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有关一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好转的基础上实施的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C.一五计划开始了我国艰难的工业化道路D.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缩小了与-九年级历史
有关一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好转的基础上实施的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C.一五计划开始了我国艰难的工业化道路D.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缩小了与-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有关一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好转的基础上实施的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C.一五计划开始了我国艰难的工业化道路D.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缩小了与-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有关一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好转的基础上实施的
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
C.一五计划开始了我国艰难的工业化道路
D.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工业品拥有量的差距
题型: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工业化起步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国民经济好转的基础上,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建立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A,C,D三项符合一五计划的内容,B项错误,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一五计划意义重大,它使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开辟了广阔前途;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建设的宝贵经验。
上一篇 :
今年,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
下一篇 :
我国历史上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表:材料二朝廷故都(东京)时,实依东南财赋,而是(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请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七年级历史
有一个文物商人向你推销一件冰裂纹瓷器,你推测该文物最早可能出自[]A.唐代邢窑B.宋代哥窑C.唐代越窑D.宋代景德镇瓷窑-七年级历史
北宋时哪个地区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A、四川地区B、江浙地区C、海南岛D、江南地区-七年级历史
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共和国成就”是.()A.②①③B.①③④C.③①④D.②①④-九年级历史
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1)古代雅典执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3)新-八年级历史
对江南的开发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另一种观点认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没有什么好处。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七年级历史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完成于[]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九年级历史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文化大革命”期间C.改革开发初期D.三大改造时期-八年级历史
2010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当时的基本任务是①-九年级历史
南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A、西南地区B、东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七年级历史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唐中后期B.北宋C.南宋D.元朝-七年级历史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下列哪一项建设成果的资料不适合采用:A.鞍山钢铁公司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武汉长江大桥D.青藏铁路-八年级历史
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年9月,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八年级历史
以下对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害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D.不利于我国-八年级历史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A、会子B、关子C、交子D、人民币-七年级历史
宋朝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广州和厦门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七年级历史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九年级历史
我国古代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元朝最后完成。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A.秦汉时期、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两宋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九年级历史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于唐朝时完成。[]-九年级历史
2012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距今的时间,正确的是A.91年B.52年C.58年D.63年-九年级历史
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大分裂时期,造成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从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从东晋南朝开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元时期,-七年级历史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A.1949-八年级历史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颁布了《中华人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通过了《义务教育法》D.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八年级历史
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都城东京B、广州C、四川地区D、杭州-七年级历史
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原人南迁B、统治者重视C、南方气候湿润D、南方土地肥沃-七年级历史
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D-九年级历史
下列哪项成就是“一五”计划当中完成的A.三峡水利工程B.南水北调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D.青藏铁路-八年级历史
根据所学知识,填充下列相关知识。(1)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了_____________,劳动力大量增加。(2)随着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_____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七年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绵不绝,成就辉煌,是整个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请写出中国古代历史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九年级历史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七年级历史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A、东京B、临安C、应天D、建康-七年级历史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力量发展的是A.重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轻工业-八年级历史
13世纪早期成书的《诸蕃志》记载:当时和中国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中国商人泛海去贸易的也有20多个国家。中国的大海船,每年11至12月趁东北风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往返一次大-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常熟,天下足”。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七年级历史
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指()A.南京长江大桥B.钱塘江大桥C.上海浦东大桥D.武汉长江大桥-八年级历史
下面关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的海外贸易发达B、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苏湖熟,天下足”D、景德镇的丝织品精美绝伦-九年级历史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C.相应地发-八年级历史
如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实现的地点在下图中的字母代号是-八年级历史
南方何时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A.三国时期B.唐朝中期C.两宋时期D.明朝初期-七年级历史
2007年12月21日,沉睡在中国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1号”成功出水。当年“南海1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瓦子B.市舶司C.早市D.勾栏-七年级历史
1995年,纽约《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九年级历史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九年级历史
有人对南宋时从泉洲出海远航的中国商船情况进行描述,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船长正在观察指南针B、有的船员穿棉布衣服C、船上满载瓷器D、有人在悠闲地吃花生-七年级历史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是我们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之一。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七年级历史
假如生活在宋代,你不可能的经历是[]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B、用“交子”购物C、种植占城稻D、朋友送你一部《红楼梦》-七年级历史
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在北京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13分)(1)如图,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八年级历史
南宋以来,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七年级历史
汤姆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阿拉伯商人,有一次他用船运载一批香料和药材到泉州销售,他居住的地方可能是[]A.市舶司B.蕃坊C.蕃市D.蕃学-七年级历史
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七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有关一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好转的基础上实施的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C.一五计划开始了我国艰难的工业化道路D.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缩小了与-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工业化起步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国民经济好转的基础上,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建立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A,C,D三项符合一五计划的内容,B项错误,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一五计划意义重大,它使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开辟了广阔前途;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建设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