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地理
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地理
题目简介
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地理
题目详情
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二 广东省1998年一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
增加值构成(%)
行业名称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9.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2
4.6
6.65
(l)根据材料一分析,广东省种植业结构方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发展最快的地区。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快的原因。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2)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比重增加,传统产业比重减小。传统产业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升高,效益降低,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增长潜力大,效益好。
(3)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的大量引入,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城市化。
通过材料可知,广东省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农作物品种却多样化,主要原因应和市场需求有关。随着广东省经济发展,居民消费需求由温饱生存型向舒适享受型过渡,耕地面积减少,城市面积增大,农民开始种植单位面积产值高的作物品种。通过表格可知,广东省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比重上升,传统产业比重下降,这与劳动力成本、素质及科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上一篇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
下一篇 :
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5、6题。小题1: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描述不正确的-地理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1—3题。1、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B.中部地区C.南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2、下图是我国四个-高一地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下图为部分省级行政区国有企业总产值的比例(1990年)及其变化(1990—1997年)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国有企业发-高三地理
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材料二芬兰-高三地理
读两个三角洲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
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是()A.乌鲁木齐、西安、郑州B.成都、武汉、南昌C.沈阳、太原、西安D.昆明、长沙、福州-高二地理
某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1990年—2005年-高三地理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28分)(l)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6分)(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地理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高三地理
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印刷业发展很快,印刷能力曾占全球印刷市场的6%。由于加拿大等国纸张出口量减少,香港将部分印刷厂向广东省迁移。到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地理
读“珠江三角洲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题13.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电-地理
依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简述上图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能源工业是山西的重要支柱产业。回答1、2题:1、能源工业作为山西的支柱产业,对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①调整全省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供-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第一阶段工业总产值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相对不足,原料供应不足B、这个阶段以钢铁等重工业为主,附加值相对较低C、技术相对落后D、外商出于风险考虑,-高二地理
读某市三次产业和生产总值表格,完成1~3题。1.结合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8年该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不变B.该市已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C.20-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I阶段II阶段III阶段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地理
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毗邻香港,靠近东南亚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当地盛行东北风,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沙湖原本是一片湿地,上世纪50年代-高三地理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城市人口比重B.②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C.③一第三-高三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化较快的县(市、区),镇的建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山东省已有多个县(市、区-高三地理
重化工业污染较重、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还要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①②③B.-高二地理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1~3题。1.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高二地理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1)——(2)题。(1)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高二地理
读图和资料,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嘉定地处上海西北部郊区,按照2003年《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嘉定区大力发展规模企业,全区功能定位:中部是嘉定新-高三地理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①产业转移日渐加强②重复建设突出③生态环境形势严峻④人地矛盾加剧⑤劳动力素质低[]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高二地理
读相关地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1:荷兰国家和我国江苏省位置图。材料2:荷兰70%的花卉生产采用温室栽培,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都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大部分-高三地理
下图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环境污染加重②人口出现负增长③农业用地急剧减少④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⑤产业布局不合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⑤-地理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1)-高一地理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高一地理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从地质作用看,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流水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不断向岸____(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其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高三地理
分析有关武汉城市圈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2007年12月14日,以武汉为核心、以100千米为半径的武汉城市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为改革实验区。(1)武汉城市圈位于_______-高三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黄河金三角”是由河南三门峡市、山西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渭南市共同构建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材料二:“黄河金三角”地区煤炭开-高二地理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地理
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第1~2题。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高二地理
下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图中圆内部分为“西三角经济圈”。读图完成1~2题。1、“两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A、城市体系完整,城市群带动能力-高三地理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据此并结合图分析回答问题。(l)试用工业区位原理-地理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下面三题。1、正确表述图中城-高三地理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4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下面几题。小题1:正确表述图中-地理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A县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最高海拔为1254米,最低海拔为24米,森林覆盖率为68.6%,煤炭、铜等矿产资源丰富。材料二A县城镇和水-高二地理
左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右下图是“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即海拔)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1.该岛的地-高二地理
读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问题。材料一沿32°N四川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二四川省气候及水系分布示意图材料三四川省一月气温分布图。(单位℃)材料四宜宾,位于四川省东南,川、滇、-高三地理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下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左图为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下右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材料二: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高三地理
促使或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内在因素有[]A、外资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迁移B、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等不及长江三角洲C、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D、政策优势不再明显-高二地理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1~2题。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二 广东省1998年一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发展最快的地区。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快的原因。
答案
(3)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的大量引入,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