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根据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指出其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0118 期末题
答案
(1)主要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政策:新经济政策。变化:从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
(3)意义: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
上一篇 :
伯顿?W.小福尔索姆(BurtonFols
下一篇 :
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正-高三历史
下图是美国总统胡佛与罗斯福面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是[]A.减少了政府收入/激了对外出口B.加剧了经济危机/扩大了政府赤字C.增加了政府收入/减-高三历史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罗-高三历史
2007年美国遭受到次贷危机,给美国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伤害,对此美国著名的投机家乔治·索罗斯说,“扩大出口是解决危机的有效办法”。在罗斯福新政中,为了缓解危机带来的冲-高二历史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以高于农产品市场价,预购参加土地减耕计划的农场主的农产品,在农作物收获后,如果谷物市场价格高于预购价,农场主可以以预购价把自己的农产品赎回进行-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供给学派认为:“巨额的政府支出或减税不能直接增加总需求和总生产。如果政府用借债来为它增加支出或补偿失去的税收来融通资金,……但总支出和-高三历史
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它说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年份项目70年代末1981年1982年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2.81.9-2.53.6[]A.快速增长B-
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B.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展C.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改变-高一历史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A.20世纪50——70年代B.20世纪40——50年代C.20世纪4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高三历史
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高三历史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期间英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依据是[]A.自由主义经济学B.凯恩斯主义经济学C.货币主义经济学D.供给主义经济学-高一历史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国会制定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在北方各州畅通无阻,投票率大多超过90%,黑人(投票率)还不止这个数字。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央行政权力得到加强B.全-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高三历史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高二历史
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领救济的队伍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回答:(1-高三历史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高三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①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②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③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④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高三历史
有人称苏俄新政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高三历史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许多国家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并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高三历史
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高三历史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安全网-高二历史
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实行“人民资本主义”,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A、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B、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高一历史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高一历史
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B、制定指令性计划,指导经济发展C、扩大政府的开支D、政府直接采购-高一历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分别进行了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是在较-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应是[]A.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B.提高关税,限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C.利用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D.国家不干-高二历史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参考资料,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③《农业调整法》、《-高三历史
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过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高二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措施得以实施所采用的方式是[]A、行政手段的调节B、市场规律的运作C、法律行为的强制D、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击-高三历史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B-高三历史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高三历史
他在就职典礼上给人民带来了朝气……他指责企业界的不负责任,强调关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遗忘的人民。他要求赋予他只有战时才有的广泛的总统权力,以应对大萧条的紧急情况,那这-高三历史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B.使美元升值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高二历史
1933年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它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高三历史
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所著《罗斯福》中,把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选择有利时机。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几乎需-高三历史
为保护劳工权利出台相关法案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举措,这些法案的出台,反映了①美国工人运动的空前胜利②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③国会支持改革的经济运行机-高三历史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它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学术领域的自由化和科学化等。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高三历史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有些经济学者就提议实行财政扩张政策——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公共工程,甚至不惜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曾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高三历史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有些经济学者就提议实行财政扩张政策——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公共工程,甚至不惜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曾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高三历史
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相同的是[]A.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B.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C.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D.推-高三历史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普通民众的广播方式。如果罗斯福总统要面向全国农民做一次“炉边谈话”,那么这次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银行提供贷款扩大农业种植面-高三历史
经过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不包括[]A.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C.第三产业蓬勃发展D.“新经济”的产生-高一历史
.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②二战-高三历史
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美国渡过大萧条时期。他给美国人应付危机的良方是[]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B.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干预-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1)据材料一,根据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指出其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
(2)政策:新经济政策。变化:从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
(3)意义: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