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判断题(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共10分)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七年级历史
判断题(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共10分)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七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判断题(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共10分)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七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判断题(正确的请打 “√”,是错误的请打“×”,共10分 )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早的遗址。( )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
5、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
6、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禹。( )
7、商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8、西周诸侯的产生方式是分封制( )
9、我国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于夏朝( )
10、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
题型:改错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5 √×√×× 6--10 √×√×√
试题分析: :1、(1)从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不仅是生物进化规律作用的结果,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①劳动改变了古猿的生理结构,促进其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②劳动创造了人的脑,推动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③通过劳动形成了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故此题是正确的.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而不是北京人。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故此题说法错误。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是半坡原始居民。故此题说法错误
5、从尧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而不是黄帝。故此题说法错误。
6、大禹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门而不入。故此题正确.
7.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不是商朝。故此题说法错误。
8、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开发了边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此题是正确的.
9、商代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而不是夏朝。故此题错误
10、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利用齐国优越条件,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辨析能力,历史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识能力。解答好这种题型,首先必须建立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记得牢,才能答得好。要学会进行“地毯式扫荡法”,进行文字的逐词排除,去伪存真,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遗漏错误点的问题。
上一篇 :
北京人居住山洞,发现用火痕迹,这
下一篇 :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起主要作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中国的山顶洞人,在兽牙、海蚌壳等东西上钻出小孔,做成项链,见下图,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A.宗教意识B.审美意识C.祖先崇拜活动D.灵魂观念-七年级历史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出的远古人类是信息一:上图是其头部复原图信息二: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信息三: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七年级历史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七年级历史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蓝田人-七年级历史
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石器和木棒D.石器和骨器-七年级历史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人工取火D.是否定居生活-七年级历史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七年级历史
小明随同学一起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活动。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河姆渡-七年级历史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可见,上古之人最需要的是()A.会制造工具B.过群居生活C.用火驱赶野兽D.住在山洞里-七年级历史
在远居民中_______开始学会用火。[]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七年级历史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请问“他们”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七年级历史
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A.小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七年级历史
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七年级历史
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山顶洞人B.元谋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七年级历史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七年级历史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特征A.会钻木取火B.使用打制石器C.会直立行走D.过着群居生活-七年级历史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七年级历史
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A.广东B.湖南C.云南D.陕西-七年级历史
假如有一天山顶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们可能会认为北京人A.会做项链,懂得爱美B.长相像猿,比较丑陋C.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D.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七年级历史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香港歌星刘德华所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那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半坡居民B.-七年级历史
人类社会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渭河流域-七年级历史
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出这种原始人类最早可能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七年级历史
下列选项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A.保留猿的特点B.使用打制石器C.人工取火D.采集和狩猎-七年级历史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最早出现在()A.约三、四百万年前B.约公元前21世纪C.约70—20万年前D.约170万年前-七年级历史
据最新考古发现,在我国重庆巫山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巫山人距今约240万—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A.10万年B.70万年C.100万年D.120-七年级历史
在下列远古人类中,还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七年级历史
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磨制石器,有爱美观念,过着氏族生活。错误:订正:-七年级历史
“大理的悠远,丽江的柔软,时光打磨着记忆,若是人间有一处春色让人流连,便是七彩云南。”而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们祖国境-七年级历史
下列各项叙述与下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七年级历史
下列生产工具中,属北京人使用的是()A.B.C.D.-七年级历史
描述原始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原始人最需要()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D.过群居生活-七年级历史
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A.云南元谋B.浙江河姆渡C.北京周口店D.湖南道县-七年级历史
“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七年级历史
如图是根据化石残骸复原的原始人复原像,它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七年级历史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经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已经发现的早期古人类中在周口店居住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七年级历史
读图回答问题:(本题共5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1)、说说材料一中北京人当时生产生活的情况?(1分)(2)、材料二画像石上的人就是古史传说中的谁?(1分)他和神农氏在中华-七年级历史
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③使用天然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七年级历史
韩非子描述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学会的是()A.住在山洞里B.懂得用火C.过群居生活D.学会制作工具-七年级历史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七年级历史
21.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被称为“山顶洞人”。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22.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
历史课上,同学们对老师展示的一幅“人类进化图”(见下图)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哪一种理解比较合理A.人的身高越来越高B.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C.这群人排队领食物D.人与动物-七年级历史
“生活在距今约二十至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七年级历史
署假期间,小明随同学一起参加以“寻找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他们应该到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陕西蓝田D.山东大汶口-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沿黄-七年级历史
不能表现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磨制石器B.外型更接近现代人C.人工取火D.按血缘关系组成氏族生活-七年级历史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一进洞-七年级历史
最早进入氏族时期的远古人类是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七年级历史
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搜集到“元谋人的发现”“北京人与火”等资料,由此判断:他们探究学习的主题是A.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B.早期国家的形成C.神话传说与史实D.封建统一国家的建立-九年级历史
从猿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是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产生D.劳动-七年级历史
______人最早使用了天然火,山顶洞人已经会使用______。-七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判断题(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共10分)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七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早的遗址。( )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
5、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
6、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禹。( )
7、商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8、西周诸侯的产生方式是分封制( )
9、我国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于夏朝( )
10、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
答案
试题分析: :1、(1)从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不仅是生物进化规律作用的结果,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①劳动改变了古猿的生理结构,促进其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②劳动创造了人的脑,推动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③通过劳动形成了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故此题是正确的.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而不是北京人。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故此题说法错误。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是半坡原始居民。故此题说法错误
5、从尧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而不是黄帝。故此题说法错误。
6、大禹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门而不入。故此题正确.
7.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不是商朝。故此题说法错误。
8、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开发了边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此题是正确的.
9、商代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而不是夏朝。故此题错误
10、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利用齐国优越条件,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辨析能力,历史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识能力。解答好这种题型,首先必须建立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记得牢,才能答得好。要学会进行“地毯式扫荡法”,进行文字的逐词排除,去伪存真,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遗漏错误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