对各国国情的描述,其中与史实有明显出入的是A.“英吉利即俗称红毛邦,……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B.“日耳曼邦内分十余邦,不相统属,……信奉天-高三历史
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但有的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减少了阻力”,持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提出了-高一历史
“大陆昏沉三百秋,不作人民作马牛!英雄一恸气将绝,何时剑溅匈奴血。”(洪秀全)诗中的“匈奴”是指()A.外国侵略者B.匈奴族C.清王朝D.汉族地主-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史实的解读正确的是()A.金田起义是洪秀全领导的广东桂平县武装起义B.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C.《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高一历史
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A.秦日纲B.陈玉成C.李-高三历史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①发展了历代农民起义的平均思想②反映了小生产者获得土地强烈愿望③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④男女经济平等主张是富有革命性的新内容A.①②③-高二历史
“不仅在中国,就是在欧洲,太平天国革命也成为一个启迪的源泉”。太平天国对欧洲的启迪主要表现在A.引发了俄国19世纪中期的农奴起义B.太平天国平均分配土地政策有助于解决欧洲-高三历史
目前全国共有翼王纪念亭台五座,分布于广西、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后来,李宗仁-高三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A.提出了具有革命性土地纲领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高一历史
对下图中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②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④两者都顺-高二历史
“以法治国”是现代民主化发展的基本体现,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文献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高一历史
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记载:东王称“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天父上身”的东王对天王说:“你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咐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秀全说“东王打江山,-高一历史
看图读史,断定正误。错误的是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B.宣传马克思主义C.反映了农民阶级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的愿望D.其发刊词阐发了“三民主义”-高一历史
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纳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若按这四条标准来评价下列历史事件,有可能得到-高二历史
近代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在下图中的A.B.C.D.-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A.直接推动了大机器化生产B.打击西方殖民者侵略势力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导致了清政府的图强自救-高一历史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A.提-高三历史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A.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B.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C.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对外来侵略D.规模大、时间长-高一历史
对图中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这两个文件均说明中国的农民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②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④两者都顺应-高一历史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A洪秀全B魏源C孙中山D洪仁玕-高一历史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它的核心内容是A.反对封建土地制度B.主张男女平等C.发展工商业D.与外国自由贸易-高一历史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50—60年代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的挑战,则可以暂缓一步。”为此当时-高二历史
从内容上看,以下两个文件共同的进步性表现在A.具有反封建的性质B.顺应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高一历史
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方面是A.反封建B.都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C.先进中国人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都反映无产阶级的愿望-高一历史
该图是太平天国的两部重要文献。有学者认为,这两部文献在思想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是指这两部文献都A.反对封建主义压迫B.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以绝-高一历史
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C.中外反动-高三历史
以下各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时代特点的是①创立拜上帝教②反封建反侵略③写出《资政新篇》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A.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所起的最主要作用是A.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B.主张与各国平等往来、自由通商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加速了清王朝的衰-高三历史
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高一历史
某班级同学在讨论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时,有一个同学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小林同学马上进行反驳。小林反驳的观点正确的是()①两者内容不同②两者所设想-高二历史
《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连线题(共8分)第一组英国1787年宪法美国《权利法案》法国1871年宪法德国1875年宪法第二组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替天行道义和团运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辛亥革命外争国权,内除-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第一组
英国 1787年宪法
美国 《权利法案》
法国 1871年宪法
德国 1875年宪法
第二组
太平天国运动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义和团运动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辛亥革命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答案
第一组
美国 《权利法案》
德国 1875年宪法
第二组
义和团运动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五四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