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一:看下图这个国家的出现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八年级历史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一:看下图这个国家的出现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一:看下图这个国家的出现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一:看下图
这个国家的出现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l858年6月林肯
材料三:“八年前,当这个国家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941年1月罗斯福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我国结束了同美国、日本长期的僵局,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10分)
(1)材料一中自由女神像手中所握文件的起草人是谁?是什么会议通过的该文件?(2分)
根据材料二回答,林肯的主张是什么?最终结束“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3)材料三罗斯福为什么说八年前美国曾处于“恐惧之中”?为摆脱“恐惧”,他采取的行动
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新中国建立后,美国一直对中国持孤立和敌对态度。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哪一历史事件打开了两国关系坚冰?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及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2分)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至少两条建议。(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杰斐逊;(1分)第二届大陆会议(答出大陆会议,也可给分)。(1分)
(2)维护国家统一;(1分)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分)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答出经济危机,也可给分);(1分)
罗斯福新政。(1分)
(4)1972年尼克松访华(可以不答出时间);(1分)台湾问题。(1分)
(5)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不断改革创新,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至少答出两点)(2分)
试题分析:
第(1)问,通过分析图片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第(2)问,通过读材料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史实,结合材料中的“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可以知道,林肯的主张是维护国家统一;而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最终结束美国“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历史事件是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第(3)问,由材料里的“八年前、1941年、罗斯福”这几个关键词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里罗斯福说的八年前美国正处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中,为摆脱经济危机,他实施了罗斯福新政。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的准确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结合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美国对中国的种种表现可以知道,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及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台湾问题。
第(5)问,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美国的南北战争到美国的崛起,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是: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不断改革创新,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等等。
上一篇 :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最大
下一篇 :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史上一个重要会议的召开,往往会改变一段历史的发展进程、会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也许还会……(12分)【抗争之会】材料一: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中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九年级历史
右图是一则新闻报道中采用的照片,该照片拍摄于1971年的一个重要国际会议上。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八年级历史
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人道主义危机,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利益第一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八年级历史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承办上海APEC会议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恢复在联-九年级历史
20世纪70年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A.第24届联合国大会B.第25届联合国大会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27届联合国大会-八年级历史
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八年级历史
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那一刻,“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A.中美长期对立B.美苏为首两大阵营形成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两级格局解体-九年级历史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Chineseare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新中国重-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①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A.①②B.①③C.②-九年级历史
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虽仍有分歧,但遇有重大国际事务都会适时保持联系和接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美加强协作与沟通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B.中美两国都-九年级历史
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A.中印建交B.出席万隆会议C.重返联合国D.中美建交-八年级历史
下列图标所示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③-八年级历史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chineseare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主要原因是()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
英文缩写WTO是指[]A、国际卫生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欧洲贸易委员会-八年级历史
中国和美国都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中美两国都加入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联合国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九年级历史
观看图,图片中的情景应最早在下列哪次会议或事件中出现A.亚非会议B.日内瓦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中美建交-八年级历史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会领导身着唐装集体亮相,之后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唐装热。这次会议是()A.26届联合国大会B.万隆会议C.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世贸组织会议-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中美关系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敌对,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再到2011年胡锦涛主席访美,由对抗走向对话。而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必将使中美关系-九年级历史
材料三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从长期目标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1)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与中国-九年级历史
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A.中日关系改善B.《中美联合-八年级历史
20世纪中期,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A.中美关系缓和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九年级历史
下面三幅图片是不同时期不同事件的签字仪式,这些历史场景蕴含着中国百年风云巨变。导致这种巨变的根本原因是图一:签订《辛丑条约》图二:日本向盟军投降图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九年级历史
(10分)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以下是一组反映了中国现代以来的外交历程的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外交事件?(2分)(2-八年级历史
40多年前的一篇新闻稿中有这样一组关键词:乒乓外交、破冰之旅、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这篇新闻稿报道的应是()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B.中国重返联合国C.尼克松访问中国-八年级历史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的时间是:[]A、2000年B、1999年C、2001年D、2002年-八年级历史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提出和-九年级历史
我国迄今为止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亚洲运动会B.亚太经合组织C.奥运会D.世界贸易组织-八年级历史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1971年B.1988年C.1950D.1979年-八年级历史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日邦交正常化C.APEC会议的召开D.中国恢复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印象-九年级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这里“尼克松主义”同中国改善关系的具体表现是()A.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B.尼克松访-九年级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一项体育项目,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闸门,此项目是A.羽毛球B.乒乓球C.排球D.篮球.-八年级历史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周恩来总理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出-九年级历史
2010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活动在北京举行。感受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勿忘国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二次大-九年级历史
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1979年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标志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尼克松访华C.中美正式建交D.中美《上海公报》的-八年级历史
某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A.周恩来与尼格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B.中美-九年级历史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九年级历史
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个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辛亥年里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大跃进运-九年级历史
1968年,尼克松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就说:“我们必须不忘掉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机会和她谈谈”。他第一次“和她谈谈”的文献成果是A.《朝鲜停战协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美-九年级历史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从尼克松与周恩来-八年级历史
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此标题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万隆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访问时发表了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这传承了我国的哪-八年级历史
在50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求同存异”这一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原则。这次国际会议是A.中美建交谈判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九年级历史
目前,我国加入的国际组织有:①APEC(亚太经合组织)②WTO(世界贸易组织)③EU(欧盟)④UN(联合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八年级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C.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交-八年级历史
1979年1月,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下列对该公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B.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九年级历史
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中国-九年级历史
如图,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C.统一大业的完成D.两岸交流的密切-九年级历史
在l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中,与1972年建交最高峰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参加万隆会议C.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D.中美关-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一:看下图这个国家的出现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看下图
这个国家的出现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l858年6月林肯
材料三:“八年前,当这个国家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941年1月罗斯福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我国结束了同美国、日本长期的僵局,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10分)
(1)材料一中自由女神像手中所握文件的起草人是谁?是什么会议通过的该文件?(2分)
根据材料二回答,林肯的主张是什么?最终结束“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3)材料三罗斯福为什么说八年前美国曾处于“恐惧之中”?为摆脱“恐惧”,他采取的行动
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新中国建立后,美国一直对中国持孤立和敌对态度。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哪一历史事件打开了两国关系坚冰?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及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2分)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至少两条建议。(2分)
答案
(1)杰斐逊;(1分)第二届大陆会议(答出大陆会议,也可给分)。(1分)
(2)维护国家统一;(1分)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分)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答出经济危机,也可给分);(1分)
罗斯福新政。(1分)
(4)1972年尼克松访华(可以不答出时间);(1分)台湾问题。(1分)
(5)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不断改革创新,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至少答出两点)(2分)
试题分析:
第(1)问,通过分析图片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第(2)问,通过读材料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史实,结合材料中的“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可以知道,林肯的主张是维护国家统一;而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最终结束美国“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历史事件是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第(3)问,由材料里的“八年前、1941年、罗斯福”这几个关键词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里罗斯福说的八年前美国正处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中,为摆脱经济危机,他实施了罗斯福新政。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的准确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结合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美国对中国的种种表现可以知道,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及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台湾问题。
第(5)问,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美国的南北战争到美国的崛起,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是: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不断改革创新,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