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2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拟用KMnO4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高二化学
(12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拟用KMnO4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高二化学
题目简介
(12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拟用KMnO4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高二化学
题目详情
(12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
4
·7H
2
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拟用KMnO
4
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
4
标准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可以测定Fe
2+
的含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
2+
+MnO
4
-
+H
+
—— Fe
3+
+Mn
2+
+H
2
O(未配平)
[准备实验用品]
①仪器:a.电子天平,b.滴定管,c.100mL量筒,d.烧杯,e.漏斗,f.250mL容量瓶,g.锥形瓶,h.玻璃棒,i.药匙,j.烧瓶,k.铁架台(带滴定管夹),l.胶头滴管。
②试剂:a.硫酸亚铁补血剂药片,b.高锰酸钾晶体,c.酚酞溶液,d.KSCN溶液,
e.稀硫酸,f.稀盐酸,g.蒸馏水。
[实验步骤]
①称取0.474 g KMnO
4
晶体,配成250.00 mL水溶液;
②取5片除去糖衣(非还原糖)后的硫酸亚铁补血剂药片(1.500 g),研细后加稀硫酸溶解,配成100.00 mL水溶液。
③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补血剂”溶液20.00mL于某容器中。
④盛装标准KMnO
4
溶液,静置后,读取数据,记录为KMnO
4
标准溶液体积的初读数。
⑤滴定,并记录KMnO
4
标准溶液的终读数。再重复滴定2次。
[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V(样品)/mL
20.00
20.00
20.00
V(KMnO
4
)/mL(初读数)
0.00
0.20
0.00
V(KMnO
4
)/mL(终读数)
15.85
15.22
14.98
[交流与讨论]
(1)准备的实验用品中,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
;不需要的试剂有(填序号)
。
(2)本实验所用的KMnO
4
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课外小组里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最后取得共识,认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4)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c,e,j c,d,f (2)1.200×10-2 mol·L-1
(3)b (4)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16.8%
(1)根据实验过程可知,不需要的仪器是c,e,j。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且显紫红色,所以不需要的试剂是c,d,f,
(2)0.474 g KMnO4晶体的物质的量是0.474g÷158g/mol=0.003mol,所以其浓度为0.003mol÷0.25L=1.200×10-2 mol·L-1。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用碱式滴定管,ac不正确。所以答案选b。
(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所以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5)三次实验中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分别是15.85ml、15.02ml、14.98ml,因此第一次实验数据不能用,后两次的平均值是15.00mol。因此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015L×1.200×10-2 mol·L-1=0.00018mol,得到电子是0.00018mol×5=0.0009mol,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0.0009mol,质量是0.0009mol×56g/mol=0.0504g,所以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是0.0504g×5÷1.5g×100%=16.8%。
上一篇 :
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操作步骤
下一篇 :
下列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使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方法错误的是A.液溴可用适量水封存B.氢氧化钠溶液可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D.氯水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贮放在阴暗处-高一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gZnSO4·7H2O溶解在90g水中C.欲制-高三化
(4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②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以让混合物通过盛有酸性KM-高一化学
下列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乙烯能使Br2水和KMnO4溶液褪色B.二氧化硫、氯气都会使品红溶液褪色C.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D.常温下,铁片和铝片放入-高一化学
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蒸馏水湿-高二化学
(8分)实验室可用NH4HCO3和NaCl为原料制备纯碱。请根据下表数据和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30℃时几种盐的溶解度/gNaClNH4HCO3NaHCO3NH4ClNa2SO4(NH4)2SO4C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高一化学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下列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B.用甲基橙作指-高二化学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如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气体B.装置②中,a为正极,d为阳-高二化学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直接观察时,火焰呈黄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钾和钠的混合物B.一-高二化学
配制0.5mol·L-1NaOH溶液250mL,在下列仪器中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漏斗⑥500mL容量瓶⑦药匙⑧250mL容量瓶⑨胶头滴管⑩坩埚,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①③④⑥⑨⑩B.①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3-4个火柴头浸泡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火柴头中含氯元素B.在Zn-Cu原电池中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高二化学
(11分).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实验时,先向注射器内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将带有铜丝的橡皮帽盖上,一段时间-高一化学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mL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流下排出,盛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的体积A.大于40.0mLB.为40.0mLC.小于40.0mLD.-高二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ABCD实验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除去乙醇中的苯酚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配制100mL0.1000mol·L-1K2Cr2O7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克食盐C用电子天平称取1.2355克无水碳酸钠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高二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FeCl3溶液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水杨酸B.当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时,常用倾析法分离或洗涤C.在硫酸亚铁铵制备-高二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纸层析法实验中,应使点有试样的滤纸末端浸入展开剂中约0.5cm,注意不要让试样点接触展开剂B.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溶液混合加热至沸腾,使溶液浓-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仪器书写正确的是A.溶量瓶B.坩埚C.椎形瓶D.长径漏斗-高一化学
(12分)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2)容量瓶:。(3)酸式滴定管:。(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高二化学
用98%浓硫酸配制200mL0.5mol•L—1的硫酸溶液,一定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①玻璃棒②烧杯③胶头滴管④量筒⑤200mL容量瓶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全部-高一化学
下列黄色不属于因为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的是A.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B.久置的KI溶液呈黄色C.鸡蛋白遇浓硝酸呈黄色D.在普通玻璃导管口点燃纯净氢气时,火焰呈黄色-高二化学
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滴到蓝矾上,蓝矾变成白色粉末,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高一化学
在容量瓶上不需要标记的是()A.刻度线B.温度C.浓度D.容积-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B.C.D.-高三化学
(福建省南安华侨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10)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的干燥的NaC1固体B.中和热和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高一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B.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也可用待测液滴定标准溶液C.实验中需用2.0mol-高二化学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结合秒表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C.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验证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高二化学
(12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高二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某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O2B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中一定含-高三化学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如图A.大于10.0-高二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L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盐酸B.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高二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B.将一定量的硫酸铵和熟石灰在研钵中研磨,可闻到氨臭气味C.加热碱式碳酸铜时,绿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的铜D.在-高三化学
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烧瓶D.锥形瓶-高二化学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常要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下列装置或操作一般不用于物质分离提纯的是A.B.C.D.-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量取15.00mLNaOH溶液B.定容C.电解食盐水制Cl2、H2D.高温煅烧石灰石-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注液:用分液漏斗向装有盐酸的烧杯里加入水玻璃B.测pH:将pH试纸插入某溶液中,变色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取pHC.称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氢氧化钠固体+烧杯-高三化学
下列试剂的存放正确的是A.钾、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口用玻璃塞塞紧,不能用橡皮塞C.浓硝酸、硝-高一化学
(6分)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几种常见的玻璃仪器:①滴瓶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烧杯⑤圆底烧瓶⑦玻璃棒⑧移液管(1)在仪器上具体标明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____(写编号,下同);可作反应容-高二化学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气与溴-化学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苯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乙醇和水D.汽油和植物油-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C.萃取操作时,应选-高二化学
(12分)(1)阿司匹林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高二化学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pH计测得某稀盐酸的pH为1.54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3mL烧碱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在实验前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高一化学
将图中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蒸馏石油的实验装置,并进行蒸馏,得到汽油和煤油.(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将以上仪器按(Ⅰ)-→(Ⅵ)顺序,用字-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盛有碘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无水乙醇,振荡、静置,放出有机层后再蒸馏,提取碘水中的碘B.取淀粉、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与新制Cu(OH)2反应,-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无水乙酸和乙醇共热制取乙酸乙酯B.将苯逐滴滴入浓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并用沸水浴加热制取硝基苯C.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人无水乙醇中-高一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2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拟用KMnO4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高二化学
题目详情
[查阅资料]
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可以测定Fe2+的含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MnO4-+H+—— Fe3++Mn2++H2O(未配平)
[准备实验用品]
①仪器:a.电子天平,b.滴定管,c.100mL量筒,d.烧杯,e.漏斗,f.250mL容量瓶,g.锥形瓶,h.玻璃棒,i.药匙,j.烧瓶,k.铁架台(带滴定管夹),l.胶头滴管。
②试剂:a.硫酸亚铁补血剂药片,b.高锰酸钾晶体,c.酚酞溶液,d.KSCN溶液,
e.稀硫酸,f.稀盐酸,g.蒸馏水。
[实验步骤]
①称取0.474 g KMnO4晶体,配成250.00 mL水溶液;
②取5片除去糖衣(非还原糖)后的硫酸亚铁补血剂药片(1.500 g),研细后加稀硫酸溶解,配成100.00 mL水溶液。
③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补血剂”溶液20.00mL于某容器中。
④盛装标准KMnO4溶液,静置后,读取数据,记录为KMnO4标准溶液体积的初读数。
⑤滴定,并记录KMnO4标准溶液的终读数。再重复滴定2次。
[实验记录]
实验数据
(1)准备的实验用品中,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 ;不需要的试剂有(填序号) 。
(2)本实验所用的KMnO4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课外小组里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最后取得共识,认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4)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
答案
(3)b (4)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16.8%
(2)0.474 g KMnO4晶体的物质的量是0.474g÷158g/mol=0.003mol,所以其浓度为0.003mol÷0.25L=1.200×10-2 mol·L-1。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用碱式滴定管,ac不正确。所以答案选b。
(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所以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5)三次实验中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分别是15.85ml、15.02ml、14.98ml,因此第一次实验数据不能用,后两次的平均值是15.00mol。因此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015L×1.200×10-2 mol·L-1=0.00018mol,得到电子是0.00018mol×5=0.0009mol,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0.0009mol,质量是0.0009mol×56g/mol=0.0504g,所以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是0.0504g×5÷1.5g×1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