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5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高三历史
(25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25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25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
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10分)
(2)材料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要回答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7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4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6分)
(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1分)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
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6分)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4分)
试题分析:第(1)问,从材料“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可以分析英国创立的模式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创立的模式是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分析背景,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从材料“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可以看出维新派的主要愿望是发展商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即近代与现代两个时期,先后是被动与主动,扼要简述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私有到公制,第二次是改革开放,由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并存,原因从国内处的政治与经济等分析并扼要回答。
上一篇 :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
下一篇 :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技术的进步,要求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问题,而不是用冲突和争斗的方式。全球性的现代化努力和使所有人-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3个小问,共12分)曾经百年梦,今朝复兴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有几个代表性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位置,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2002年,中-高三历史
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高三历史
2012年11月第八届珠海航展成功举办,中国航空产品的卓越表现,使“中国制造”拿到了300多亿美元的创纪录订单。航空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高三历史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二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高二历史
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假如你是一名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员,试-高三历史
1996年12月16日,日本《朝日新闻》登载文章说:“在世界工业产品的出口及不同产品的代求预测中,不能没有中国。世界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格局:中国说话时,世界都在倾听。”这不能表明-高三历史
该图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高二历史
据商务部介绍,2011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9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金额约59亿美元。其中17起美国337调查,涉案总金额约7亿美元。此外,不少国家还制定和实施产品环保标准、产品-历史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关贸总协定的签订B.马-高三历史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经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高三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联合国大会④关贸总协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⑤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A.“美元帝国”形成B.罗斯福新政C.“两极格局”形成D.美国独立-高二历史
下列情景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欧国家的是A.投资者抛售美元购买黄金发了财B.使用欧元购买商品C.实现了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D.国民经济呈现高速增长-高三历史
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高一历史
“(这一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以上材料中龙永图所说的“这-高三历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1944年)世界花了15年时间和一场世界大战的代价才坐在一起弥补全球金融的漏洞,正是这样的漏洞与其他因素一起导致了经济大萧条。-高一历史
2010年,我国青海玉树大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使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应向下列那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A.B.C.D.-高二历史
二战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关贸总协定,这说明与二战前相比,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无-高三历史
1944年7月,孔祥熙从美国致电蒋介石:“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这封密电所反-高三历史
关于关贸总协定的签署,下列表述正确的有①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②使美国确立了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地位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实现贸易自由化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高三历史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A.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高三历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材料一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历史
20世纪4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对战后世界经济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向各国提供贷款促进各国经济恢复B.充-高三历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基金组织③关贸总协定④联合国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高一历史
某组织的主要活动是举行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谈判。这种谈判有一个专门术语称为“回合”。下列关于该组织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非正式的国际组织B.不是联合国的下支机-历史
下图是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各代表团团长的合影,有关这次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A.为解决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B.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C.活跃着新中国代表团的身影D.决定建立国际-高三历史
以下关于关贸总协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美国倡议,成立于1947年②基本原则之一是减少贸易壁垒③成立初只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参加④参加“总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无法全面发展-高三历史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布:“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反映什么体系建立的情况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C.北美自-高一历史
《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一文中指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高三历史
当今国际经济组织中,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的国际金融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高三历史
下图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处应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世界银行-高三历史
美国财政部长曾得意的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此有关的历史现象主要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B.世界银行的建立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D.国际货币基-高一历史
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他意在()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反对武力统一欧洲C.反对欧洲对外扩张D.反对美苏干涉-高三历史
1945年11月,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呼吁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建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建议由联合国发起召开贸易和就业国际会议。美国此举的真实目的是[]A.扩大美国-高三历史
某组织的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等。该组织-历史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①美元与黄金挂钩②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③大幅度提高美元汇率④国际贸易只能以美元支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高二历史
某个国际组织的文件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运输、使用等全部法令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国内产品所享受的-高三历史
下列有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B.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的趋势C.以美国为中心,美国拥有特殊地-高三历史
下图是1944年美国建立的某一国际体系,其根本目的是A.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B.控制世界黄金交易C.夺取战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D.建立世界金融的霸权地位-高三历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基金是A.由美国单独认缴资金B.由资本主义国家认缴资金C.由成员国认缴资金D.由西欧国家认缴资金-高一历史
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关税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A.①②B.①②-高三历史
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每一个周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新兴的经济强国,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高三历史
(16分)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高三历史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外汇储蓄急剧下降,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困难。当时为应对这一危机,韩国政府会应向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求援-高三历史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话的实质含义是A.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B.各国的货币保持与美国的汇率基本固定C.美元-历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35美元等价于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这本质上说明()。A.实行了固定汇率制B.美元在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C.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历史
下列文件中不属于《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是[]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请完成:(1)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要由哪两个部分构成?(2)观察下边两个图徽。这两个图徽所代表的国际-历史
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纪念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A.《布雷顿森林-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5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
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10分)
(2)材料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要回答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7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
(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4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6分)
(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1分)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
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6分)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4分)
试题分析:第(1)问,从材料“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可以分析英国创立的模式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创立的模式是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分析背景,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从材料“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可以看出维新派的主要愿望是发展商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即近代与现代两个时期,先后是被动与主动,扼要简述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私有到公制,第二次是改革开放,由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并存,原因从国内处的政治与经济等分析并扼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