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材料一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成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高三政治
材料一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成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材料一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成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成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出现了向法国等核心国蔓延的势头,欧洲银行业受到了严重威胁。
材料二 2012年2月2~3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访华,寻求中国在欧债问题上的合作。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国加入WTO十年多来,与欧盟的贸易额、贸易盈余都保持了稳定的上升态势,中欧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3分)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12分)
题型:论述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相结合,强调社会保障。(3分)
(2)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市场,化解国际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增强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救助,推动中欧经贸投资向更深层次合作,深化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机制。(12分)
试题分析:(1)关于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教材有相关理论的表述,然后结合德国的特点进行语言的总结,突出其特殊性即可。(2)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本题不是单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进行生搬硬套,而是要针对欧债危机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如针对材料一中欧洲银行业受到威胁,应该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针对欧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救助,与欧洲加强合作;针对材料中市场存在缺陷和漏洞,要完善市场体系;针对国际社会的不利影响,要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等。
上一篇 :
二战后,英美接管了联邦德国。为
下一篇 :
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对凯恩斯革命,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凯恩斯革命彻底摆脱了古典经济学的影响B.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成为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C.凯恩斯革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政治
(14分)材料一:毛泽东认为,价值法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救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亿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高二政治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这次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在于()A.依靠市场规律是不-政治
下列说法中,属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A.利息率高,储蓄就多、投资就少B.利息率低,储蓄就少、投资就多C.利息率的自由波动可以实现储蓄与投资的均衡D.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政治
(16分)材料一亚当·斯密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对其经济利益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者好得多。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高三政治
下列属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的是()A.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B.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C.国有经-高三政治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产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经济危-政治
1932年民主党人罗斯福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他取得了广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A.身残志坚,魅力非凡B.提出新政口号C.在全国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D.积极反对法西斯战争-政治
材料一:美国医疗健康保险体系有这样两个现象:一方面,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至今有四千多万人没有医保,众多家庭因此被高价医疗费拖垮,另一方面,-高三政治
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A.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B.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政治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和70年代经济危机的共同点有①破坏生产力②迫使西方世界进行政策调整③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深远影响④经济“滞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政治
下列对美国、德国、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有()A.都受自由主义的影响B.都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C.都以市场竞争为基本调节手段D.二战后都在其他国家的帮助下恢复经济-高二政治
凯恩斯理论经济体系上的“三大心理规律”是指()①消费倾向规律②资本边际效率规律③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规律④流动偏好规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政治
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宪法。到本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障碍仍然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国现代市场经济模-高三政治
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政策不包括A.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B.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C.调整农产品结构D.扩大农业种植面积-政治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一步就是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203-政治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他们(苏联、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你如果是-政治
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这就是高级赢利形式。斯大林的高级-高三政治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效果。-政治
材料一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比较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推进农民工参-高三政治
“滞胀”现象的出现,促进了()在西方国家的兴起A.罗斯福新政B.凯恩斯主义C.新自由主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治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3年两会的提案中再次涉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12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高三政治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银行B.对工业的调整C.调整农业D.兴建公共工程-政治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他们(苏联、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你如果是-政治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政治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高三政治
列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政治
下列选项不属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特点的是()A.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B.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较少C.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大D.私人资本较为分-政治
美国是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A.以政府干预为主,市场调节居次要地位B.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居次要地位C.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协-高二政治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思潮的斗争,它们是A.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斗争B.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斗争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D.货币学派与供给学派-高二政治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有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突出②贫富差距扩大③信贷消费过度膨胀④股票投机活动过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政治
1921年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度的标志是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B.实行自由贸易C.取消国有化和实物分配制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政治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①②B-政治
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①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②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政治
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其目的在于A.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B.抵制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从根本上消除资-政治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提出了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成为不少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有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在致命危险-高三政治
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开始的标志是A.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B.中小银行纷纷破产C.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D.大量工人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治
(选做题12分)我国从建国初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到现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请根据所学《经济学常识》,写出我国探索社会-政治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B.彻底实行资本主义企业国有化C.消除私人垄断资本主义D.消除经济危机-政治
关于“滞胀”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A.指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B.它使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了极大的挑战C.它促进了新自由主义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D.它促-政治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也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高三政治
在斯大林看来,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A.商品经济规律B.市场经济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经济危机规律-政治
对于罗斯福新政,正确的看法是,罗斯福新政①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②彻底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③缓解了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政治
(选做题12分)材料一1921年的苏联,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材料二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苏联国民经济逐-政治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列做法能取得积极成效的是()A.必须放弃资本主义制度B.政府不能干预经济,以保证经济自由运行C.市场不是万能的,国家应-政治
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征是()A.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B.保护关税,减少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C.利用政权杠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D.国家-政治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政治
以下属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的有①整顿金融业②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③复兴工业④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政治
(11分)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1)请使用简洁语言填写下表空格。(5分)三种-政治
下列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认识不正确的是A.对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影响B.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C.解决了“滞胀”问题D.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材料一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成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材料二 2012年2月2~3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访华,寻求中国在欧债问题上的合作。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国加入WTO十年多来,与欧盟的贸易额、贸易盈余都保持了稳定的上升态势,中欧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3分)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12分)
答案
(1)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相结合,强调社会保障。(3分)
(2)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市场,化解国际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增强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救助,推动中欧经贸投资向更深层次合作,深化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机制。(12分)
试题分析:(1)关于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教材有相关理论的表述,然后结合德国的特点进行语言的总结,突出其特殊性即可。(2)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本题不是单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进行生搬硬套,而是要针对欧债危机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如针对材料一中欧洲银行业受到威胁,应该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针对欧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救助,与欧洲加强合作;针对材料中市场存在缺陷和漏洞,要完善市场体系;针对国际社会的不利影响,要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