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9~1l题。]-高三地理
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9~1l题。]-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9~1l题。]-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9~1l题。
]
小题1:甲学生观测乙学生时(忽略身高),其仰角约为
A.20°
B.30°
C.40°
D.50°
小题2: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小题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A.80米
B.180米
C.298米
D.300米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上一篇 :
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
下一篇 :
读图2-2-12,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小题1:分布在图示地区较为普遍的景观是()A.黄土窑洞B.稻田茶园C.绿洲牧场D.长城沙滩小题2:该地形区的南、北两侧分别为()A.黄河流域、-高三地理
读图分析,此图为30°附近某地等高线图,A、B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已知A处筑港水域自然条件优于B处,据此回答下面3题:小题1:该河上游补给水源主要是A地下水B湖泊水C季节性积-高一地理
读图2—5—1,判断17~19题:17.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18.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9mB.99mC.199mD.25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30米。回答下面1—3题。小题1:沿着AB上行的方向是A.西北B.东南C.正北D.正南小题2:若图中有一瀑布,则瀑布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高三地理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各题:小题1:图中A地区的地貌类型是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喀斯特地貌D.沙丘小题2:图中A地区土壤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A.-高二地理
读下面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处地形的名称:ABCD;(2)在D、E、C、B三处中最适于修筑水坝的是。-高一地理
有关等高线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几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B.两山顶之间的部位一定是鞍部C.山脊处比山谷处等高线密集D.山脊为一组弯曲的等高线,且突出方向向高处-高二地理
(10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米以上。(2)沿着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处形成浅谷-高三地理
某一近似圆状丘陵,现沿最高点、最高点向南、向北200米作三条东西的剖面线,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读图后回答7~9题。小题1:在丘陵东、西、南、北四坡中,坡度最大的是A.东坡B.西-高三地理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回答下题。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的三条-高二地理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单位:米),据图判断1~3题。小题1:乙点的海拔高度为()A.350米B.400KC.450米D.500米小题2:宜在该地区建立的优势产业是()A.制茶业B.橡胶加工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面4题。小题1: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米B.200米C.250米D.300米小题2: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高一
.右图中的四条剖面线与剖面图图相符的是A.ABB.CDC.EFD.GH-地理
读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等深线,回答下列问题:(14分)(1)D的海拔高度范围是。(2分)(2)图中的两点B和C在海岸线上,适合作港口的是。(2分)判断的依据是(3分)(3)从图中有石油储-高二地理
图示意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高三地理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A.西北高,东南低B.西高东低C.中间低,两边高D.丘陵为主-高二地理
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º34´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高二地理
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A.80米B.250米C.390米D.420米小题2:图中①~④四地中,此日地方时6点最可能-高三地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两河的流向A.都为自东南向西北流B.都为自西北向东南流C.甲为自东南向西北流,乙为自西北向东南流D.甲为自西北向东南流,乙为自-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21~22题:小题1: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A.aB.bC.cD.d小题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高三地理
下图中右侧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左侧的等高线地形图的某条剖面线画出的,它是()A.ABB.CDC.EFD.GH-高三地理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下题。小题1: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小题2:①地比②地A.海拔高,坡度大B.海拔高-高二地理
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各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甲图反映的实地范围较乙图大②乙图反映的实地范围较甲图大③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④E′F′处的坡度比-高二地理
.分析下图(图1-2-22)回答问题:(1)甲乙两地的地形为甲乙(2)甲乙两地的高差为A.800米——1000米B.1333米——2000米C.1333米——1667米D.1000米——1333米(3
下图为我国西部沿东经87°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①是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的成因是。(2分)(2)③所示的地形区名称为,它的主要地形特征是。(2分)(4-高二地理
甲为我国沿某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中国疆域图(经纬度间隔为5°)上表示这条剖面线的是________,该线最接近的地理界线是____________。(2分-高二
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右图为丙地区放大图,图中的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地层P到K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高三地理
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小题1: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A.aB.bC.cD.d小题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A.100m≤H<30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1~3题。小题1:图中地形的大致走向是()A.东西B.南北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小题2:站在图中最高峰观测不到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高二地理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9~10小题。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先向南,再向西南B.向北C.先向东南,再向南D.向南小题2:甲村到乙村的直线距离约为()A.120千米B.160千米C.250-
读图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四幅图中①②③④所位于的地点分别是:A.①位于山谷B.②位于山脊C.③位于山脊D.④位于鞍部小题2:若上述四地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则A.①地气温-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题。小题1: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510米B.490米C.590米D.620米小题2:若在F处筑坝建一水库,其负面影响主要有()A.引发洪水灾害B.淹没耕地C.引发地震D.引发
冬至日,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地理
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及河流分布示意图,其中河流呈现“双向同源”分布状况。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河流呈现“双沟同源”分布的原因可能是A.火山活动和流水侵蚀-高三地理
图是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1-2题。1.该剖面经过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山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北坡,因而林带分布上限高于北坡B.乙地-高二地理
读图中四幅等高线图,完成题。小题1:图中的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高三地理
读等高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站在E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B.站在甲地既能观测到乙,又能观测到丙C.从丙处到甲处比到乙容易D.从丙处到甲处大约有50多米远-高二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小题1: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2:经过甲、乙、丙、丁四地-高二地理
读下图,完成4~5题。小题1: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A.山河相间B.中部高、四周低C.东北高、西南低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小题2: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A.长江中下-高二地理
(10分)读“沿16°纬线某大洲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自然带名称为,简述该地这种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及成因。(2)B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该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属非-高三地理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7~18题。小题1:该地最高海拔约为A.50米~100米B.50米~150米C.100米~150米D.150米~200米小题2:该地地形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B.地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4题。小题1:图中甲地点陡崖崖底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388米B.488米C.588米D.688米小题2: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3:图中两地间能够-
试用自己学习过的等高线知识绘制数学模型:半球体(提示:1、要正确设计科学的图例和注记;2、要注意球面上不同区域的坡度。-高二地理
右图中,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A.A点B.B点C.C点D.D点-高三地理
某地理小组对张村小河上游地区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其考察路线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值为等高线,单位米)。根据下列考察结果回答4~5题。小题1:当考察队到达C地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地理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据此回答13~14题。小题1:若n=5、m=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B.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C.该地区为丘陵地形D.该地区夏季河流水量-地理
下图是“40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①处地质构造是,③处地质构造是。图中②是大洋板块,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海洋中岛弧和深-高三地理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A.海浪侵蚀B.珊瑚淀积C.岩层断裂D.泥沙堆积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高三地理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3-4题: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先向南,再向西南B.向北C.先向东南,再向南D.向南小题2:图中陡崖的顶部高度可能是A.580米B.400米C.690米D.2-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9~1l题。]-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小题1:甲学生观测乙学生时(忽略身高),其仰角约为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1:
小题2:
小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