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1分)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1分)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1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西方的对立;被孤立;失去联合国的席位;经济技术的封锁等(1分)
(2)1971年(1分)
(3)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分) 求同存异(1分)
(4)尼克松访华。(1分)
(5)为了国家利益。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1分)
试题分析:(1)本题的回答要立足于学生对材料的认真解读的基础之上,并且考查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分析材料,“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占据联合国的席位……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可以总结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西方的对立,被孤立,失去联合国的席位,经济技术的封锁等。
(2)本题考查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队国际事务的作用和影响。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归纳能力。分析材料总“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习奥会晤的主题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尊重差异”符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思想。
(4)本题考查中美建交的过程。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故“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5)结合所学可知,国家间关系变化的原因都在于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之后,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两国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
上一篇 :
下列图片能反映我国20世纪70年
下一篇 :
亚太地区一直就是全球军事、政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APEC是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组织会议的英文简称,其中文名称是[]A、世界卫生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八年级历史
2002年,中华大地掀起了“唐装”热,色彩靓丽的唐装成为街头巷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你知道这一景象与下面哪次会议有关()A.云南世博会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八年级历史
下面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新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新中国国力不断增强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美国不再敌视新中国D.新中国国际地位提-八年级历史
如果你是21世纪初的一名记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最新情况,你会前往[]A.东京B.北京C.纽约D.上海-八年级历史
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时在机场与周恩来总理见面时的情景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1972年-八年级历史
小明同学很关心时事政治,但有些马虎。下面是他为右边这张照片作的注解,你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吗?()A.时间——2001年B.地点——北京C.组织名称——WTOD.会议名称——签字仪式-八年级历史
“乒乓外交”反映了中国与()国的关系A.日本B.朝鲜C.美国D.苏联-九年级历史
2011年版的中国外交白皮书称,新形式下,中国人在公认国际法原则和相关法律范围内加强对境外公民和机构权盗保护。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属于改革开放后-九年级历史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__________的成员[]A、世界卫生组织B、联合国安理会C、世界粮食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八年级历史
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会见了前来参加APEC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这个组织的中文名-八年级历史
1972年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A.美国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美国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C.美国从台湾撤军D.美国同台湾断交-八年级历史
下列哪项不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果[]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八年级历史
分析右图可知,导致当时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八年级历史
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在哪一年?[]A、1989年B、1982年C、1991年D、1993年-八年级历史
历史上中美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最早与新中国建交B.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完全一致C.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D.中美之间彻底消除了彼此隔-八年级历史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美建交公报》中的这段话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八年级历史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D.美国承认中国在联合国-八年级历史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下列成就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承办上海APEC会议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九年级历史
2001年中国承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错误:改正:-九年级历史
我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举措是[]A.改革开放B.加入WTOC.申办29届奥运会成功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年级历史
1971年11月,鲜艳的五星红旗开始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意味着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B.中美正式建交C.邓小平访美成功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八年级历史
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八年级历史
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上海APEC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八年级历史
某中学初二同学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无关的是A.访问印度缅甸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万隆会议D.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八年级历史
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A.国防现代化B.新中国外交C.祖国统一大业D.两岸交流-九年级历史
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重大成就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恢复在-九年级历史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模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的会议是[]A.世界妇女大会B.世界卫生组织会议C.亚运会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八年级历史
2001年的亚太经合组织通过的决议是[]A、《领导人宣言》B、《上海共识》C、《上海联合公报》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八年级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A.26届联大的召开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APEC的建立-八年级历史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州与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规划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标-九年级历史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维护和平,制裁侵略。50年以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宣告成立,中国在经过了多年艰苦努力之后,终于在200-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九年级历史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会议B.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C.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D.博鳌亚洲论坛-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中美贸易趋向表(单位:百万美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年份美国对华出口中国对美出口197260321975304156198037-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过程中,与原来敌对国家改善关系的最重要突破是A.万隆会议的召开B.第26届联大的召开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八年级历史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万隆会议B.第26届联合国大会C.汪辜会谈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九年级历史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的主题除了“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还有[]A、共同发展B、和平与发展C、促进共同繁荣D、稳定与团结-八年级历史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加入上海合作组织C.加入联合国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八年级历史
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国际组织是A.WTOB.APECC.EUD.OPEC-九年级历史
下列图片共同的主题是A.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B.以独立的姿态在外交上起步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迅速提高D.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八年级历史
1971年ll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将周恩来总理作为封面人物,是因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万隆会议的召开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正常化D.中国-九年级历史
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60321975304156198037551059198538553840①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中美建立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中美建交当年,邓小平访美时观看骑公牛表演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A.1953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八年级历史
图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外交成就B.国防建设C.文化繁荣D.科教兴国-八年级历史
2001年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会议是[]A、东南亚联盟会议B、万隆会议C、APEC会议D、博鳌会-八年级历史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的主题是[]A.谋和平、共发展,共同走向新世纪B.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C.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D.发展科技-八年级历史
APEC是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组织会议的英文简称,其中文名称是[]A.世界卫生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八年级历史
回眸祖国1949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请按提示写出相应重大历史事件。(1)40年代,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_________________(2)50年代,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_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中美关系的改善D.苏联解体-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1分)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1分)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1分)
答案
(2)1971年(1分)
(3)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分) 求同存异(1分)
(4)尼克松访华。(1分)
(5)为了国家利益。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1分)
试题分析:(1)本题的回答要立足于学生对材料的认真解读的基础之上,并且考查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分析材料,“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占据联合国的席位……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可以总结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西方的对立,被孤立,失去联合国的席位,经济技术的封锁等。
(2)本题考查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队国际事务的作用和影响。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归纳能力。分析材料总“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习奥会晤的主题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尊重差异”符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思想。
(4)本题考查中美建交的过程。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故“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5)结合所学可知,国家间关系变化的原因都在于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之后,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两国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