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图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描述图示区域1、7月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1月等温线走向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描述图示区域1、7月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1月等温线走向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简介
下图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描述图示区域1、7月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1月等温线走向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详情
下图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描述图示区域1、7月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1月等温线走向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岛东面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请说明这里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0113 模拟题
答案
(1)1月,气温西南高东北低,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7月,气温东南高西北低,等温线呈西南——东北走向。1月,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西高东低;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南高北低。
(2)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沿岸流交汇,有利于喜冷和喜热鱼类的汇集,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泛,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海水浅,阳光充足,有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入海河流多,有机盐类大量汇入,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西风带风浪大有利于海水上泛。
上一篇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
下一篇 :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某岛屿7月份等降水量(单位:mm)线分布图,完成1—3题。1、该岛屿东西两侧7月份降水量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为①大气环流②地形③洋流④太阳辐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该岛屿的地-高
读下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1、图中M处最可能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A.跳水运动B.滑雪运动C.飞行运动D.攀岩运动2、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对于-高二地理
下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10米。读图回答1—4题。1、该河的流向是[]A.西南流向东北B.西北流向东南C.东南流向西北D.西南往东南2、图示区域内,最高处和最低处的相对高度-高三地理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C时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入秋日等时线,读图回答1—2题。1、形成K、F两地入秋日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高三地理
自某城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高三地理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高三地理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回答1—2题。1、4日14时~5日8时,①地[]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高三地
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读“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对该省风速的叙述,正-高三地理
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A.瀑布飞流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A.11℃B.9℃C.7℃D.5℃2、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A.-高三地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高三地理
下图为浙江某区域地形图,其中A、B、C、D、E为5个居民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数值范围为________。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A地所在国人口1.4亿,森林覆盖率不到5%,2003年以来,该国与中国开展了在作物栽培、农田水利、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种领域的合-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河流的一段,若图中的河流为长江的一段,此时以下叙述可信的是[]A.我国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度最高B.我国普遍寒冷、低温C.墨累一达令盆地处在牧羊活动的繁忙季节-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华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村落人比甲村落人先看到日出B.②点比①点流水侵蚀作用强C.甲村落规模通常比乙村落小D.-高三地理
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1—2题。1、对图中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此时地方时为19时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C.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高三地理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5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材料二:见表。(1)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夏或冬)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1~3题。1、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A、4℃B、5℃C、2℃D、1℃2、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高三地理
下图中图甲是“某地区等高线的地形图”(单位:米)。沿pq线作地形剖面图不可能是图乙中的[]A.AB.BC.CD.D-高三地理
根据下图和下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尼罗河径流量构成(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2、图中-高三地理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___________
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2月B.-高三地理
下图是某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A.近日点附近B.远日点附近C.春分点附近D.秋分点附近2、M处比同纬度大陆(澳大利亚)气温高-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1、甲处的地形名称是[]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C、新月形沙丘D、火山堆2、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堆积作用B、风力堆-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一:图1(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2(江苏省冬季和夏季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资料二:图3(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厦门港自然条件优越,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不冻、少淤。近年来该港发展迅速,2000年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2008年以503.46-高三地理
甲图为某城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图中数值越大表示通达度越好;乙图为该城区所在地的等高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_____。(填字母)A.A地B.B地C.C地-高三地理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_____。(2)试用地形剖面图-高三地理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_______(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高三地理
读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高三地理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高三地理
下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丁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2、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高三地理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被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B.导致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水分及其组合C.河流冬季结冰期较-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某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1—2题。1、有关四地此时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乙地风力较大C.丙地吹西南风D.丁地天气晴朗2、四地中气候-高三地理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3题。1、ab段河流流向是[]A.由东向西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东北D.由南向北2、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阴-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1~2题。1、假设该地降水较多,在野外宿营最不合适的地点是[]A、aB、bC、cD、d2、图中三片阴影区域的面积和最接近于[]A、70m2B、60km2C、100m2D、110km2-高
读下图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为1月等温线B、此季节气候寒冷干燥C、图为7月等温线D、此季节各地主要吹西北季风2、下图中能-高三地理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2题。1、由图可判断M和N两地天气[]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图中M点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高三地理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1~2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南向西北2、P点与Q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90-高三地理
下图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重庆此时的风向为________风,图中虚线为____(冷或暖)锋的锋线,该天气系统到达长沙时,长沙将出现降水、-高三地理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回答1—2题。1、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断[]A.-高三地理
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高三地理
下图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A.瀑布飞流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高三地理
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地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图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描述图示区域1、7月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1月等温线走向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详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岛东面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请说明这里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沿岸流交汇,有利于喜冷和喜热鱼类的汇集,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泛,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海水浅,阳光充足,有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入海河流多,有机盐类大量汇入,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西风带风浪大有利于海水上泛。