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12年至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A.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高三历史
1912年至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A.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912年至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A.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912年至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
[ ]
A.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动的发展
C.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云南省同步题
答案
B
上一篇 :
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帐后
下一篇 :
1900年,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离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世纪70年代,《纽约时报》有一篇《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图片报道。与选派这批留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高三历史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高一历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后天畸形”的主要原因是[]A.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B.单一发展轻工业C.由中国市场需求决定D.国家处于积贫积弱状况-高一历史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高三历史
近代以来,如何看待中西文化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看到火车,则“诧所未闻,骇为妖-高三历史
下列早期企业中,哪一个和其他三个放在一起不合适?[]A、继昌隆缫丝厂B、发昌机器厂C、天津机器制造局D、贻来牟机器磨坊-高一历史
(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高三历史
下面是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以下不能从表格中得出的结论是[]A.商办企业规模小、资金少B.商办企业发展迅速C.民族工业在外资压迫下纷纷破产D.外-高三历史
某人认为晚清以来,中国之所以贫弱在于生产力水平太低,救国之道惟在振兴实业,遂积极筹措资金,以待时机来到。后来,他发现外商投资减少,判断情况有利,立即开办纺织、面粉-高三历史
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品格给予了深刻揭示:“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革命性”和“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他们又保存了另-高三历史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个阶段最恰当[]A.一战时期、1928-1936年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D.1928-1-高三历史
民国时期,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为“爱国诸君,请用国货”。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①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②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③北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④近代-高三历史
下表为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据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均有所-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5,6年殆值千万。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铅,产额既有增加,-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高三历史
1915年创办于北京的双合盛啤酒厂,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D、-高一历史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高一历史
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就孕育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曙光,这主要指①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②资产阶级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材料二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说,二百里再说,道咱梗阻,节节为厉,行之愈远,则商化成本愈-高三历史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A.都是近代民族资-高三历史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B.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C.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D.“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高一历史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快速发展B.外商在华棉纺织业严重萎缩C.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四家由澳大利亚归国华侨兴办的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它们不仅给当时的上海人带去了最时髦的购物方-高三历史
下图为民国初年南洋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抵制日货-高三历史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B.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C.民族工业走上独-高三历史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高三历史
无锡荣氏家族所创办的民族企业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唯一的“财团”,荣氏兄弟从1900年创办保兴面粉厂起步,后又涉足纺纱业,到20世纪20年代初被称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其面粉-高三历史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高三历史
民国时期不仅是我国现代广告的肇始期,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以下是民国时期的工商业广告,从中了解到的历史信息有①民国时期我国民族工商业曾有迅速发-高三历史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高一历史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政府-高三历史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促使革命前后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B.列强的经济侵略有所缓解C.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展D.社会变革形-高三历史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个实-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高三历史
在1912-1919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重工业发展迅速B.轻工业发展迅速C.民族工业独立发展D.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高三历史
张謇在《致袁世凯函》中指出,当时中国“潮流万派,毕趋共和”。据此判断,该信函书写于[]A.1894年B.1898年C.1905年D.1911年-高三历史
1912——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A.促使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动的-高三历史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高一历史
观察下列图表,1913——1919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历史背景主要是[]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洋务派创办的近代-高二历史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此广告一出,该香烟销量大增,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A.甲午战争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高二历史
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材料二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表材料三-高三历史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办“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高一历史
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高三历史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迅-高一历史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高三历史
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
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C.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D-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高三历史
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认为对应的时-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12年至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A.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动的发展
C.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