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高二历史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
(1)材料中反映出这位思想家的哪些主张?(6分)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4分)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
战国
①
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荀子
②
③
董仲舒
“天人感应”学说
南宋
④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
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释迦牟尼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面对人。
(3)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的,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4)有人说,从14到18世纪是人文主义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阶段。分别阐述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8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仁;礼;正名。(6分)
(2)①孟子 ②以礼治国、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 ③西汉 ④朱熹 (4分)
(3)智者学派(或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2分)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或“知识即美德”)。(2分) 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高度关注人类生活可给1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4)人文主义(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4分)理性主义(理性判断,尊重科学);(4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克己复礼为仁”可知提出了“仁” “礼”思想;“名不正则言不顺”可知提出了正名思想,再结合所学,子是指孔子,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2)用表格法梳理相关知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井田制瓦解
周王室衰微
诸候重士
私学兴起
孔子
“六经”
①核心是“仁”
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③教育:有教无类
孟子
①仁政和民贵君轻 ②性本善
荀子
①仁义、王道并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②性本恶 ③ 制天命而用之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
国力已强
内忧外患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董汲道佛阴
董仲舒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君权)
三纲五常 (道德)
宋明理学
佛道冲击
三教合一
道德沦丧
宋阶民矛盾
二程
颢颐
①万物本原是天理
②“父子君臣”、“人伦”即天理
③格物致知
朱熹
①强调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九渊
心本原,心即理,万物在心中 ②内心反省得理
(3)梳理知识:古希腊人文思想
提出者
智者学派
(代表: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
主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
强调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在社会道德方面,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强求一律。
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提出“美德即知识”;
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提出教育使人认识到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进步性
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思想启蒙的作用。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区别
文艺复兴
(14-16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历史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内容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领域
反对: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
追求:个性解放
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扩大到政治、思想、科学等领域
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封建专制制度
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制
反对形式
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直接公开批判,倡导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影响
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冲击着封建专制统治,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构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
人文主义
的阶段
人文主义发展期
人文主义成熟期
考点: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课本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将课本知识继续拧梳理,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将知识进一步网络化、体系化,在考试时就能做到对号入座,应对自如。
上一篇 :
(24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
下一篇 :
苏格拉底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每当历史发生重大变革,新思想、新观念便会应运而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高二历史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依次排列以下历史事件()①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②中共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④邓小平第一次-高二历史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扰,勇者不惧。”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这说明二者都A.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B.希望建立一种平民政-高二历史
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是否可以享受到以下文明成果: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③带朋友去看杂剧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高二历史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A.统治者大兴-高二历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慢”的理念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慢食”、“慢写”、“慢读书”到“慢旅行”。人们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对材料中“慢”文化的理解,恰当的是-高三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A.本质上是相同的B.内容上是相同的C.观点上是一致的D.存在时间相同-高二历史
该图为汉画像石“讲经图”,图片中的“经”应是:A.《佛经》B.《圣经》C.《五经》D.《道德经》-高三历史
该图反映的信息表明中国在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上的位次是神州五号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表格,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例的比较A.我国已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C.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刚刚-高三历史
图3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④《中美联合公报》签-高一历史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先秦诸子,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是()A.春风化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守株待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朝三暮四君子之交淡若水D.兵贵神速置之死地而后生-高二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包括①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高二历史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B.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显著C.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初步-高二历史
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材料: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高二历史
以下是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高二历史
该图反映的是1958~1965年全中国的粮食产量(万吨)。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③“调-高三历史
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A.理学B.心性学C.心学D.理气论-高二历史
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发展战略是“希望工程”B.“211工程”C.“科教兴国”D.制定了《义务教育法》-高二历史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是它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地被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高二历史
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高二历史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科教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双百”方针、恢复高考、“三个面向”、五年计划B.“863计划-高二历史
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度的获得者,人们赞誉他的发明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他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的领域是A.航天B.农业C.工业D.信息-高二历史
2012年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了新年茶话会,胡锦涛在会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列有关中国政协制度发展的表述,-高三历史
周恩来曾在某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高一历史
中共八大作出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其依据是A.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军队被消灭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D.国民经济全面恢复-高二历史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上文中的“他”指的是A.钱学森B.钱三强C.袁隆平D.侯德榜-高二历史
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A.理学B.心学C.玄学D.伦理学-高二历史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历史
巨型计算机是人类的“天文望远镜”。2010年11月17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正式颁发证书。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一举夺-高二历史
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学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它主张“仁政”B.它主张“天人感应”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D.有利于巩固国家-高二历史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1)孔子的主张为何在当时不-高三历史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时,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根本法律依据是A.七届二中全会决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过渡时期总路线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高二历史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我国宪法是在A.1978年B.1992年C.1997年D.1999年-高一历史
假如西汉官立学校的学生议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不可能出现的观点是A.巩同了大一统的国家政权B.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C.有利于儒学教育的人发展D.一定程度禁锢了人-高二历史
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A.中国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中国开始兴起官办企业C.小农经济完全瓦解D.自然经济不占主导地位-历史
下图反映我国1953—1985年出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其经济背景分别是()A.纠正“大跃进”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B.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三历史
下图是我国为纪念一次国际会议发行的邮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睦邻友好”C.“求同存异”D.“不结盟”-高三历史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手书图1图2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高二历史
下列哪项是孟子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A.“为政以德”B.“节用而爱人”C.关心爱护百姓D.人民比国君重要-高二历史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高二历史
假如你是西汉中期的一位学生,想去长安投考太学,那么你做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包括①《诗经》②《春秋》③《道德经》④《礼记》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高二历史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天时不-高二历史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错误在于()A.违反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超越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高三历史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它()A.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C.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提出“多快-高三历史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1959到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A.生产关系不能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不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C-高二历史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只有-高二历史
下列对“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工作者所创作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著名文学家老舍创作出话剧《茶馆》B.史学家和文学家郭沫若创作出历史剧《蔡文姬》C.作家杨沫创作出长篇小说《青-高二历史
如图所示战役是A.明与瓦剌之战B.明与后金之战C.清军反击噶尔丹D.反击沙俄之战-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
(1)材料中反映出这位思想家的哪些主张?(6分)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4分)
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释迦牟尼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面对人。
(3)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的,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4)有人说,从14到18世纪是人文主义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阶段。分别阐述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8分)
答案
(2)①孟子 ②以礼治国、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 ③西汉 ④朱熹 (4分)
(3)智者学派(或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2分)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或“知识即美德”)。(2分) 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高度关注人类生活可给1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4)人文主义(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4分)理性主义(理性判断,尊重科学);(4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克己复礼为仁”可知提出了“仁” “礼”思想;“名不正则言不顺”可知提出了正名思想,再结合所学,子是指孔子,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2)用表格法梳理相关知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井田制瓦解
周王室衰微
诸候重士
私学兴起
“六经”
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③教育:有教无类
②性本恶 ③ 制天命而用之
成为正统
内忧外患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董汲道佛阴
董仲舒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君权)
三纲五常 (道德)
三教合一
道德沦丧
宋阶民矛盾
颢颐
②“父子君臣”、“人伦”即天理
③格物致知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之善
(代表:普罗泰格拉)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在社会道德方面,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强求一律。
提出“美德即知识”;
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提出教育使人认识到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思想启蒙的作用。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4-16世纪)
(17-18世纪)
背景
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领域
反对: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
追求:个性解放
扩大到政治、思想、科学等领域
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封建专制制度
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制
的阶段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课本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将课本知识继续拧梳理,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将知识进一步网络化、体系化,在考试时就能做到对号入座,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