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总原则是[]A、“一边倒”外交方针B、“另起炉灶”外交方针C、“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一历史
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总原则是[]A、“一边倒”外交方针B、“另起炉灶”外交方针C、“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总原则是[]A、“一边倒”外交方针B、“另起炉灶”外交方针C、“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总原则是
[ ]
A、“一边倒”外交方针
B、“另起炉灶”外交方针
C、“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0103 期中题
答案
D
上一篇 :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
下一篇 :
在当今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关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我国最早提出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外交政策或原则是[]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政策D、无敌国外交-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首先提出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③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了与苏联建交的问-高一历史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况犹在眼前,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又在山东盛大开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非常重视体育运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同苏联-高三历史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高一历史
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高一历史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高三历史
2009年是中俄(苏)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高三历史
20世纪50—60年代,苏式服装一度倍受中国人民青睐主要取决于[]A.新中国与美国关系紧张B.反帝的社会大背景及当时政治外交上向苏联“一边倒”C.广大人民追求艰苦朴素D.苏式服装体-高一历史
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发展-高三历史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高三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用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孤立中国政策是怎样的破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高一历史
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A.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两极格局的结束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高三历史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它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高三历史
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求同存异-高一历史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下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朝鲜B.苏联C.印度D.日本-高一历史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对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高三历史
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意义不包括[]A.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B.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C.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D.标志着公正团结的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
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应用的是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策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A.①②③B.-高一历史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⑤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高一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C.1954年日内瓦会议D.1955年万隆会议-高一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在于[]A.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它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C.它是新中国的基本外交方针D.它为开创中国外-高一历史
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应用的是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A.①②③B.-高一历史
新华社2010年4月1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1日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假如要举行一个中印建交60周年回顾大型活动,你作为组织策划-高一历史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高一历史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①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③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④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高一历史
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发展-高三历史
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指出,印支停战将使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提高。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些-高三历史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高一历史
胡锦涛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尊重多样文明,促进睦邻友好。第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第三,分享发展机遇,共迎各种挑战。第四,坚持求同存异-高三历史
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②参加万隆会议③-高三历史
下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是我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D.会议加-高三历史
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国家的统一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D.缓和与美国-高一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此时期中美斗争的实质是[]A.意识形态的斗争B.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C.台湾主权的归属问题D.美苏争霸的反映-高三历史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在谴责伊拉克和要求其撤军的安理会决议中投了赞成票,但是对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投了弃权票,表明中国政府[]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在国际事务中-高二历史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改善新中国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①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说法正确的是①实现了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梦想②和苏联的结盟使中国得到苏联的保护和支援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高一历史
《印度时报》描写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高三历史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这一结论所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尼克松访华并签署-高三历史
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二)确认;(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机构在-高二历史
下列对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表达了拥护国际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愿望B、它只适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高一历史
外交活动反映各国的对外政策,体现其国际影响力。“在过去的半多个世纪中,中非(中国与非洲)高层互访达800多起,在共同的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加深了友谊;迄-高三历史
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高三历史
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在周恩来的积极斡旋下,会议取得重要成果,成果主要涉及[]A.朝鲜停战问题B.印度支那独立问题C.中美关系改善问题D.联合-高一历史
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A.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B.日内瓦会议-高三历史
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A.和平解决朝鲜问-高三历史
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高一历史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求同存异”的提出B.“反对霸权主义”口号的提出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一边倒”政策的提出-高一历史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出席了国际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发挥积极作用。材料中的“积极作用”是指[]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促进会议采纳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推动会议达-高三历史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总原则是[]A、“一边倒”外交方针B、“另起炉灶”外交方针C、“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B、“另起炉灶”外交方针
C、“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